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德宏边境学校“中国认同”教育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31 03:20

  本文关键词:德宏边境学校“中国认同”教育发展问题及策略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德宏 边境学校 中国认同


【摘要】:生活在德宏地区的傣族、景颇族等少数民族,与邻国缅甸的掸族、克钦族在 历史上同宗同源,现实生活中语言相通、习俗相同、互市通婚、交往十分频繁。 近年来,与日俱增的“小留学生”跨境求学的现象给德宏边境学校教育带来了冲 击,而社会制度、传统文化和宗教信仰“混置”的社会现象,更是给德宏地区少 数族群的公民身份认同带来了新的问题。学校教育是国家认同教育的主要阵地,德宏地区的边境学校在“兴边富民计 划”的大背景下设置了一批国门学校,旨在强化公民教育,进而发展少数族群儿 童的“中国认同”意识。本文在对德宏地区边境学校和社区环境实地考察的基础 上,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参与式观察法,收集梳理了德宏地区边境学校“中 国认同”教育现状的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边境学校“中国认 同”教育的实施现状及存在问题。本研究认为,发展学生的“中国认同”意识,需要从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 改革双语教育模式、改进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四个方面入 手,在边境学校内部和外部同时进行改革,促进德宏地区少数族群儿童的“中国 认同”教育发展。
【关键词】:德宏 边境学校 中国认同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导论7-23
  • (一) 研究缘起7-11
  • (二) 研究问题及涉及的主要概念11-13
  • (三) 已有研究的基础13-19
  • (四) 研究设计19-23
  • 一、德宏边境社区及学校概述23-33
  • (一) 多民族交错杂居的社区格局23-24
  • (二) 边贸、旅游及跨国婚姻与边境学校的发展24-27
  • (三) 宗教信仰与文化教育27-29
  • (四) 从边境学校到国门学校29-33
  • 二、边境学校“中国认同”教育实施问题33-45
  • (一) 课程设置偏重于“中国认同”的知识储备33-36
  • (二) 双语教育的“中国认同”元素需强化36-37
  • (三) 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中国认同”比重需加强37-39
  • (四) 仪式活动中的“中国认同”教育流于形式39-45
  • 三、学生的“中国认同”意识与影响因素的分析45-51
  • (一) 活跃的边贸旅游与学生的“中国认同”感45-47
  • (二) 跨国婚姻家庭中的身份识别问题47-49
  • (三) 文化安全的严峻形势挑战学校的公民教育49-51
  • 四、培养边境民族学生“中国认同”意识的实施策略51-59
  • (一) 构建多元文化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中国认同”意识51-53
  • (二) 改革双语教育模式增加“中国认同”元素53-55
  • (三) 改进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中国认同”意识55-56
  • (四) 发挥地方政府的积极作用促进“中国认同”教育开展56-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7
  • 附录67-71
  • 后记71-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庆玲;;东盟自由贸易区(AFTA)对腾冲边境地区基础教育的影响[J];保山师专学报;2007年01期

2 刘钦有;缅甸教育评介[J];东南亚纵横;2000年S2期

3 陈玉川;论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J];高等农业教育;1999年07期

4 朱荣庆,陈吉兴;发展边境民族教育 树立良好国门形象[J];广西教育;2000年01期

5 孙秀玲;马丽萍;;加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J];高校理论战线;2010年12期

6 王启慧;办好边境民族教育的几点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1期

7 周建新 ,罗柳宁;试论多样性文化互动下的民族认同——以中国西南跨国民族地区为例[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8 罗树杰;还是使用“跨国民族”好[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9 谷禾;谭庆莉;;近代中国西南国界线变迁与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的形成[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10 黄河清;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柳翔浩;和合视域下跨境民族地区中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5972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972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42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