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与中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体系
本文关键词:社会转型与中国产业工人的技能培养体系
更多相关文章: 认证体系 师徒制 西北师大 技工荒 当今中国社会 八级工资制 技术等级 作用机制 未来制造业 职业学校教育
【摘要】:正刘玉照、苏亮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中撰文,分析了中国产业工人制度技能养成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从师徒制的式微、技能认证体系的衰落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萎缩三个角度分析了传统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体系的瓦解及其原因。作者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后,得出了制度变化会改变技能养成的模式的结论,但是,已有的研究中并没有给出是哪些制度发挥了作用,在其变迁的过程中如何影响技能养成的完整解释。因此,作者试图在梳理建国以来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制度变化
【关键词】: 认证体系;师徒制;西北师大;技工荒;当今中国社会;八级工资制;技术等级;作用机制;未来制造业;职业学校教育;
【分类号】:G719.2
【正文快照】: 刘玉照、苏亮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1期中撰文,分析了中国产业工人制度技能养成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从师徒制的式微、技能认证体系的衰落和职业教育体系的萎缩三个角度分析了传统产业工人技能培养体系的瓦解及其原因。 作者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后,得出了制度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颀;;司法高职“双师型”教师认证体系和评聘制度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8期
2 杨佩青;杨东华;;法国工程师职衔认证体系及其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12期
3 毕晓彬;;基于CA认证体系的电子商务[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年04期
4 金银哲;;韩国工学教育认证体系的现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17期
5 李珏;;论服务外包人才标准和认证体系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4期
6 钟新元;;国网江西电力探索任职资格“3Q”认证体系[J];中国电力教育;2013年33期
7 周书勤;ISO9000认证体系对管理工作的促进作用[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8 唐跃秋;;华为推出ICT技术认证体系 惠及各方产业链[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年23期
9 周慧明;肖萍;王庭槐;肖海鹏;张晋昕;王淑珍;周花;;构建高等学校本科新建专业综合评价指数与认证体系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年01期
10 王祥;;新加坡“劳动力技能资格认证体系”述要[J];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于光;吕耀军;;马来西亚的清真认证体系:发展与挑战[A];中国回商文化(第二辑)[C];2009年
2 杨俊杰;张广民;乔丽;;引进英国燃气职业培训认证体系的研究[A];《煤气与热力》杂志编辑委员会'2005燃气热力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吕慧勤;夏光升;李小标;;PKI认证体系和CPK认证体系之比较[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下册)[C];2005年
4 ;提高设备稼动率 福州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进步圈[A];2006年度电子信息行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质量信得过班组经验专集[C];2006年
5 姚洪磊;张彦;周泽岩;;基于PKI/CA技术的铁路身份认证体系[A];2013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分册)[C];2013年
6 陈雪松;;我国亟待建立中小型风力发电机组认证体系[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中小型风能设备与应用2012年度论文集(上)[C];2013年
7 庄颢;戴英侠;;基于非对称密钥认证体系的TCP/IP网络IP地址及报文保护协议[A];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匴 董俊伟;国网江西电力构建员工职业能力认证体系[N];国家电网报;2014年
2 李晓丹;认证体系不能一刀切[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6年
3 ;健全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完善的认证体系[N];中国质量报;2005年
4 冯骁 张晓东;CB体系知识简介[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0年
5 韩映;儿童食品认证体系呼之欲出[N];山西日报;2003年
6 里商;巴西对出口牛肉实行强制性生长记录[N];国际商报;2004年
7 毛江华;微软认证体系全面升级 10万人获免费培训[N];计算机世界;2007年
8 郭玉珍;宁夏移动启用客户服务认证体系[N];人民邮电;2006年
9 陈健萍;汽车出口俄罗斯面临认证体系大考[N];国际商报;2008年
10 沈蔚;中国产品认证体系亟待统一规范[N];中国贸易报;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谢菲;进口丰田汽车3C认证体系相关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金台熙;各种认证体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朱海英;区域生态认证体系的构建:问题与对策[D];湖北大学;2014年
4 祝得彬;中国期刊发行量认证体系建设初步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3年
5 高军;国际MBA教育及其认证体系对我国MBA教育发展的启示[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6 刘建华;移动IPv6中基于身份的认证体系结构的研究设计[D];重庆大学;2006年
7 张存升;IPv6地址认证体系研究与实现[D];山东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016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016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