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个案研究
【摘要】: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是通过多种形式对已经参加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村妇女进行的以国家现行的法律制度和基本法律常识为内容的教育活动。它有助于激发农村女性的法律学习意识,提升其法律素养、锤炼其法律人格,从而加快农村地区的法制建设进程;同时,对于培育男女平等意识、传播先进的性别文化也大有助益。本研究选取了三位农村妇女作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她们的法律生活经验进行案例分析,试图寻找阻碍农村妇女接受法制教育的深层根源,以切实推进农村妇女法制教育。论文的主要内容如下:其一,阐述了选题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意义、现状、内容及策略研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研究思路与方法,对农村妇女、农村妇女法制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其二,论述了个体社会化理论、成人学习理论与社会性别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其三,对三位农村妇女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故事的发展情节、人物的对话及心理状态为基本呈现方式,描摹了她们在处理法律纠纷、维护自身正当权益过程中的经历、经验、行为表现等;深入分析故事文本,得出了农村妇女所面临的真实法律境遇——农村妇女法律素养堪忧、农村法律援助体系不到位、农村法制教育未受足够重视、农村妇女法制教育内容错位、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方式滞后等。其四,提出了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推进策略:立足主体地位,更新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理念;夯实经济基础,保障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投入;追求教育公平,构建完备的法律援助体系;审视生命历程,深挖农村妇女法律学习需求;抓住关键特征,优选农村妇女法制教育内容;坚持因地制宜,革新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方式。
【关键词】:农村妇女 法制教育 个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2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一、绪论7-14
- (一)选题缘由7-8
- 1.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7
- 2.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求7-8
- 3.个人体验及兴趣的内在驱动8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8-9
- 1.研究目的8
- 2.研究意义8-9
- (三)相关研究综述9-11
- 1.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意义研究9-10
- 2.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现状研究10
- 3.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内容研究10-11
- 4.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策略研究11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11-12
- 1.研究思路11-12
- 2.研究方法12
- (五)相关概念界定12-14
- 1.农村妇女12-13
- 2.农村妇女法制教育13-14
- 二、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相关理论基础14-18
- (一)个体社会化理论14-15
- 1.生命历程理论14
- 2.人格发展理论14-15
- (二)成人学习理论15-17
- 1.情境学习理论15
- 2.社会学习理论15-16
- 3.自我导向学习理论16
- 4.转化学习理论16-17
- (三)社会性别理论17-18
- 三、三位农村妇女的经验故事18-25
- (一)束手无策与理智应对:A竭力救夫的故事18-20
- (二)清闲自在与绝望轻生:B遭女虐待的故事20-22
- (三)忍气吞声与艰难自救:C身陷家暴的故事22-25
- 四、案例分析与思考25-30
- (一)农村妇女法律素养堪忧25-26
- (二)农村法律援助体系不到位26-27
- (三)农村法制教育未受足够重视27-28
- (四)农村妇女法制教育内容错位28
- (五)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方式滞后28-30
- 五、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的推进策略30-39
- (一)立足主体地位,,更新农村妇女法制教育理念30-31
- (二)夯实经济基础,保障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投入31
- (三)追求教育公平,构建完备的法律援助体系31-33
- 1.倾向社会边缘群体,扩大法律援助范围31-32
- 2.充实基层法务人员,推动法律服务社会化32
- 3.以法律援助为基本,以法律自救为旨归32-33
- (四)审视生命历程,深挖农村妇女法律学习需求33-34
- (五)抓住关键特征,优选农村妇女法制教育内容34-36
- 1.强化基础性:保障农村妇女的基本权益34-35
- 2.凸显实践性:立足农村妇女的劳动与生活经验35-36
- 3.突出应用性:注重学以致用36
- (六)坚持因地制宜,革新农村妇女法制教育方式36-39
- 1.强调情境认知,以境促学36-37
- 2.整合相关资源,借力施教37
- 3.转变学习风格,主动求学37-39
- 六、结语39-41
- 参考文献41-45
- 附录45-46
- 后记46-47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加强法制教育 创建文明学校[J];教育导刊;2000年Z1期
2 吕鲁生;法制教育应解决好的几个问题[J];山东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3 董霞;新世纪深化和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李福岩;谈中小学的法制教育[J];辽宁教育研究;2000年09期
5 暴祯民;强化成教医学生法制教育 服务依法治国战略[J];成人教育;2001年07期
6 ;高质量抓好中小学生法制教育[J];中国司法;2001年07期
7 刘艳华;强化法制教育的五种探索[J];中国司法;2001年08期
8 卢祥久,隋艳秀;新形势下如何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易善安;加强法制教育 提高学生素质[J];机械职业教育;2002年03期
10 赵天安;坚持法制教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宏媛;张建国;;浅析现代高校的法制教育[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2 张国;;浅议新时期大学生的法制教育[A];2009年首届首都高校教育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梁秋实;刘孝士;张红瑛;;积极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途径和方法[A];低碳经济与科学发展——吉林省第六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永进;;充分发挥“五老”作用 积极开展法制教育——河北省关工委法制教育工作的几点做法[A];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7年
5 刘永军;;加强法制教育 凸现时代特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6 朱东明;陶升华;;当前中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7 陈荣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浅谈小学数学渗透法制教育的意义[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三卷)[C];2012年
8 周晓玲;;太仓市中小学生家庭法制教育现状调查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9 胡文丽;张萍;;关于我校学生法制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研究对策[A];全国德育教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梁一芳;;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思考[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昭;青少年法制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N];法制日报;2007年
2 吴坤;确保法制教育课时[N];法制日报;2007年
3 重庆市司法局;五十万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现场学法[N];法制日报;2007年
4 特约记者 王成伟;新进抓法制教育做好“六个结合”[N];海南农垦报;2007年
5 李常在;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不足与对策[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6 唐爱萍;加强法制教育 构建和谐盐业[N];江苏经济报;2007年
7 李经纲邋通讯员 祖先海;天津法制教育基地揭牌[N];人民法院报;2007年
8 许黎珊;法制教育学费几乎为零[N];市场报;2007年
9 张延涛(作者单位:平顶山市县乡公路管理处);新时期加强法制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N];驻马店日报;2006年
10 雷思明;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校园法制教育[N];中国教师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非飞;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缺失及对策[D];湖南大学;2008年
2 詹云来;中小学法制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3 常永飞;山西省中小学法制教育实证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高芳;大学生法制教育实效性的研究与探析[D];南昌大学;2010年
5 杨川;新时期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0年
6 苏琳琳;我国中学法制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1年
7 栾春娟;大学生法制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0年
8 孙珂;新时期高职院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峻;大学生法制教育研究[D];渤海大学;2012年
10 于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法制教育的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5984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598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