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7-08-15 04:32

  本文关键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 道德启蒙 现状 对策


【摘要】:道德启蒙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决定着儿童道德人格的走向和未来道德发展的水平。在社会转型的新的时代背景下,家庭教育之道德启蒙的职责愈益紧迫、突出。如何发挥家庭的道德启蒙教育,成为社会变革境遇下一个无法规避的时代课题。本文在论述了新时期家庭道德启蒙教育之时代特征的基础上,对目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现状做了较深入的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诸多可行性对策和建议,旨在揭示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家庭道德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其成因,以为改善家庭道德教育提供一种以道德启蒙为主旨的路径。本文的基本结构除导言外,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分析了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重点对启蒙、道德启蒙、家庭道德启蒙教育之核心概念以及家庭启蒙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作了阐述;第二部分对当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现状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主要阐述了社会转型对家庭道德启蒙教育带来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当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在观念、方式、内容、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作了归因分析;第三部分则对如何优化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提出了一些对策性建议,主要包括:充分吸收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合理借鉴国外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有益经验,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家庭教育 道德启蒙 现状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导言7-13
  • (一)研究的背景7-8
  • (二)本研究的意义8
  • (三)关于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状况8-12
  • 1.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相关研究8-11
  • 2.国外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相关研究简况11-12
  • (四)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12-13
  • 1.文献法12
  • 2.比较分析法12
  • 3.案例法12-13
  • 一、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时代特征13-17
  • (一)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内涵13-14
  • 1.启蒙13
  • 2.道德启蒙13
  • 3.家庭道德启蒙教育13-14
  • (二)家庭启蒙与道德教育的关系14-17
  • 1.“启蒙”的首要主体——家庭的先在性引导14-15
  • 2.“启蒙”的首要形式——道德教育15-16
  • 3.“启蒙”的首要关联——教育的引领16-17
  • 二、当前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现状分析17-27
  • (一)社会转型对儿童道德启蒙教育的影响17-18
  • (二)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观念滞后18-19
  • 1.家庭道德教育观念的功利化、工具化突出18
  • 2.家庭道德教育观念的短视性明显18-19
  • (三)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方式机械19-20
  • 1.重视智育的启迪,轻视道德的启蒙19
  • 2.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轻视道德教育的启蒙方式19-20
  • 3.重言传轻身教现象较为常见20
  • (四)家庭道德启蒙教育内容的偏差20-24
  • 1.重正规式教育,轻随机性道德启蒙20-21
  • 2.重严厉式教育,轻趣味性道德启蒙21-22
  • 3.重认知性教育,轻情感性道德启蒙22-23
  • 4.重主导式教育,轻主体性道德启蒙23-24
  • (五)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环境失调24-27
  • 1.家校合作的途径不畅24-25
  • 2.社区道德教育资源利用不够25-27
  • 三、优化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对策性建议27-38
  • (一)充分吸收我国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优秀传统27-28
  • (二)合理借鉴国外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有益经验28-29
  • (三)完善家庭道德启蒙教育的行为策略29-38
  • 参考文献38-41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41-42
  • 致谢42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兵;;近代大学课程世俗化及其影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2 莫志华;;试论语文课堂学习方法的优化——独立学院艺术生学习方法探讨[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3期

3 艾兵有;伍家旺;;云南边境民族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问题研究——基于云南佤族大学生信仰的调查[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线颖莹;;高师声乐教学之“主体间性”理论探微[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朱观明;从陶行知的师生观看新时期的师生关系[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沈立;中国佛教《华严经》的终生学习观[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5期

7 张翼星;;试论当今大学的通识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8 刘铁芳;;从苏格拉底到杜威:教育的生活转向与现代教育的完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2期

9 郝彩玲;;浅析夸美纽斯“泛智”教育思想[J];才智;2010年25期

10 杨正强;胡守敏;;论夸美纽斯的学习思想[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揭章武;;基于公平教育视角解读“培优辅差”的教学策略[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阶段性成果集(华南卷)[C];2012年

2 舒志定;;马克思教育思想的人文特质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陈家斌;;论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及其现实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吴晓玲;刘中猛;;论教学的彻底性:一种再建构的历史视角[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价值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天平;追寻完整的人[D];西南大学;2011年

3 皮军功;幼儿生活教学论[D];西南大学;2011年

4 杜芳芳;从行政控制到专业引领[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洪明;从“管理”到“辅导”:班级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俏华;论我国榜样教育中的道德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高兰香;大学物理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周贵礼;论当代教师思维方式变革[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洁丽;学校教育惩戒权的国际比较[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卢小男;信息技术环境下再论数学启发式教学[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晓丽;建构主义视角下的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雪梅;幼儿家庭教育中母子冲突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桃华;蒙学的生命观与生命教化论[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殷燕;论话题设计在小说教学中的实施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7 陆文龙;小学体育课运用游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缪海娟;关于小学教师惩戒问题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9 缪素华;高中生问题意识的调查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任名扬;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阶段性[D];苏州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676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76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2c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