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

发布时间:2017-07-20 05:11

  本文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


  更多相关文章: 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农村妇女 教育


【摘要】: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抗日战争的政治指导中心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1937年9月6日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为了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国共产党为提高边区人民的素质,不断加强对边区教育的投入,其中非常关注占人口半数的农村妇女的教育状况。经中国共产党对妇女教育工作,不断的实践、探索,为妇女解放运动打下了结实的思想基础,为农村妇女逐渐融入社会这个大团体,被社会认可,改变自身所处的狭小、封闭、传统的生活模式,创造有利条件,促使她们的社会意识、自强意识、独立意识明显提高,最终为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重要贡献。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陕甘宁边区教育落后的历史背景、自然状况,在这种条件下,妇女教育尤为艰难。然而妇女意识的自我觉醒促使越来越多的妇女渴望接受教育,再加上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得妇女教育顺应民意,大力开展起来。第二部分阐述了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形式。战时条件下的妇女教育内容相对集中,形式却丰富多样,旨在满足妇女日常生活和抗战需求,其中涌现了不少先进妇女、劳动模范、巾帼英雄。第三部分总结了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经验,得出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是前提,与生活生产相结合是保障,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是关键,,群众创造力和勇气是源泉。第四部分分析了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的作用和影响。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改变了妇女封建守旧的观念,提高了自身文化素质,对于参与政治、投身抗战、民族意识、卫生保健都有了更多更大的热情与认知,社会地位获得了极大的提高。总之,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社会教育将妇女解放运动向正确轨道推进了一步。
【关键词】:抗日战争 陕甘宁边区 农村妇女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76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10
  • 一、 陕甘宁边区妇女教育背景10-13
  • (一) 陕甘宁边区教育的落后状况10-11
  • (二) 农村妇女生活、思想意识状况11
  • (三) 妇女自主意识的觉醒11-12
  • (四) 陕甘宁边区政府的大力支持12-13
  • 二、 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与形式13-25
  • (一) 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的内容13-15
  • (二) 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的形式15-25
  • 三、 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的历史经验25-31
  • (一) 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是前提25-29
  • (二) 灵活、科学、多样的教育形式是关键29-31
  • (三) 群众的创造力、克服困难的勇气是源泉31
  • 四、 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教育的作用和影响31-37
  • (一) 支援抗战,促进解放32-33
  • (二) 积极参与政府工作33-35
  • (三) 获得经济独立,提升社会地位35-37
  • 五、 结语37-39
  • 注释39-41
  • 参考文献41-42
  • 后记42-43
  • 读研期间的研究成果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黄正林;;社会教育与抗日根据地的政治动员——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J];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566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66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a1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