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山东省母亲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2017-09-26 03:13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母亲教育状况调查报告


  更多相关文章: 母亲教育 教养方式 潜母亲 准母亲 真母亲


【摘要】:在教育系统中,母亲是在家庭中对子女进行养护和教育的主体。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部分城市的母亲教育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我省的母亲倾向于采用干涉保护的教养方式;(2)关于孕期保健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知识,母亲基本不了解或者一知半解;(3)多数母亲认为自己需要接受关于如何教育子女的培训和学习;(4)受教育程度与母亲类型(潜母亲、准母亲与真母亲)是影响母亲教育状况的重要因素。
【作者单位】: 济宁学院教育系;
【关键词】母亲教育 教养方式 潜母亲 准母亲 真母亲
【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山东省母亲教育的内容体系与实施途径研究”(项目编号:J12WH60)
【分类号】:G78
【正文快照】: 所有的社会问题,例如生态环境破坏、食品卫生安全、道德滑坡、少年犯罪等等,都可以说是人的不合格的副产品。人的不合格是教育的失误。在教育这个大系统中,家庭教育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家庭教育中,付出精力最多,陪伴时间最长,对孩子影响最大的那个人,就是母亲。一个母亲,怎样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杜海燕;;母亲教育程度对儿童贫血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03期

2 李群;;城市母亲教育的现状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0年06期

3 朱春红;杜学元;;母亲教育:现状成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4 施学忠,吴敏,陈姜,邓广峗;家庭教育方式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2年02期

5 李凌艳,庞丽娟,易进,夏勇;2~6岁儿童母亲教育观念结构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1997年03期

6 池瑾;母亲教育观念与儿童心理特征的相关研究[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3年02期

7 刘文婧;许志星;邹泓;;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人格类型的调节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邹萍,杨丽珠;父母教育观念类型对幼儿个性相关特质发展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3期

3 张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综述[J];长治医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4 田陌阡;冉俐雯;曹华招;;浅析家庭治疗在中国的发展[J];大学时代;2006年11期

5 张焕;;河南省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3年09期

6 解军;;2013年心理学研究状况分析——从《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看发展变化[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年02期

7 周海霞;;大学生社会适应的研究述评[J];时代教育;2014年11期

8 苟增强;苟建丽;袁金德;;文化视角下回族与汉族家庭教育现状的原因探析[J];成人教育;2014年10期

9 沈杰;傅小悌;陈捷;;浙江省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董莉;陈尚宝;闻素霞;;新疆幼儿父母教育观念的特点[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柳;沙岗村儿童抚育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吕国光;教师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4 邹萍;父母共同养育行为及其对小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燕;母亲教育效能感与4岁儿童自主性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陈颖;20—28个月儿童模仿与良心的相关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聂妮;幼儿家长奖惩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于小盼;农村家长的幼儿心理健康观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李霞;梦想与现实的博弈[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凌春蓉;上海市准父母的父母意识的调查研究和对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潘琳;母亲育儿焦虑现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8 段晓璇;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母亲角色“危机”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古东昕;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现状及策略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雷宁;家长及隔代教养者对2-4岁儿童游戏活动的干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邹泓;余益兵;周晖;刘艳;;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评估的理论模型建构与验证[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陈玉,王声ng,吴赤蓬,黄春华,付秀平,谢莉;学龄前儿童膳食营养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3年04期

3 周晖;张豹;谭锐;黄鸣鹤;;中学生社会适应状况问卷的编制及其信效度的初步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年09期

4 王秋英;当前家庭教育状况调查报告[J];教育探索;2001年02期

5 李彩娜;邹泓;;青少年孤独感的特点及其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6 常素英;何武;贾凤梅;陈春明;;中国儿童营养状况15年变化分析——5岁以下儿童贫血状况[J];卫生研究;2007年02期

7 李曼丽;于冬梅;刘爱东;贾凤梅;胡小琪;朴建华;赵丽云;;中国贫困地区2~5岁儿童的贫血患病现状及家长喂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研究;2011年02期

8 刘畅;孙静;赫欣;;婴幼儿贫血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06年06期

9 余毅震,胡虞志,王玉玲,尹玉娥;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1996年02期

10 王旗,陈萍萍,朱明君,时宝庆,韩萍,李文杰,吕全军;学龄前儿童机体铁营养状况及膳食的影响因素[J];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大慧;家长在教养方式上的信念与其教养特点之关系[J];学前教育研究;1994年04期

2 王极盛;;教养孩子的最好方式[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版);2007年05期

3 沈蕙;回族家庭的教养方式及其启示[J];教育评论;2003年06期

4 王莉;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J];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03期

5 黄莉;壮族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父亲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年02期

6 曾守锤;;流动儿童父母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干预的启示意义[J];教育导刊;2009年05期

7 林青;;婴儿的父母和祖辈的教养方式研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S4期

8 牟生调;陈泊蓉;;父母的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教养方式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年04期

9 滕秋玲;邢钰圆;杨心德;;父亲的教养方式及其对子女焦虑的影响[J];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1期

10 赵国香;荆春霞;杨光;刘思初;马慧璇;潘焕玉;张睿;张一鸣;韩波;张铮;;青少年危险行为与母亲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秋玲;杨心德;;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子女焦虑的关系[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王莉;;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王娟;但菲;;3—6岁幼儿父母性别教养方式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刘文庆;戴春林;;子女对父亲攻击型教养方式的感知与自身攻击性关系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张丽芳;唐日新;胡燕;徐德淼;;留守儿主观幸福感与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许欣;姚家新;;父母投入对教养方式、运动期望价值的调节效应[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7 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吴亮;伍新春;;亲子在教养方式上的认知差异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高彬;;母的教养方式对孩子心理成长的影响与解决方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邱海黎;要有科学的教养方式[N];中国妇女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苏军;社会经济地位影响教养方式[N];文汇报;2012年

3 徐杨;某些教养方式容易让孩子走偏[N];中国妇女报;2005年

4 杨小柳;让孩子不成为“问题儿童”[N];健康报;2004年

5 苏彦科;教养方式不当引发学生焦虑[N];光明日报;2005年

6 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博里紫荆路 刘淑英;家有“不良”儿[N];健康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刘华蓉;孩子的成长别错过更别越过[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中国幼儿教育周刊》编辑部;今日,我们怎样做父母[N];中国教育资讯报;2002年

9 张洪军;你的孩子胆小爱哭吗[N];中国医药报;2003年

10 邢少红;聆听高墙内的心灵对话[N];金华日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丽;大学生父亲教养方式的结构及其与应对方式的关系[D];河南大学;2009年

2 赵玉奇;高中生父亲教养方式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3 张璐;攻击型教养方式的结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4 周利亚;教养方式对3-6岁儿童两类行为问题影响的跨文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安丽娜;高中生母亲教养方式、宽恕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梁振杰;“独生父母”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3年

7 陈俊嬴;母亲人格对其教养方式的影响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刘文庆;儿童对父母攻击型教养方式知觉问卷的编制及应用[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江姗;80后父母的子女教养方式及控制机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龚务;留守儿童看护人教养方式问卷编制及特点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921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21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b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