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农民工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19 21:08
本文关键词: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对农民工教育的启示
【摘要】:近代中国的变革主要是以城市社会为中心,,而较少关注农民和农村社会。农民的素质成为社会发展中“木桶效应”中的短板,因此如何借助教育手段,完成农民工的素质提升,应成为当今社会的努力方向。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民的教育培训仍然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而在当代中国,巨大的社会经济体制变革,引发了中国新的一轮城市化进程。在这一进程中最具代表性的现象是亿万农民工纷纷涌向城市,成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主要劳动力来源,农民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质量直接影响了中国社会变革进程的顺利与否,也决定了农民工个体能否在社会变革中获得符合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收益,迅速脱贫致富。晏阳初乡村教育运动的现代价值主要集中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民工职业培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教育思想家,晏阳初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平民教育思想与乡村建设理论两个方面。晏阳初针对中国的平民普遍都具有“愚、贫、弱、私”四大疾病,推出了“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贫,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四大教育,提出推行针对“四大教育”的学校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和家庭式教育三种方式。 结合晏阳初教育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现实情况,我国的农村教育与农民工职业教育,应明确农业现代化道路,造就现代新型农民,关注农民生活,创办农民需要的教育;立足国情,坚持走中国特色的道路;重视农村文化水平的提高,促进农村教育普及。辨证对待外国乡建经验,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突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广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重视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关键词】:晏阳初 平民教育 农民工教育 职业培训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25;D412.6;K26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附表索引9-10
- 第1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0-11
- 1.1.1 研究背景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综述11-13
- 1.2.1 国内研究综述11-12
- 1.2.2 国外研究综述12-13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13-15
- 1.3.1 研究内容13
- 1.3.2 研究方法13-15
- 第2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概述15-22
- 2.1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5-16
- 2.2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中西渊源16-18
- 2.3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主要主张18-22
- 2.3.1 “平民教育”的涵义18
- 2.3.2 愚、贫、弱、私——中国农村社会病根18-19
- 2.3.3 四大教育根治四大病症19-20
- 2.3.4 推行四大教育的三种渠道20-22
- 第3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当代解读22-27
- 3.1 晏阳初时代中国乡村的四大弊病与当代中国的农民工问题22-25
- 3.2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之本土农民教育观的当代适用性25
- 3.3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整体连锁观25-27
- 第4章 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对当代农民工教育的启示27-37
- 4.1 坚持以民为本的教育宗旨27-29
- 4.1.1 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精华27-28
- 4.1.2 传统民本思想的新时代内涵28
- 4.1.3 民本思想及其“创造转化”28
- 4.1.4 民本思想的实践28-29
- 4.1.5 坚持以民为本的教育宗旨29
- 4.2 实施主体的民间性:民间力量参与农民工教育29-31
- 4.2.1 平民自治——参与式农村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内涵29-30
- 4.2.2 平民自治——参与式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实践30
- 4.2.3 平民自治——参与式发展理论与方法的反思30-31
- 4.3 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的适用性31-34
- 4.3.1 晏阳初平民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适用性31-32
- 4.3.2 平民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对农民工教育的启示32-34
- 4.4 城乡协调发展,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34-37
- 结论37-38
- 参考文献38-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玉;;农民工犯罪现状及预防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徐宁;略论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启示[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3 王继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试论晏阳初开发“脑矿”思想的现实意义[J];成人教育;2004年05期
4 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J];读书;1999年12期
5 索飒海因兹·迪特里齐;知识分子危机与批判精神的复苏2[J];读书;2002年06期
6 薛伟强;;晏阳初研究八十年[J];河北学刊;2006年02期
7 王巨光;;公民共和主义:平教总会公民教育的思想特色[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8 史振厚;晏阳初乡村改造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J];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9 吴建平;论人的现代化[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10 张良才,刘义江;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述评[J];齐鲁学刊;1994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敏;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及其实践的当代启示[D];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
2 唐献玲;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7029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029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