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状态补语偏误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4 20:04
状态补语一直都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特殊、难教的语法之一,也是现代汉语中经常用到的语法之一。在意大利的实践教学中,笔者发现虽然状态补语的语法与结构并不难解释,但学生仍然无法正确使用这一语法,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偏误,而在这些偏误中,华裔青少年的偏误尤为特殊。在实际教学中,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在学习汉语时常会受到独特的语言环境、学习动机以及自我认知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偏误的原因十分复杂。本文旨在从华裔青少年的角度出发,以状态补语为研究点分析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时的偏误,进而给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海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与完善。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现代汉语状态补语的研究综述,主要从状态补语的本体研究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状态补语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分析状态补语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为调查问卷的设计、实施以及分析,对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状态补语的问卷,从“得”前、“得”字以及“得”后三个部分总结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状态补语时常发生的偏误。第三部分为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状态补语的显性偏误研究,分别从“得”前、“得”字以及“得”后三个部分探究其影响偏误的原因,偏误主要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负迁移以及学习策...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偏误分析理论
二、中介语理论
三、对比分析理论
四、显性偏误与隐性偏误的分类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偏误分析法
四、观察法
第五节 研究对象及设想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有关“状态补语”本体研究的研究综述
一、状态补语的定义、指向关系研究
二、状态补语与其他补语之间的区别研究
第二节 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状态补语”研究综述
第三节 其他相关研究
第二章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状态补语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统计
一、调查问卷的实施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显性偏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的显性偏误分类
一、显性遗漏偏误
(一)“得”前的显性遗漏偏误
(二)“得”字的显性遗漏偏误
(三)“得”后的显性遗漏偏误
二、显性错序偏误
(一)“得”前的显性错序偏误
(二)“得”后的显性错序偏误
三、显性误代偏误
第二节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显性偏误的原因分析
一、意大利语为母语的负迁移对“得”前显性的遗漏偏误的影响
二、多语环境对“得”字显性的遗漏偏误的影响
三、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前和“得”字显性偏误的影响
(一) 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前显性的遗漏偏误的影响
(二) 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字显性的误代偏误的影响
四、学习策略对“得”后显性的错序偏误的影响
第四章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隐性偏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的隐性偏误分类
一、隐性遗漏偏误
(一)“得”前的隐性遗漏偏误
(二)“得”后的隐性遗漏偏误
二、隐性回避使用偏误
第二节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隐性偏误的原因分析
一、目的语负迁移对状态补语隐性偏误的影响
(一) 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前隐性偏误的影响
(二) 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后隐性偏误的影响
二、三语环境对隐性偏误中回避使用的影响
第三节 其他间接影响因素
一、独特的学习动机
二、较差的学习态度
三、当地教学情况
第五章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学习状态补语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针对状态补语显性偏误的教学建议
一、注重汉意状态补语语法对比,减轻母语负迁移
二、完善状态补语所需的知识体系,降低目的语负迁移
三、制定与本土青少年不同的阶段目标,提高华裔青少年学习积极性
第二节 针对状态补语隐性偏误的教学建议
一、细化状态补语语境教学,减少与目的语相关的隐性偏误
二、调整学习动机,利用其独特的民族意识增加学习兴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以意大利汉语学习者为例[J]. 李宝贵,庄瑶瑶.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2]越南大学二年级学生习得汉语“得”字情态补语的偏误分析[J]. 吴氏庆芝,吴氏金环. 海外华文教育. 2019(03)
[3]现代汉语“得”字状态补语的类型及生成方式[J]. 李绍艳,彭家法. 外文研究. 2019(01)
[4]欧美学生汉语情状补语句习得研究[J]. 孙群. 海外华文教育. 2018(06)
[5]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情态补语习得研究[J]. 姚家兴.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6]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的期望、价值认识及其对学习意愿的影响——以在日华裔青少年为例[J]. 韦九报.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6)
[7]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研究[J]. 徐华炳. 浙江学刊. 2015(04)
[8]状态补语是汉语的显赫句法成分[J]. 陆丙甫,应学凤,张国华. 中国语文. 2015(03)
[9]意大利汉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朱勇,孙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04)
[10]试论汉语吴方言状态补语构式形成——语言接触与重新分析导致的语法化[J]. 龙国富. 殷都学刊. 2013(03)
硕士论文
[1]泰国学生汉语情态补语偏误研究[D]. 李妙莲.东北师范大学 2019
[2]意大利汉语教学难点研究[D]. 卫雅.东南大学 2018
[3]认知视角下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D]. 王娟.渤海大学 2016
[4]意大利孔子课堂的发展现状研究[D]. 陈晨.辽宁师范大学 2016
[5]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学调查研究[D]. 王亚慧.云南大学 2016
[6]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学[D]. 李含嫣.黑龙江大学 2016
[7]越南学习者使用现代汉语状态补语的偏误分析[D]. 杨翠明(Duong Thuy Minh).华中科技大学 2014
[8]泰北高校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研究[D]. 许淼.华中科技大学 2011
[9]高级阶段留学生“得”字情态补语句的习得考察[D]. 田爽婷.福建师范大学 2011
[10]“得”字补语句考察及留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D]. 张传立.广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8862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偏误分析理论
二、中介语理论
三、对比分析理论
四、显性偏误与隐性偏误的分类理论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偏误分析法
四、观察法
第五节 研究对象及设想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有关“状态补语”本体研究的研究综述
一、状态补语的定义、指向关系研究
二、状态补语与其他补语之间的区别研究
第二节 有关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状态补语”研究综述
第三节 其他相关研究
第二章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学习汉语状态补语调查问卷分析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第二节 调查问卷的实施与统计
一、调查问卷的实施
二、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三章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显性偏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的显性偏误分类
一、显性遗漏偏误
(一)“得”前的显性遗漏偏误
(二)“得”字的显性遗漏偏误
(三)“得”后的显性遗漏偏误
二、显性错序偏误
(一)“得”前的显性错序偏误
(二)“得”后的显性错序偏误
三、显性误代偏误
第二节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显性偏误的原因分析
一、意大利语为母语的负迁移对“得”前显性的遗漏偏误的影响
二、多语环境对“得”字显性的遗漏偏误的影响
三、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前和“得”字显性偏误的影响
(一) 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前显性的遗漏偏误的影响
(二) 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字显性的误代偏误的影响
四、学习策略对“得”后显性的错序偏误的影响
第四章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隐性偏误原因分析
第一节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的隐性偏误分类
一、隐性遗漏偏误
(一)“得”前的隐性遗漏偏误
(二)“得”后的隐性遗漏偏误
二、隐性回避使用偏误
第二节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习得状态补语隐性偏误的原因分析
一、目的语负迁移对状态补语隐性偏误的影响
(一) 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前隐性偏误的影响
(二) 目的语负迁移对“得”后隐性偏误的影响
二、三语环境对隐性偏误中回避使用的影响
第三节 其他间接影响因素
一、独特的学习动机
二、较差的学习态度
三、当地教学情况
第五章 意大利华裔青少年学习状态补语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针对状态补语显性偏误的教学建议
一、注重汉意状态补语语法对比,减轻母语负迁移
二、完善状态补语所需的知识体系,降低目的语负迁移
三、制定与本土青少年不同的阶段目标,提高华裔青少年学习积极性
第二节 针对状态补语隐性偏误的教学建议
一、细化状态补语语境教学,减少与目的语相关的隐性偏误
二、调整学习动机,利用其独特的民族意识增加学习兴趣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海外汉语学习者低龄化现状、成因及应对策略——以意大利汉语学习者为例[J]. 李宝贵,庄瑶瑶.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2]越南大学二年级学生习得汉语“得”字情态补语的偏误分析[J]. 吴氏庆芝,吴氏金环. 海外华文教育. 2019(03)
[3]现代汉语“得”字状态补语的类型及生成方式[J]. 李绍艳,彭家法. 外文研究. 2019(01)
[4]欧美学生汉语情状补语句习得研究[J]. 孙群. 海外华文教育. 2018(06)
[5]维吾尔族学生汉语情态补语习得研究[J]. 姚家兴.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18(04)
[6]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的期望、价值认识及其对学习意愿的影响——以在日华裔青少年为例[J]. 韦九报. 海外华文教育. 2017(06)
[7]温州海外移民世家研究[J]. 徐华炳. 浙江学刊. 2015(04)
[8]状态补语是汉语的显赫句法成分[J]. 陆丙甫,应学凤,张国华. 中国语文. 2015(03)
[9]意大利汉语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 朱勇,孙岩.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14(04)
[10]试论汉语吴方言状态补语构式形成——语言接触与重新分析导致的语法化[J]. 龙国富. 殷都学刊. 2013(03)
硕士论文
[1]泰国学生汉语情态补语偏误研究[D]. 李妙莲.东北师范大学 2019
[2]意大利汉语教学难点研究[D]. 卫雅.东南大学 2018
[3]认知视角下状态补语的语义指向研究[D]. 王娟.渤海大学 2016
[4]意大利孔子课堂的发展现状研究[D]. 陈晨.辽宁师范大学 2016
[5]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学调查研究[D]. 王亚慧.云南大学 2016
[6]对外汉语情态补语教学[D]. 李含嫣.黑龙江大学 2016
[7]越南学习者使用现代汉语状态补语的偏误分析[D]. 杨翠明(Duong Thuy Minh).华中科技大学 2014
[8]泰北高校华裔学生汉语学习现状研究[D]. 许淼.华中科技大学 2011
[9]高级阶段留学生“得”字情态补语句的习得考察[D]. 田爽婷.福建师范大学 2011
[10]“得”字补语句考察及留学生“得”字补语句偏误分析[D]. 张传立.广西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0188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301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