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成人教育论文 >

父亲参与教养与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9 09:24

  本文关键词:父亲参与教养与3-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幼儿 父亲参与教养 同伴交往能力


【摘要】:家庭是幼儿出生后的第一个场所,是父亲、母亲和孩子共同组成的小世界。在家庭生活中,父母通过与幼儿的互动、教育等,对幼儿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家庭教育对儿童健康成长及发展的重要性已经众所周知,但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往往被认为是幼儿教育中的主导力量,母亲对孩子日常生活有更多的照顾,与孩子产生了更多的互动。但事实上,父亲在幼儿教育中和母亲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对儿童各方面的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影响。本研究选取幼儿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同伴交往能力,来探究父亲参与教养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通过大量的文献查阅、整理和分析,在问卷调查后,对两者的关系进行梳理,进一步验证研究假设。选取297名河北省秦皇岛市的3-6岁幼儿及其父亲为被试,采用问卷法,从父亲参与教养的三个维度(互动性、可及性、责任性)考察其对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1、父亲参与教养在父亲的学历、月收入上有显著差异。2、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孩同伴交往能力显著高于男孩的同伴交往能力。3、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相关,父亲参与教养方式的互动性因子和责任性因子,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社交主动性、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均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社交障碍因子无显著相关。父亲参与教养的可及性因子,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语言和非语言交往能力、亲社会行为这两个因子,有显著的正相关;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社交主动性因子无显著相关。结合研究结果,笔者对父亲参与教养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幼儿 父亲参与教养 同伴交往能力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78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一章 绪论8-12
  • 一、问题的提出8-9
  • 二、概念界定9-11
  • (一)父亲参与教养9-10
  • (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10-11
  • 三、研究的意义11
  • (一)理论意义11
  • (二)现实意义11
  • 四、研究假设11-12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2-20
  • 一、父亲参与教养相关文献12-16
  •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理论背景12-14
  • (二)父亲角色的研究历史14-15
  • (三)父亲参与教养相关研究15-16
  • 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相关文献16-19
  • (一)理论基础16-17
  • (二)幼儿同伴交往的研究历史及现状17-18
  • (三)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研究18-19
  • 三、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19-20
  • 第三章 研究方法20-23
  • 一、研究思路20
  • 二、研究对象20-22
  • 三、研究方法22-23
  • 第四章 研究工具23-24
  • 一、研究工具23
  • (一)父亲参与教养问卷23
  • (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量表23
  • 二、数据处理23-24
  • 第五章 研究结果24-28
  • 一、父亲参与教养的研究结果24-26
  • (一)幼儿父亲参与教养的总体情况24
  • (二)幼儿父亲参与教养在父亲学历上的差异24-25
  • (三)幼儿父亲参与教养在月收入上的差异25-26
  • (四) 幼儿父亲参与教养在孩子性别上的差异26
  • 二、3-6 岁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的研究结果26-27
  • (一)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总体情况26-27
  • (二)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在性别上的差异27
  • 三、父亲参与教养与同伴交往能力的相关27-28
  • (一)父亲参与教养与同伴交往能力总相关27
  • (二)父亲参与教养与同伴交往能力各因子之间的相关27-28
  • 第六章 结果讨论28-32
  • 一、父亲参与教养状况28-30
  • 二、3-6 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30
  • 三、父亲参与教养与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关系30-32
  • 第七章 教育建议32-39
  • 一、转变传统观念,,认识父亲参与教养的重要性32-33
  • 二、学习育儿知识,找到培养孩子的正确方向33-34
  • 三、重视言传身教,为孩子做好榜样的作用34-35
  • 四、抓住机会,提高与孩子的互动效率35-36
  • 五、多方面互动引导,发展孩子的社会性36-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附录42-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曹珂瑶;;4-6岁幼儿同伴交往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刘丽莎;李燕芳;吕莹;李艳玮;;父亲参与教养状况对学前儿童社会技能的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1期

3 陈斌斌;李丹;陈欣银;陈峰;;作为社会和文化情境的同伴圈子对儿童社会能力发展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年01期

4 纪红艳;刘春蕾;;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5 李丹,崔丽莹,岑国桢,周嘉,陈欣银;6~8岁儿童同伴互动及与父亲教养方式的关系[J];心理科学;2004年04期

6 瓦西里沃斯·费纳克斯,郭良菁;重新界定父亲的角色及其对教育和家庭政策的含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孟育群,宋学文;父亲淡出家庭教育与父爱的作用[J];教育科学;1998年04期

8 杨丽珠;袁茵;;幼儿需要倾向性发展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邹扬;上海市父亲参与孩子早期教育的现状及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9412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412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a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