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教育研究
【摘要】:国家认同是认识主体对自己生活于其中并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所持有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通过调查发现,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国家的整体认同度比较高,不仅具有较坚实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也具有较强的行为基础。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国家认同,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核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要以中华文化教育为主线,筑牢他们国家认同的思想基础;要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增强他们国家认同的真实感受;要以人文关怀为途径,推动他们国家认同的情感升华。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教育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少数民族大学生 国家认同 教育研究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四个认同’与公民意识教育研究”(13BKS112)
【分类号】:G751
【正文快照】: 国家认同主要是指个体对自己政治共同体归属的确认以及个人对自己意欲归属的政治共同体的期待,它是认识主体对自己生活于其中并作为认识客体的国家持有肯定性的认识、态度、情感及信念。国家认同还是一种基于政治合法性和意识形态的认同,需要建立一种政治和文化上的统一性,把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韩震;;论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及文化认同——一种基于历史哲学的分析与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徐柏才;;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玉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J];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Z1期
2 杨祝华;;民族高校英语教育中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渗透[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3 胡俊修;李美佳;;建国以来的辛亥革命纪念——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构建为视角[J];党史研究与教学;2011年05期
4 黄鹏旭;;试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国族认同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0年27期
5 韦斌;;生态文明视阈下的民族文化融合[J];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05期
6 邵晓霞;傅敏;;论文化身份认同类型学理论及其对民族团结教育课程的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11年01期
7 陈达云;;民族院校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思考[J];高校理论战线;2012年10期
8 刘灿婷;胡昂;;加强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年02期
9 杨素梅;;书写哥萨克:从壮士歌至今的文学与文化认同[J];俄罗斯文艺;2013年04期
10 赵国军;;论近代西北回族民族认同的特点[J];甘肃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慧;;公共图书馆文化软实力的建构之维——以广西桂林图书馆抗战文献研究为例[A];2010广西图书馆学会年会暨第28次科学讨论会论文集[C];2010年
2 张东宁;;国际视角下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与中国社会发展[A];第九届中国世界民族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3 刘新利;;试论全球化时代大众传媒与少数民族的民族认同[A];新闻学论集第27辑[C];2011年
4 徐柏才;;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施路径[A];厦门大学马克思主义论丛(第2辑)——思想政治教育新探索[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芝明;宋朝边疆地理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毕跃光;民族认同、族际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生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朱碧波;苏联族际政治整合模式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4 余晓慧;世界历史语境中的文化认同研究[D];华侨大学;2011年
5 赵海燕;学前教育民俗文化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6 郭晓川;文化认同视域下的跨文化交际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7 李卓;对“文明的冲突”的一种传播学阐释[D];复旦大学;2012年
8 朱晨静;日常生活视域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9 史春燕;中国共产党新疆民族工作:回顾与思考[D];苏州大学;2012年
10 赵铸;新时期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直;一个兵团社区的地域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葛世凯;网络传播把关的张力与限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艳喜;新疆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探析[D];新疆大学;2011年
4 王子太;我国少数民族法制政策实施效果探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立勇;仪式观视阈下的世界杯传播[D];辽宁大学;2011年
6 袁素敏;论叶广芩小说创作中的双重民族认同[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7 路朋杰;以色列阿拉伯人的民族认同[D];河南大学;2010年
8 张海英;胡玫导演历史剧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9 周阳;当代国家电影与民族国家认同[D];鲁东大学;2012年
10 焦彦晨;《南洋商报》与马来西亚华人的族群认同建构(2001-2010)[D];暨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金冲及;;中华民族是怎样形成的[J];江海学刊;2008年01期
2 吴大兵;;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内涵及意义[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鲍伯·杰索普;何子英;;重构国家、重新引导国家权力[J];求是学刊;2007年04期
4 胡联合;胡鞍钢;;民族问题影响社会稳定的机理分析[J];人文杂志;2008年02期
5 克里斯·洛伦兹;梁高燕;;比较历史学理论框架的初步思考[J];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6 徐柏才;;建立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思考[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傅华;[N];光明日报;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超;;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36期
2 刘震宇;;浅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网络行为的影响与引导[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5期
3 刘桂娥;蔡秀娟;肖华;;普通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和培养工作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2年16期
4 郅洁;杨坤;;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难就业因素分析及就业渠道的拓展[J];成功(教育);2012年07期
5 姜国峰;成团英;杨庆玲;;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认同运行机制的社会化视野解读[J];保山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张玉祥;陈s,
本文编号:9917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crjy/991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