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希望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09-15 01:19

  本文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希望的中介作用


  更多相关文章: 农村中小学生 亲子互动 应对方式 希望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应对方式与希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进一步探索希望在亲子互动对应对方式影响中的中介作用。希望通过本研究使广大家长认识到亲子互动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性,并为提高农村中小学生的希望水平,促使其形成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与教育指导思想。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采用亲子沟通量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儿童希望量表与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等四个量表为测量工具,对湖南省农村地区五年级到九年级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结果:(1)农村中小学生的亲子互动在父母关系上存在显著差异;家庭亲密度在留守情况上存在显著差异;亲子沟通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2)农村中小学生的应对方式在性别、年级、父母关系及留守情况上均存在一定维度上的显著差异。(3)农村中小学生的希望水平在性别、年级、父母关系上均存在显著差异。(4)亲子互动、应对方式与希望总体上两两显著相关。具体关系表现为:亲子互动对希望及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具有正向预测力;希望可以正向预测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亲子沟通对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具有负向预测力。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希望能共同正向预测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希望与家庭适应性、亲子沟通一起共同构成与指向情绪应对方式的线性关系。(5)希望在家庭适应性对指向问题应对方式的影响中存在部分中介作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可以直接影响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也可以通过希望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希望在亲子沟通对指向问题应对方式的影响中存在完全中介作用。研究结论:农村中小学生的希望通过亲子互动中的家庭适应性对指向问题的应对方式产生部分中介作用,希望在亲子沟通对指向问题应对方式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生 亲子互动 应对方式 希望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引言10-12
  • 1.1 问题提出10
  • 1.2 研究意义10-12
  • 1.2.1 理论意义10-11
  • 1.2.2 现实意义11-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24
  • 2.1 亲子互动12-15
  • 2.1.1 亲子互动的界定12
  • 2.1.2 亲子互动的相关理论12-13
  • 2.1.3 亲子互动的相关研究13-15
  • 2.2 应对方式15-18
  • 2.2.1 应对方式的概念15-16
  • 2.2.2 应对方式的主要理论观点16
  • 2.2.3 应对方式的分类与测量16-17
  • 2.2.4 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17-18
  • 2.3 希望18-22
  • 2.3.1 希望的概念18-19
  • 2.3.2 希望的理论模型19-20
  • 2.3.3 希望的测量20
  • 2.3.4 希望的相关研究20-22
  • 2.4 以往研究的不足22-23
  • 2.5 研究假设23-24
  • 第三章 研究方法24-28
  • 3.1 研究对象24
  • 3.2 研究目的24
  • 3.3 研究工具24-25
  • 3.3.1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24-25
  • 3.3.2 亲子沟通量表25
  • 3.3.3 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25
  • 3.3.4 儿童希望量表25
  • 3.4 施测和数据处理25-28
  • 第四章 研究结果28-38
  • 4.1 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状况28-30
  • 4.1.1 不同性别、年级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的差异28-29
  • 4.1.2 不同父母关系的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的差异29
  • 4.1.3 留守与非留守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的差异29-30
  • 4.2 农村中小学生应对方式的状况30-32
  • 4.2.1 不同性别、年级农村中小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30-31
  • 4.2.2 不同父母关系的农村中小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31
  • 4.2.3 留守与非留守农村中小学生应对方式的差异31-32
  • 4.3 农村中小学生希望水平的状况32-34
  • 4.3.1 不同性别、年级农村中小学生希望水平的差异32-33
  • 4.3.2 不同父母关系的农村中小学生希望水平的差异33
  • 4.3.3 留守与非留守农村中小学生希望水平的差异33-34
  • 4.4 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状况、希望水平及应对方式的关系34-35
  • 4.4.1 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希望水平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关系34
  • 4.4.2 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和希望对应对方式的回归分析34-35
  • 4.5 希望水平在亲子互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中的中介效应35-38
  • 第五章 结果讨论38-46
  • 5.1 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的特点38-39
  • 5.2 农村中小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39-40
  • 5.3 农村中小学生希望水平的特点40-41
  • 5.4 亲子互动状况、希望水平对应对方式的影响41-43
  • 5.5 希望水平在亲子互动与应对方式间的中介效应分析43-46
  • 第六章 结论46-48
  • 第七章 反思与展望48-50
  • 第八章 教育启示50-52
  • 参考文献52-56
  • 致谢56-58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8-60
  • 附录B:调查问卷60-6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婕;;亲子互动,提升孩子的幸福感[J];家庭教育(中小学生家长);2009年11期

2 萧竹;;亲子互动,过年味春节[J];中华家教;2013年Z1期

3 方兰;;亲子互动中的有效表扬与建议[J];考试周刊;2013年15期

4 ;亲子互动天地[J];红领巾;2004年05期

5 ;亲子互动天地[J];红领巾;2004年06期

6 魏晓娟;;亲子互动治疗研究的新取向[J];中国特殊教育;2007年09期

7 沈玉萍;王晓芬;;进城务工人员家庭亲子互动的个案研究[J];福建教育;2014年Z3期

8 徐小妮;亲子互动个案的观察、分析与支持[J];幼儿教育;2005年Z2期

9 田晓虹;前期亲子互动中的亲代素质[J];社会;2000年10期

10 余艳;亲子互动与儿童初级社会化[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曾筝;尚修芹;伍新春;;科技馆参观中的亲子互动类型初探[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王承晖;;初中生与亲子互动[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前春 张建芬 刘艳丽;亲子互动与新型课堂[N];中国妇女报;2001年

2 记者 文慧 通讯员 黄丽娜;每场演出上座率高达90%[N];湖北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王烨 许雯;“议事园”架起居民表达诉求的“连心桥”[N];东方城乡报;2010年

4 王卉;为家长们所写的书[N];人民日报;2006年

5 本报见习记者 谢文雅;儿童早教新秀《乐科》:传递爱心 勇于创新[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2年

6 商报记者 张翠侠;童书,,给家长一个购买的理由[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7 实习生 郭诗涵;孩子暑假健康亟待关注[N];中国消费者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胡静;学步车“减负”不成反受伤[N];消费日报;2011年

9 记者 舒鉴明;睦邻之家运作百日和谐邻里氛围浓[N];东方城乡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娟娟;农村中小学生亲子互动对应对方式的影响:希望的中介作用[D];湖南科技大学;2015年

2 于慧;西北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亲子互动过程的实地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李希博;户外景观环境中亲子互动空间设计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4 蔡春美;3-6岁视障儿童亲子互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郝俊;影响年幼儿童亲子互动的视频媒介因素分析及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武岳;亲子互动产品设计研究[D];沈阳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7 来晶晶;12-24个月儿童词汇发展与社会经济地位、亲子互动之间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3年

8 袁艾兰;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亲子互动模式探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姚莉;APP在亲子互动中的调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10 古东昕;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现状及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534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8534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1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