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较少民族受教育状况转变情况——基于“六普”和“五普”的比较分析
本文关键词:人口较少民族受教育状况转变情况——基于“六普”和“五普”的比较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人口较少民族 受教育状况 “六普”与“五普”比较 可持续发展
【摘要】:基于"六普"和"五普"人口普查资料,对我国22个人口较少民族受教育状况转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助推下,与"五普"相比,"六普"人口较少民族的受教育水平有较大提高,文盲人口普遍减少,义务教育普及率得到了较快提升,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数量显著增加。但是,人口较少民族受教育状况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明显差距,各民族间受教育状况不平衡性比较明显,男女受教育程度差异较大,女性受教育人数远低于男性。加快教育发展,改善受教育状况,提高人口素质,是人口较少民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者单位】: 西藏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口较少民族 受教育状况 “六普”与“五普”比较 可持续发展
【基金】:西藏民族大学“重大项目培育计划”资助项目“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人口较少民族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以基诺、俄罗斯、门巴族为考察对象”(项目编号:15MYZP04)的成果之一
【分类号】:G759.2
【正文快照】: 本文的“人口较少民族”是《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所指的全国总人口在10万人以下的22个民族。为了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2005年国务院实施了以《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专门扶持珞巴、高山、赫哲、塔塔尔、独龙、鄂伦春、门巴、乌孜别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仲益;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调查看民族教育的几个问题[J];民族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2 孙百才;祁进玉;;民族教育发展与教育平等——基于最近两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百才;黄俊;;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入学决策与匹配婚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年06期
2 王柱国;;教育优惠政策与少数民族的平等保障[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徐世英;李楠;;我国百万人口以上少数民族教育进步程度的度量与预测分析[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4 祁进玉;;促进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公平:对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初步思考[J];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5 徐光木;;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的经济效益研究[J];教育与考试;2012年02期
6 徐光木;程丛喜;;少数民族地区高考升学经济效益研究[J];湖北招生考试;2012年30期
7 李长安;龙远蔚;;民族地区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基于2011年广西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民族研究;2013年05期
8 孙百才;张洋;刘云鹏;;中国各民族人口的教育成就与教育公平——基于最近三次人口普查资料的比较[J];民族研究;2014年03期
9 李明辉;杨金江;汪善荣;白琴芳;张艳磊;杨建荣;;云南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文化教育发展调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5年03期
10 钟乃良;;高中新生生命意义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民族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百才;黄俊;;西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入学决策与匹配婚姻[A];“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郗春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袁春艳;人口较少民族教育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曾碧锋;云南文山多民族杂居地区跨文化教育课程资源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彭杰;优化高中数学教学的情感策略[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杨灿;试论云南省少数民族地区人口政策的制度创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4 李军;德昂族受教育程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5 谭冬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政策及其实践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2年
6 彭娜;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化程度的度量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7 高岳涵;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实施现状调查[D];西北师范大学;201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新欣;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分析[J];人口研究;1991年03期
2 邱白莉;千年之交中国农村青年人口受教育状况一瞥[J];当代青年研究;2000年01期
3 刀福东,胡发稳;云南省25个世居少数民族受教育状况分析[J];红河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4 孙慧钧;;我国国民受教育状况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8年03期
5 范荔;王乃茜;郁利燕;;关于北京市流动儿童的生存及受教育状况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19期
6 刘明;;武汉市流动儿童受教育状况调查[J];发展;2007年06期
7 吕开宇;迟宝旭;吴蓓蓓;;子女受教育状况在农户非农外出务工决策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8 祝洪娇;;我国居民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和地区差异分析[J];社会科学家;2012年10期
9 段成荣;;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分析[J];人口研究;2006年01期
10 殷 骅;从我区人口受教育状况看宁夏教育发展[J];宁夏教育;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记者 姚立;全球青少年受教育状况堪忧[N];光明日报;2012年
2 郑真真;我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3 丽水市统计局;我市与衢州市人口受教育状况对比[N];丽水日报;2011年
4 珍珍;“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课题结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 博士生导师 杨菊华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研究生 谢永飞;女性受教育状况的纵向变动及其性别比较[N];中国妇女报;2013年
6 记者 赵承;学龄儿童受教育状况不断改善[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记者 ,
本文编号:7199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19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