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生计教育视野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以贵州省黎平县为例

发布时间:2017-08-24 22:08

  本文关键词:生计教育视野下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以贵州省黎平县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生计教育 民族地区 校本课程 问题与对策


【摘要】:校本课程是为了增强课程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实际需求的适切性,培养出能融入并服务于地方社会的有用人才。民族地区,由于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地域条件所形成的"民族生计方式",使得校本课程的开发更应把生计教育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之一。从生计教育的视角,分析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存在的问题: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比较单一,未能很好地融入生计教育的理念;校本课程内容浅显,与学生未来生计联系不够紧密;校本课程的教学方式比较传统,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体验脱节。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即强化校本课程开发者的生计教育意识;建立校本课程与当地"民族生计方式"的有机联系;践行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等。
【作者单位】: 贵州师范大学;
【关键词】生计教育 民族地区 校本课程 问题与对策
【基金】:2013年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生计教育视野下的少数民族文化校本课程开发研究——以贵州省侗族文化为例”(合同编号:黔科合J字LKS[2013]52)
【分类号】:G752
【正文快照】: 1926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一文中指出:“中国乡村教育走错路了!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造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1]今天,这一现象仍然十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运佳;职业教育从儿童起步——美国生计教育的启示[J];江西教育;2004年Z3期

2 杨军昌;;侗族传统生计当代变迁与目标走向[J];教育文化论坛;2013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秀华;;论初中英语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S1期

2 谈儒强;;20世纪上半叶中国农村教育的两种改革路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钟以彬;;困境中的高校执行力:模式分析与途径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4 李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对适应性功能教育的启示[J];安康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5 沙银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白媛媛;牛海彬;;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及其现代价值[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7 王学书;论“减负”[J];安顺师专学报;2000年03期

8 刘荣琴;唤起儿童的创造潜能——陶行知教育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安阳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9 吴耐军;;高师教育类课程“角色体验”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丁国旗;白寅生;;校园文化建设要突出“美育”功能[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杨波;;新形势下基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的学前教育研究[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张建仁;;论陶行知的乡村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3 张志刚;;陶行知的人格教育思想[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4 翟广顺;;陶行知与毛泽东:历史的机缘和邂逅——纪念陶行知逝世60周年、毛泽东逝世30周年[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5 赵旭东;廖其发;;近现代教育家对农村成人教育内容探索的述评[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6)——中国教师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史研究[C];2009年

6 傅资云;;乌申斯基论习惯的道德意义和教育意义[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7 陈永申;;文化现代化的若干问题[A];文化现代化的战略思考——第七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9年

8 王双莲;;基于“生活教育理论” 探寻品德与社会课程校本化实施[A];福建省行知实验校校长论坛论文集[C];2012年

9 耿巍娜;张磊;;社会实践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A];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论丛2013卷第2辑[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文海;壬戌学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汪丽梅;知识观视域中的教学方法改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琼;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取向的知识教学变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6 刘洁璇;小学品德课程价值生成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赵娟;中国近现代教育小说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8 潘永兴;激励教育的理论诠释与实践模式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王生;校长决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岳龙;现代性境域中的传统[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姗姗;创新型校长成长条件与途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静;流行歌曲:一种重要的语文课程资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旭;关于高中生班级自主管理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庄益君;初中生学习活动中实现品德成长的探索[D];苏州大学;2010年

5 朱干香;中职学校政治课堂动态生成教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6 毛志新;高职艺术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楠;中职生思想品德的自主建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婷;建构主义理论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拓展中的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郭湘;论体验式作文教学在农村中学中的应用[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10 徐晓旭;陶行知德育思想及其对当代大学生德育工作的启示[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艳;;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J];中学教育;2003年07期

2 沈兰;浅析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困惑和问题[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3期

3 曾伏虎,李进新;校本课程开发:优质教育资源的生成机制[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06期

4 施兰芳;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法探析[J];教育探索;2003年02期

5 曹建平;校本课程开发对教育生命意义的追寻[J];湖南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6 陆军,区坚;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与实践[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7 何成泽;浅谈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素质[J];基础教育研究;2003年Z1期

8 张荣芝,吴洪建,张勤国;谈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何志魁;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4期

10 刘海军;浅析我国农村中学校本课程开发的准备[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建辉;;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带来的思考[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福建卷)[C];2010年

2 罗桂生;;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校长素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3 吴明辉;;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二卷)[C];2005年

4 贺亚丽;张瑞瑶;;校本课程开发研究[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5 袁才方;;科技教育校本课程开发范式的研究[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6 姜绍强;;山区特色的校本课程开发[A];学校文化建设与策划[C];2010年

7 郑卫中;;试论校本课程开发中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语文建设卷2)[C];2013年

8 吕晓燕;;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路和方法——例析课时校本课程“食品保存巧方法”的开发[A];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关注中国西部地区中学化学教学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李保平;;2013年全国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成果现场会暨全国第三届小学和谐杯“我的模式我的课”高效教学模式博览会在河南济源邵原实小成功举行[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10 贺亚丽;张瑞瑶;;上海师大附中附属龙华中学校本课程开发中期研究第一轮研究与实践工作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华东师范大学 崔允o7;校本课程开发的问题与共识[N];中国教育报;2002年

2 郭颖新;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N];四平日报;2007年

3 广东教育学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胡继飞;找寻校本课程开发的规则与范式[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王斌华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系教授;厘清校本课程开发的六大误解[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单江新;浅谈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发展[N];伊犁日报(汉);2010年

6 拉萨市实验小学老师 阿旺曲珍;浅论校本课程开发[N];西藏日报(汉);2011年

7 吴刚平;背景:关于校本课程开发[N];中国教育报;2002年

8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课程教学研究部主任 张們;校本课程开发三问[N];中国教育报;2005年

9 张鹤银;走出校本课程开发的误区[N];中国教师报;2005年

10 记者 王秀娟;城关小学校本课程开发有声有色[N];铜川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马正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董翠香;我国中小学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7334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334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840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