6-8岁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的否定性语言偏差实验研究
本文关键词:6-8岁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的否定性语言偏差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探讨普小普通儿童对随班就读弱智儿童的否定性语言偏差的年龄特点。采用2(性别:男、女)×3(儿童年龄阶段:6岁、7岁、8岁)×2(行为:刻板一致行为、刻板不一致行为)的混合实验设计,对90名被试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6岁的普通儿童已经对弱智儿童表现出否定性语言偏差,6岁儿童与7岁、8岁儿童之间的否定性语言偏差差异显著,表现出较少的否定性语言偏差,7岁和8岁儿童之间的否定性语言偏差差异不显著,随着描述行为不符合常规性的增加,被试描述任务时使用否定词的数量也增加。
【作者单位】: 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北京体育大学;
【关键词】: 普小学生 弱智儿童 随班就读 否定性偏差 刻板印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的言语偏差及其抑制研究”(项目编号:14YJC190013) 渭南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类重点项目“渭南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压力与工作投入研究”(项目编号:15SKZD05)的资助
【分类号】:G764
【正文快照】: 1问题的提出随班就读是指让特殊儿童(部分肢残、轻度弱智、弱视和重听等等特殊教育需要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接受能满足他们特殊需要的教育形式,是吸纳现代“融合教育”理念而开展的一种特殊教育办学形式[1]。但是在随班就读的环境下,由于弱智儿童自身的生理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费友英;杨春荣;;强化管理 提高随班就读质量[J];现代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2 徐兴龙;;面向全体学生推进素质教育——我校“随班就读”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特殊教育;2000年07期
3 陆海云;;关注随班就读学生的心理健康[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07期
4 华国栋;加强教育研究 促进随班就读发展[J];中国特殊教育;2003年05期
5 董理权,连勇,高青琳,李红,万先广,徐桃坤,阮明惠;康复后聋儿随班就读状况的调查[J];中国康复;2003年04期
6 华国栋;文明;;我国随班就读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J];现代特殊教育;2003年11期
7 郭俊峰;聋儿随班就读应具备哪些条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4年02期
8 万莉莉;本科师范生对随班就读态度的调查[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1期
9 肖非;中国的随班就读:历史·现状·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3期
10 于素红;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学生的课程建设[J];中国特殊教育;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赵国勇;;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分析和反思[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3 杨芮;;精心培育随班就读生[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国勇;;对当前随班就读工作的分析和反思[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5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四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6 沈克俭;季春萍;;浅谈“智残”学生随班就读中的一些做法[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李学富;;我校是怎样抓好随班就读工作的[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8 高宝爱;;对随班就读学生进行辅助教学的探讨[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9 孙慧敏;;浅谈残疾学生的随班就读问题[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君伟;刘丽峰;;随班就读教学现状与思考[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2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 刘全礼;三大措施推进“随班就读”有效发展[N];人民政协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苏婷;视障学生随班就读呼唤政策支持[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张晨 采访整理;完善特教随班就读保障体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高毅哲 禹跃昆;随班就读不能一“随”了之[N];中国教育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史望颖 通讯员 周浩;特教生“随班就读”喜中有忧[N];中国教育报;2012年
6 郭菊君;“随班就读”不是特殊儿童康复教育灵丹[N];东莞日报;2013年
7 记者卢文洁通讯员肖培坚;弱智儿随班就读是“混读”?[N];广州日报;2004年
8 晓诺;上海中小学校向外籍学生开放[N];西部时报;2007年
9 记者 刘磊;新津残疾儿随班就读可自选老师和伙伴[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记者 董少校;上海半数残障学生随班就读[N];中国教育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雯慧;金钥匙视障儿童随班就读实践的历史考察(1987-2010)[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景时;中国式融合教育:随班就读的文化阐释与批判[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须芝燕;初中随班就读学生学校适应不良的干预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郭昱;随班就读的现状及改革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李妍伶;成都市随班就读学校资源教室方案建设和运作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4 卿春;锦江区随班就读学生课程调整现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5 丁世超;新疆地区特殊儿童随班就读美术教育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5年
6 郝传萍;北京市随班就读学生体育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7 徐素琼;随班就读中社交技巧教学及成效的实验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9年
8 刘洋;随班就读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9 赵婕;小学初段随班就读学生语、数课程的调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10 吴支奎;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接纳态度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本文关键词:6-8岁普小学生对随班就读弱智生的否定性语言偏差实验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0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10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