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功能性评估的个案研究
本文关键词: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儿童课堂干扰行为功能性评估的个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课堂干扰行为 功能性行为评估 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儿童 个案研究
【摘要】:本研究使用单一受试撤回设计,以功能性行为评估为基础,在自然教学情境下对一名问题行为严重的随班就读的轻度智力障碍儿童的课堂干扰行为进行积极干预。研究在自然教学情境下对被试课堂干扰行为的功能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且实施包括前因后果控制、行为训练的干预策略,结果表明该儿童的课堂干扰行为明显下降。
【作者单位】: 九江职业大学师范学院;九江双峰小学;
【关键词】: 课堂干扰行为 功能性行为评估 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儿童 个案研究
【基金】:2012年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随班就读轻度智障儿童行为适应性提升的干预研究”(12ZD008)
【分类号】:G764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一体化教育”思想以来,随班就读已经成为我国实施特殊教育的主流形式[1]。在实践中,影响特殊儿童的学习质量,也影响普通学校对其接纳的重要因素是其课堂干扰行为[2]。陈郁菁,钮文英等将课堂干扰行为界定为“用不适当的方式且未经教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3期
2 方俊明;我国特殊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1期
3 刘春玲,杜晓新,姚健;普通小学教师对特殊儿童接纳态度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0年03期
4 韦小满;杨希洁;;功能性行为评估的特点及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特殊教育;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饶丛权;曹蓉;;积极心理学述评[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胡慧;;运用积极心理学推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3 徐瑜姣;;师范院校公共课《心理学》教学改革的建议[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03期
4 蒋惠珍;;体育锻炼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10期
5 左海燕;;浅析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J];搏击(体育论坛);2011年04期
6 杨鸣;;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2011年08期
7 高红霞;;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辅导中的探究[J];才智;2012年04期
8 刘学华;;积极心理学与赏识教育的比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9 周东滨;;试论积极心理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及主要实施途径[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11期
10 连洁平;;积极心理学对高职学生干部培养的启示——教师的视角[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岚;刘福泉;;天津市特殊教育研究的现状、特点与趋势[A];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魏玉龙;刘天君;周正坤;胡庆川;张海波;;意境作业诱发安神解郁作用的功率谱反应与分子效应[A];中国医学气功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霞;管理者的职业弹性研究:结构及其前因后效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3 江广和;西北农村中学体育教师成长的困境与调适[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伟娜;企业员工职场欺负内容结构及相关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5 吴庆松;基于心理资本的企业技术创新动力源模型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6 周围;积极道德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陈作松;身体锻炼对高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张凤琴;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时间认知机制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艳梅;积极情绪对任务转换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玮;培训职业人士心理控制源、自我和谐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小新;青年快乐感问卷的初步编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田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文华;大学生良性压力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基于幽默感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郑小英;HIV感染者/AIDS患者生活质量和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赵婕;小学初段随班就读学生语、数课程的调整[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佳蕾;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雷燕;中学生学习心理素质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9 李春燕;广东地区民办高校大学生情绪智力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10 周利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积极心理学理念与方法的借鉴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何珊茹,马佳,宋平,莫瑞豪,李志勇,静进;深圳市城区儿童少年行为问题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5年02期
2 任传波,李晓非 ,姜季妍 ,黄劲松;大连市1200名儿童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3 卢林,施琪嘉,何汉武,徐松菊,陈吉安;武汉市4~16岁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发生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20期
4 陈云英;国家教委“九五”课题:残疾儿童随班就读效果评估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1997年03期
5 张玉华;上海市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目标、内容和策略[J];中国特殊教育;1999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宁;;个案研究中的样本属性与外推逻辑[J];公共行政评论;2008年03期
2 冯炳昆;;个案研究:日本[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0年01期
3 ;个案研究:拉丁美洲[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0年01期
4 周欣;教师如何做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4年04期
5 王铁军;集体性个案研究:特征·功能·操作——江苏省中小学名校长名教师个案研究的方法体悟[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6 王宁;;个案研究的代表性问题与抽样逻辑[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5期
7 陈心林;;族群的流动:内涵与边界——潭溪社区的个案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8 张怡真;;如何做教育个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23期
9 谢花萍;彭小红;;汉族儿童早期颜色词习得个案研究[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10 秦秋玉;;儿童意识发生的研究与论证[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学慧;;对心理学研究中个案研究的一点探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秦丽丽;;孤寂儿童的天空——被怀疑患有多动症的儿童的个案研究[A];中国首届心理咨询师大会暨心理危机干预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高小贤;江波;;引言:个案研究[A];社会性别与发展在中国:回顾与展望[C];2002年
4 顾力雄;李敏;陈琦;;利用互联网络促进推理能力的个案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5 罗桂生;;怎样进行个案研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6 虞晓玲;;一位情绪性学业不良学生的个案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7 刘芳;;论规范对翻译事件的影响——董秋斯翻译个案研究[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梁爱林;;从“风险”术语的个案研究看术语词典的编撰工作[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李晓丹;;家校合作对聋生心理救助的个案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第十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10 刘文;;个案研究提升教师能力初探[A];教育管理实践策略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忠丽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作为策略的个案研究:局限及其超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2 周忠丽 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以旨趣选择个案[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冯仕政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个案研究的表述:问题、实质与实践(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河南省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胡远明;个案研究:小课题研究的有效方式[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张海荣;个案研究不等同于“碎片化”研究[N];北京日报;2012年
6 刘林平 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个案研究必须面对反事实问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陈思颖、强子珊整理;定性研究应以理论创新为旨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顾奎相 辽宁省历史学会名誉理事长 教授;夯实史学个案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9 李栋林 陵川县教育局教研室工作人员;英文背诵习惯养成的个案研究[N];太行日报;2010年
10 贾继浩;小刘为何打消了转业念头[N];解放军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洁;动力性心理治疗过程的质性个案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宝林;网络环境下青少年品行失范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2 邵春婷;校长办学理念的个案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于仁聪;小学学困生形成与转化的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吴星星;优秀保育员保育实践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5 蔡正鹏;对一位初中年级主任管理工作的个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静;个案研究:探索有效利用电影提高跨文化意识的途径[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嘉树;解题练习效果实验与个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8 王s,
本文编号:687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687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