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25 13:00
本文关键词:《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的重要性日显突出,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家庭教育的必要性。卢梭认为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应该主动承担起生养和教育儿童的责任,让儿童健康快乐的成长。在《爱弥儿》中,卢梭详细地阐述了其家庭教育思想,他的家庭教育涉及到体育、劳动教育、知识教育、音乐教育、感官教育等内容。本文主要对《爱弥儿》中的家庭教育思想进行详细的梳理和系统的论述,分别从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三个方面深入探究其家庭教育思想。通过对《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为我国家庭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论文主要由“引言”,第一部分“《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第二部分“《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第三部分“《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内涵”,第四部分“《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评价”,第五部分“《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六部分构成。 引言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对与本文相关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析国内外关于卢梭教育思想及《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研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卢梭的早年经历,为其创作《爱弥儿》奠定了基础。《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产生还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卢梭的经历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为《爱弥儿》这部教育著作的产生做好了铺垫。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该部分主要从自然哲学、感觉经验论、人的学说、自由观和宗教观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要内容。该部分分别从家庭教育的任务、原则、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来探究《爱弥儿》的家庭教育思想。家庭教育的任务是培养“自然人”;家庭教育的原则主要有自然教育的原则、节制自由的原则、平等原则、协调一致的原则和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的原则;家庭教育的内容主要从父母的责任、生存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生命教育四个方面来阐述;家庭教育的方法主要有榜样示范、环境陶冶、磨难教育、自然后果和亲身实践五种方法。 第四、五部分主要是对《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评价以及它对当今家庭教育产生的一些启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关键词】:卢梭 《爱弥儿》 家庭教育思想 启示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18
- 一、 选题缘由9-11
- 二、 研究意义11-12
- (一) 研究的理论意义11
- (二) 研究的实践意义11-12
- 三、 文献综述12-16
- (一) 国内相关文献12-14
- (二) 国外相关文献14-16
- 四、 概念界定16
- 五、 研究方法16-17
- (一) 文献法16-17
- (二) 历史法17
- 六、 本研究的创新点17-18
- 第一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18-23
- 一、 卢梭的生平与经历18-19
- 二、 《爱弥儿》产生的文化背景19-21
- 三、 《爱弥儿》产生的时代背景21-23
- 第二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23-28
- 一、 自然哲学23-24
- 二、 感觉经验论24
- 三、 人的学说24-25
- 四、 自由观25-26
- 五、 宗教观26-28
- 第三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内涵28-44
- 一、 家庭教育的任务:塑造“自然人”,,资产阶级“新人”28-29
- 二、 家庭教育的原则29-33
- (一) 自然教育原则29-30
- (二) 节制自由的原则30-31
- (三) 平等原则31-32
- (四) 协调一致的原则32
- (五) 爱、尊重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32-33
- 三、 家庭教育的内容33-39
- (一) “父不父,母不母,则子不子”——父母的责任33-34
- (二) 生存教育——保存自己34-36
- (三) 生活教育——教如何去生活36-38
- (四) 生命教育——从“自爱”到“他爱”38-39
- 四、 家庭教育的方法39-44
- (一) 榜样示范法40
- (二) 环境陶冶法40-41
- (三) 自然后果法41
- (四) 磨难教育法41
- (五) 亲身实践41-44
- 第四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评价44-47
- 一、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历史影响44-45
- 二、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局限性45-47
- 第五章 《爱弥儿》家庭教育思想的现实启示47-54
- 一、 以培养幸福人为目的,克服“唯智化”倾向47-48
- 二、 提倡“爱”的教育,杜绝出现“爱无能”48
- 三、 尊重儿童的天性,告别揠苗助长48-49
- 四、 进行磨难教育,避免娇纵溺爱49-50
- 五、 发掘兴趣爱好,注重全面发展50-51
- 六、 重视道德素养,塑造健全人格51-52
- 七、 给予有节制的自由,发展自主创新精神52-54
- 注释54-57
- 参考文献57-5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著59-60
- 致谢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光琼;冯文全;;寓“积极”于“消极”,以“无为”成就“有为”——论卢梭的“消极”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中国德育;2006年09期
2 戴晓光;;《爱弥儿》与卢梭的自然教育[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3年01期
3 张仕颖;论卢梭宗教哲学思想的实质[J];广西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石山;王金仙;;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09年36期
5 陈艳;卢梭的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6 杨孔炽;论卢梭的儿童观及其现代意义[J];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7 辛星;;卢梭家庭情感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情感培养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8年50期
8 郑鹏程;除旧布新,塑新人的尝试──卢梭《爱弥尔》述评[J];广西民族研究;1995年04期
9 彭茜;;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简介[J];山东教育;2007年Z6期
10 魏彦红;;卢梭自然教育观的发展及其影响[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7368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736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