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业自立的家庭因素:小学生个案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6 04:29
本文关键词:影响学业自立的家庭因素:小学生个案研究
【摘要】:在现有的关于自立的研究中,关注于家庭诸因素对自立尤其对学业自立形成及发展的影响的研究还很少。通过亲身实践以及与众位教师的交流,发现家庭诸因素对儿童学业自立有着显著的影响,究竟家庭中的哪些因素影响着儿童学业自立品格的发展和养成呢?有将如何进行改善呢?本文打算就这些问题展开研究。 本文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选取四名学业不能自立的小学生个案,通过对个案及其班主任、同学及家长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到他们的在校表现和家庭情况,并结合自己的实践进行分析和反思,总结出影响小学生学业自立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家庭因素。 研究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主要阐述了问题的提出及相关概念的界定。第二部分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研究历程,第三部分为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及个案的选择方法,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观察法和访谈法,运用教师提名法和同伴提名法筛选个案。第四部分是对选择出的四名个案进行重点分析,包括个案的家庭背景情况、学业行为表现以及影响小学生学业自立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家庭因素,并针对这些家庭因素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同时,也从学校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希望这些建议能有效的改善家庭中不利于小学生学业自立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通过对研究对象家长和班主任的访谈了解到,影响小学生学业自立品格形成和发展的家庭因素主要有:家长对孩子学习的监督力度、父母关系、父母教育方式、父母文化程度以及父母自身的素质等,针对上述影响因素,研究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提出建议。家庭方面的措施主要有:第一,对孩子的学习给予适当的辅导与监督。第二,为孩子建立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第三,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第四,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第五,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学校方面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第二,常与家长沟通,,协助改善家庭环境,为家长普及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 本研究通过对个案深入研究的方式对学业自立状况较差的小学生进行分析,填补了关于学业自立研究的空白,揭示了学业自立品格的家庭影响因素,有助于家庭和学校针对性的培养孩子的学业自立。
【关键词】:小学生 学业自立 家庭因素 个案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78;G626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1 前言8-10
- 1.1 问题提出8-9
- 1.1.1 实践中的反思8
- 1.1.2 理论的引导8-9
- 1.2 研究意义9
- 1.2.1 理论意义9
- 1.2.2 实践意义9
- 1.3 概念的界定9-10
- 1.3.1 自立9-10
- 1.3.2 学业自立10
- 1.4 家庭因素10
- 2 文献综述10-16
- 2.1 关于自立的研究10-13
- 2.1.1 自立的概念10-11
- 2.1.2 自立的维度11
- 2.1.3 学习自立的研究11
- 2.1.4 自立人格的研究11-13
- 2.2 关于家庭因素的研究13-15
- 2.2.1 有关家庭教养方式的研究13-15
- 2.3 其他有关家庭因素的研究15-16
- 2.3.1 国外的研究15
- 2.3.2 国内的研究15-16
- 3 研究设计16-18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16-17
- 3.1.1 文献研究法17
- 3.1.2 观察法17
- 3.1.3 访谈法17
- 3.2 个案的选择17-18
- 3.3 资料的整理18
- 4 个案分析18-28
- 4.1 个案的家庭背景情况及其学业行为表现18-23
- 4.1.1 个案 A 阳阳18-19
- 4.1.2 个案 B 皓皓19-20
- 4.1.3 个案 C 珂珂20-21
- 4.1.4 个案 D 小嘉21-23
- 4.2 导致学生学习不自立的家庭因素23-28
- 4.2.1 家长疏于监督23-24
- 4.2.2 父母关系不和谐24-25
- 4.2.3 家庭的教养方式25-26
- 4.2.4 家长的文化程度26
- 4.2.5 家长自身的素质26-28
- 5 研究反思28
- 5.1 研究方法的反思28
- 5.2 对伦理道德的反思28
- 5.3 对研究结果的反思28
- 6 启示与建议28-31
- 6.1 家庭教育对策29-31
- 6.1.1 对孩子学习给予适当的辅导与监督29
- 6.1.2 为孩子建立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29
- 6.1.3 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29-30
- 6.1.4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30
- 6.1.5 提高父母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30-31
- 6.2 学校教育对策31
- 6.2.1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关怀31
- 6.2.2 常与家长沟通,协助改善家庭环境,为家长普及心理学及教育学知识31
- 7 结论31-32
- 参考文献32-34
- 附录34-39
- 附录 1 质性研究访谈提纲34-38
- 附录 1.1 教师访谈提纲34-35
- 附录 1.2 家长访谈提纲35-36
- 附录 1.3 个案访谈提纲36-37
- 附录 1.4 个案同伴访谈提纲37-38
- 附录 2 观察记录表38-39
- 致谢3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夏凌翔;黄希庭;;青少年学生自立的初步调查[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2 夏凌翔;黄希庭;;我国的自立人格与西方的独立性人格的区别[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徐英;论非智力因素及其在教育中的作用[J];心理科学;2000年02期
4 黄希庭,李嫒;大学生自立意识的探索性研究[J];心理科学;2001年04期
5 夏凌翔;黄希庭;;当代学者对自立认识的概念分析[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6 凌辉;黄希庭;;6至12岁儿童自立行为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年04期
7 夏凌翔;黄希庭;;自立、自主、独立特征的语义分析[J];心理科学;2007年02期
8 邹晓燕;论创造性人才的独立性人格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0年05期
9 凌辉;黄希庭;;6—12岁儿童自立行为结构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钟慧;高中生自立结构问卷的初步编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9807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80734.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