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面向对外汉语专业的“多/少”对称与不对称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1 06:18
  现代汉语中的反义词教学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部分,而反义词的不对称分布则给留学生学习汉语词汇带来了种种困扰。“多/少”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一对反义词,也是母语非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时较早接触并需要掌握的一对反义词。“多/少”既可以作为语素,也可以作为词。“多/少”在使用时存在着词法层面的不对称现象,体现在其词性和词义上。从词性角度看,“多”和“少”皆可充当形容词、动词、副词、名词,但在充当代词和数词方面,“少”产生了对称缺项。从词义角度看,“多/少”存在词形对称和词形不对称两种情况,前者又分为词形对称、意义对称和词形对称、意义不对称两种,后者也可分为有“多”无“少”和有“少”无“多”两类。在固定用语中,有“多”构成的成语或熟语在数量上远甚于有“少”构成的成语或熟语。此外,“多”在构词能力上强于“少”,主要体现在前位构词的优势上;在使用频率上高于“少”,约为“少”的三倍;在构词顺序上,只有“多少”、“多多少少”的用法,而无“少”在“多”之前的情况。“多”与“少”在句法层面具有不对称性,这主要表现在各自所属的句法结构中。用“多”不用“少”的句法结构有“多+物量词+名词”、“多+名词(词素)”的...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选题缘起及意义
    二、研究成果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四、“多/少”性质的界定
第一章 “多/少”在词法层面的对称与不对称
    第一节 “多/少”在词形当中的对称与不对称
        一、词形对称
        二、词形不对称
    第二节 “多/少”在固定用语中的对称与不对称
        一、“多/少”在成语中的对称与不对称
        二、“多/少”在其他熟语中的对称与不对称
    第三节 “多/少”在其他方面的不对称
        一、构词能力
        二、使用频率
        三、构词顺序
第二章 “多/少”在句法层面的对称与不对称
    第一节 用“多”不用“少”的句法结构
        一、偏正结构
        二、述补结构
        三、其他结构
    第二节 用“少”不用“多”的句法结构
        一、“少”作为语素的结构
        二、“少”作为词的结构
第三章 “多/少”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的成因
    第一节 “多/少”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的内部原因
        一、词性因素
        二、意义因素
        三、结构因素
    第二节 “多/少”对称与不对称现象的外部原因
        一、认知因素
        二、心理因素
        三、礼貌因素
第四章 “多/少”习得状况分析与教学建议
    第一节 “多/少”习得状况分析
        一、调查对象与问卷设计
        二、问卷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第二节 “多/少”的教学建议
        一、对《大纲》及教材编写的建议
        二、对练习设计的建议
        三、对教师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40163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40163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