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傣族、汉族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7 04:07

  本文关键词:傣族、汉族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傣族 汉族 4-6岁 分享行为 跨文化


【摘要】: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也是幼儿交往发展的一种手段。分享与幼儿的年龄、性别、观点采择、移情等个体因素以及分享情境、社会文化、教育方式等环境因素有密切联系。国内外学者对分享的研究也大多致力于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但是,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分享进行比较研究较少涉及,特别是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分享行为研究几乎为零。因此,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主要通过心理学实验的方法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儿童分享发展的异同,并从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出做解释,为培养幼儿的分享能力提供参考建议。 本研究以傣族、汉族4-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实验法开展量化研究,考察幼儿分享观念、“偶得物”和“拥有物”情境下的分享行为发展特点及异同,并进一步运用观察法、访谈法、文献法、比较法从家庭文化、学校文化、社会文化三个方面来解释造成分享差异的原因,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增强儿童分享行为的建议。 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概述了问题的提出、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有关儿童分享行为等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主要通过三个实验考察了傣族、汉族4-6岁儿童分享观念、“偶得物”情境和“拥有物”情境下的分享行为。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影响儿童分享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两个民族在社会文化、家庭文化、学校文化三方而的差异,以及文化差异对分享结果的影响。 第四部分,对上述结论进行总结梳理,结合影响分享行为的文化因素,对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提出建议。 总之,与国内外现有研究相比,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其一,运用心理学实验研究少数民族分享行为的发展,从理论上弥补我国少数民族道德教育研究的不足。其二,通过比较发现不同民族之间儿童分享行为发展的一致性规律或特殊规律,从跨文化的视角对傣族、汉族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差异做出解释,修正单一民族背景下建立起来的理论局限,完善分享行为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傣族 汉族 4-6岁 分享行为 跨文化
【学位授予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755.5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绪论9-26
  • 第一节 研究缘起9-10
  • 第二节 概念界定10-11
  • 一、分享10
  • 二、4-6岁儿童10
  • 三、跨文化比较10-11
  • 四、道德判断11
  • 五、道德行为11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1-22
  • 一、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11-19
  • 二、分享观念与分享行为的一致性19-20
  • 三、傣族的文化传统及道德教育20-22
  • 第四节 已有研究的不足22-23
  • 第五节 研究方案23-25
  • 一、研究方法23
  • 二、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23-24
  • 三、研究难点及解决办法24
  • 四、研究特色24
  • 五、研究思路24-25
  • 第六节 研究意义25-26
  • 一、理论意义25
  • 二、实践意义25-26
  • 第一章 傣、汉族4-6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研究26-40
  • 第一节 实验一:傣、汉族4-6岁儿童分享观念的道德判断26-31
  • 一、实验过程26-27
  • 二、傣族、汉族儿童分享观念的发展状况27-31
  • 第二节 实验二:“偶得物”情境下的分享行为31-35
  • 一、实验过程31
  • 二、傣、汉族儿童“偶得物”情境下的分享行为状况31-35
  • 第三节 实验三 傣、汉族4-6岁儿童分享行为状况35-40
  • 一、实验过程35-36
  • 二、傣、汉儿童“拥有物”分享行为状况36-40
  • 第二章 傣族、汉族儿童分享行为的跨文化分析40-59
  • 第一节 民族差异相关因素分析40-57
  • 一、傣、汉族社会文化因素对比40-46
  • 二、傣族、汉族家庭文化现状46-53
  • 三、学校教育状况比较53-57
  • 第二节 年龄差异相关因素分析57-59
  • 第三章 对教育的建议及启示59-65
  • 第一节 针对傣族、汉族共同的建议59-61
  • 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59
  • 二、创造温馨安全的校园环境59-60
  • 三、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60-61
  • 四、将德育渗透到各个学科中61
  • 五、注重幼儿习惯的培养61
  • 第二节 针对汉族的教育建议61-65
  • 一、加强家园合作,增强家长德育观念61-62
  • 二、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德育62
  • 三、学校教师重视情感教育62-63
  • 四、发掘有价值的文学作品63
  • 五、优化德育大环境63-65
  • 结语65-66
  • 参考文献66-69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69-70
  • 致谢70-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蕾;李幼穗;;儿童社会观点采择与分享行为关系的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年04期

2 董印红;;傣族女性家庭观念的比较研究[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3 刘明,邓赐平,桑标;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行为发展关系的初步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年02期

4 赵章留;寇_g;;儿童四种典型亲社会行为发展的特点[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5 满晶,,马欣川;幼儿互助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年03期

6 魏玉桂,李幼穗;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5期

7 廖全明;郑涌;;不同训练方法对小学生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7年06期

8 郭力平;杨恒;;年幼儿童分享行为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年Z1期

9 李朝康;杨玲;;论傣族传统道德教育[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罗阳;西双版纳傣族传统道德的维持机制[J];云南社会科学;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爱莲;4-7岁儿童在冲突情境下分享行为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9275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275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db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