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8 08:04
本文关键词: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比较研究
【摘要】:社区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途径已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的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已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不到位、理念模糊、管理体制不通畅、经费不足、师资队伍建设薄弱、教育内容不具有针对性等方面。这就有必要通过学习西方国家成熟的社区工作经验,结合现实制定相应的对策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比较研究可以认识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把握其规律。通过历时的纵向考察和共时的横向研究,不但可以形成与历史与世界对话的习惯,还能提升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素质,达到知识的契合境界。本文首先通过对社区及其相关概念的阐述以及中美两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及现状的分析比较,发现中美两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次通过全方位的比较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载体,实施方法,,多维度辨析中美社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差异,进一步把握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规律。本文重点通过列举美国亚特兰大巴克海德社区的案例,直观的剖析美国社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经验,总结出能为中国社区所学习和实际运用的东西,为我国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有效参照。最后结合我国社区实际创新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机制,资源整合及组织载体等方面,确保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国社区 美国社区 思想政治教育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吉首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77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8
- 绪论8-13
- 一、 问题的提出8
- 二、 文献综述8-11
- 三、 研究意义11-12
- 四、 研究目的和创新点12-13
- 第一章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概述13-22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13-15
- 一、 社区13-14
- 二、 社区教育14
- 三、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14-15
- 第二节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演变15-19
- 一、 中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15-17
- 二、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形成和发展17-19
- 第三节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9-22
- 一、 中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19-20
- 二、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20-22
- 第二章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之异同点22-40
- 第一节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22-27
- 一、 中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2-24
- 二、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24-26
- 三、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异同点26-27
- 第二节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比较27-35
- 一、 中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28-30
- 二、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载体30-33
- 三、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异同点33-35
- 第三节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比较35-40
- 一、 中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35-36
- 二、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方法36-37
- 三、 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实施方法的异同点37-40
- 第三章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40-52
- 第一节 美国亚特兰大巴克海德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40-47
- 一、 亚特兰大巴克海德区基本概况40-41
- 二、 亚特兰大巴克海德区调查样本情况41
- 三、 亚特兰大巴克海德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案例分析41-47
- 第二节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和启示47-52
- 一、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经验47-49
- 二、 美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49-52
- 第四章 中国社区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思考52-64
- 第一节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52-53
- 一、 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区工作应有之责52
- 二、 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52-53
- 三、 把想政治教育纳入社区工作考核体系53
- 第二节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创新53-59
- 一、 组织管理机制的创新53-55
- 二、 社会参与机制的创新55-57
- 三、 制度保障机制的创新57-58
- 四、 监督评估机制的创新58-59
- 第三节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整合的创新59-62
- 一、 拓宽社区思想教育经费来源渠道59-60
- 二、 构建社区专兼结合思想教育队伍60-61
- 三、 整合社区各类组织的教育资源61-62
- 第四节 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组织载体的创新62-64
- 一、 城区级:建设社区学院62-63
- 二、 街道级:建设社区教育中心63
- 三、 居委会级:建设社区教育基地63-64
- 结束语64-65
- 致谢65-66
- 参考文献66-69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69-70
- 附录 A 调查问卷70-7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李春生,徐静;美国社区学院的身份更迭——由社会角色向经济角色过渡[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8期
2 朱广荣;陈然然;;比较视野下的中美社区思想政治教育[J];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05期
3 王清强;乐传永;;社区教育研究综述[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4 崔凤;藏辉艳;;美国环境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吴锋,魏伟;美国社区教育的发展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6 张益群;;对美国道德教育的分析和思考[J];基础教育参考;2007年01期
7 叶南客;中外社区教育比较研究的三个向度[J];学海;2002年05期
本文编号:638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38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