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开发人才中的“富矿”:北京八中31年超常教育探索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7-08-22 16:44

  本文关键词:开发人才中的“富矿”:北京八中31年超常教育探索及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超常教育 英才教育 北京八中 少儿班 素质班 自然体育课 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北京八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开展针对智力超常儿童的超常教育,形成了少儿班和素质班两种模式。其31年的实践探索对当前的教育改革有诸多启示:教育改革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要坚持科学精神,注重科学研究和开展国内外交流;要根植于实践,才能不断推陈出新;要整合多方力量,积极寻求行政支持和管理保障。
【作者单位】: 北京市第八中学;
【关键词】超常教育 英才教育 北京八中 少儿班 素质班 自然体育课 人才培养模式
【分类号】:G763
【正文快照】: 曦,1976年生,少儿1班(1985级)毕业生,31岁获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政府给予青年科学家的最高奖项,受到美国总统接见)。包志强,1977年生,少儿2班(1987级)毕业生,提前一年从少儿班毕业,22岁时取得博士学位,24岁成为北京大学最年轻的副教授。尹希,1983年生,少儿5班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丘波;把理想中最好的教育给孩子──探访北京八中少儿班[J];教育艺术;2000年10期

2 魏兰新;经历一个平常儿童的超常成长──一位少儿班学生家长的自白[J];教育艺术;2000年10期

3 张秀梅;孟丹枫;孟燕茹;;北京八中少儿班体质状况四年追踪调查结果[J];中国学校卫生;1991年03期

4 丁德良;中国第一个超常少儿班———北京八中超常教育实验班[J];中国人才;1995年04期

5 陈一舟;;谁的“神童”,谁的“教育”?[J];今日教育;2010年06期

6 张纯颖;什么是成功的教育──北京八中超常班的启示[J];少年儿童研究;1999年09期

7 周林,王竹颖;北京八中少儿班心理素质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1年03期

8 赵新鸿;;谈中学超常少儿班的语文教学[J];语文月刊;1996年09期

9 郭英杰;;他为什么成了超常儿[J];现代特殊教育;1995年04期

10 刘运秀;;浅谈高效完成少儿班语文教学任务的途径[J];现代特殊教育;200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竹颖;;少儿班教学中人格特质的问题解决[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张燕清;;把握好少儿班学生的心理感受——从一次竞赛的报名所想到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王宁;;对少儿班学生错误行为纠正方式的探讨[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4 徐东良;王竹颖;;对少儿班学生自我感受性格的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5 王竹颖;;少儿班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概观[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贾晓燕;“天才摇篮” 孕育的不都是科学家[N];北京日报;2010年

2 记者 胡殿芳;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强则国强[N];新乡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于忠宁;“神童班”:天才之路还是揠苗助长[N];工人日报;2012年

4 记者 贾晓燕;赶考“神童班”每年千余人[N];北京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贾晓燕;千余小学生竞争30神童名额[N];北京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庆环;北京八中少儿班毕业生追踪调查[N];光明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叶莎莎;开垦适合孩子成长的“土壤”[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吴风华;超常孩子怎么教[N];中国消费者报;2000年

9 赵克原(浙江,2001级研修班);关于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设立少儿班的理性思考[N];中国艺术报;2002年

10 胡克非;国学哉?领袖乎?[N];中国文化报;2013年



本文编号:7202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202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a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