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对外汉语教材《语言自迩集》语体研究
本文关键词:早期对外汉语教材《语言自迩集》语体研究
【摘要】:现有对外汉语教材的语体研究与实践均有所不足。1867年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语言自迩集》从汉语的特征与学习者特点出发,首开分语体教材之先河。课本在语体处理方面体现了寻求典型语料、设置多样语境、口语训练落实到各个环节以及体现语篇趣味性四大特色,这启示了当代材编写需要在语料选择、语体顺序、语境设置以及词汇注释等方面采取相关的语体处理方法。
【作者单位】: 厦门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语体 《语言自迩集》 对外汉语教材
【基金】:福建省社科规划青年博士项目(编号:2014C023)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FJJKCGZ14-029)
【分类号】:H195.4
【正文快照】: 一、对外汉语教学的语体研究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目标,Hymes认为交际能力包括合语法性、可接受性、得体性和可操作性[1],这要求交际者能根据具体语境中使用适当的语体形式。然而对外汉语教材的语体研究仍存在不足:从数量上看,在北京语言大学的文献数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曾毅平;;语体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J];修辞学习;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卞晓琼;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语体分布情况的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莹;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中高级听力教学模式初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韩莹;中高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中书面语体情况考察与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莉;林钰婷;;语境视阈下的高级汉语语篇教学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杨子菁;郑泽芝;;对外汉语中高级综合性教材中动词注释问题探讨[J];国际汉语学报;2012年01期
3 闫国超;唐韵;;《海上花列传》中“阿”的用法[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4期
4 迪丽努尔·吾甫尔;古丽齐曼·赛买提;;谈网络语言中的谐音修辞[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5 吕必松;;说“字”[J];汉字文化;2009年01期
6 蒋和舟;匡文化;;语篇回指中人称代词的性别照应——英汉对比及其在翻译中的运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曾毅平;;对外汉语中级阅读教材的语体分布[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2年02期
8 赵丹;;浅析对外汉语教材中语体原则[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9 崔永华;;小学沉浸式汉语教材词汇大纲研制思路[J];国际汉语教学研究;2014年02期
10 王美华;;谈对外汉语中具有同形短语的双音词教学[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谢白羽;面向对外汉语教学的比较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王晶;现代汉语实词句法功能的不对称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翟颖华;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现代汉语核心词研究[D];武汉大学;2012年
4 许彩云;汉语指令性语体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4年
5 许艳华;面向汉语二语教学的常用复合词语义透明度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冰咏;高中语文语体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卞晓琼;中高级对外汉语教材语体分布情况的考察[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3 杨里娟;对外汉语教学模式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4 薛坤;对外汉语口语教材语境设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倩倩;基于语料库的高级精读教材书面语词汇的考察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任晓;基于书面语的对外汉语阅读理解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7 朴敬玉;汉韩语序对比与汉语阅读教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吉田泰谦;汉语肯定句与否定句不对称现象的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0年
9 郭利霞;汉语专名洋化现象考察[D];北京语言文化大学;2001年
10 曹砚辉;现代汉语条件句的逻辑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燕华;中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听力跳跃障碍的实现条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5期
2 陈颖;试论利用语境进行听力教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3 马燕华;初级汉语水平日本留学生的汉语听力障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06期
4 罗平立;华裔学生的听力教学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5 钱如玉;对外汉语听力理解中的语义分析[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6 陶红印;试论语体分类的语法学意义[J];当代语言学;1999年03期
7 杨晓莉;日本留学生初级班汉语听力教学[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曾毅平;;语言材料语体分化论析[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9 胡范铸;基于“言语行为分析”的法律语言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10 吕文华,鲁健骥;外国人学汉语的语用失误[J];汉语学习;1993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莹;基于语体的对外汉语中高级听力教学模式初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赵华;新加坡行业汉语培训中教师角色转换之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3 韩莹;中高级对外汉语综合课教材中书面语体情况考察与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原新梅;杨媛媛;;近30年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字母词语[J];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02期
2 吕必松;;关于制订对外汉语教材规划的几个问题[J];世界汉语教学;1988年01期
3 罗春英;张燕军;;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对象国适应性问题研究——基于美国大学权威性汉语教材编写特点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4年02期
4 王剑虹;;对外汉语教材评析与对比研究——以《实用商务汉语》和《大众汉语》为例[J];考试周刊;2011年71期
5 衣玉敏;;论对外汉语教材中趣味性的实现途径[J];大家;2011年22期
6 卢笛;;国别化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的建议——以蒙古国留学生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为例[J];语文学刊;2012年08期
7 ;李泉著《对外汉语教材通论》出版[J];对外汉语研究;2012年00期
8 延慧;;对对外汉语教材针对性的思考[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3年06期
9 杨翼;培养成段表达能力的对外汉语教材的结构设计[J];汉语学习;2000年04期
10 徐昌火!210097;试论基础表述的组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材编写[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志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的构想[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蔡志忠;;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谈对外汉语教材建设的构想[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杨艳;;入门级对外汉语教材词汇的计量研究——基于四套教材与大纲的比较[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尚小萌;;中级对外汉语教材话题选择的研究[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马思鸣;;中英跨文化寒暄研究[A];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论坛论文集[C];2013年
6 余克强;;谈对外汉语教材异形词的处理[A];福建省“对外汉语教材建设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李焱;孟繁杰;;初级阶段对外汉语教材汉字输入量及字目选择[A];首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赵越;;对外汉语教材520高频用字部件浅析[A];第二届全国教育教材语言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郭曙纶;;语料库技术在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中的应用实践——以《新汉语高级教程》为例[A];第五届全国语言文字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天舒;;框架语义学视角下的对外汉语教材语言点释义研究——以高级综合教材《博雅汉语·飞翔篇》、《发展汉语·高级》为例[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商报记者 王东;对外汉语教材 重大出版项目年内“频发”[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2 见习记者 王莹;对外汉语教材“墙外香”[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3 记者 孙海悦 章红雨;人教社研讨对外汉语教材“走出去”[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章红雨;对外汉语教材离世界有多远?[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7年
5 田睿;人教社第二届对外汉语教材研讨会召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本报实习记者 孙芳华;对外汉语教材出版亟待品牌化[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6年
7 记者 海霞 曹永兴;首套中医类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8 李纬娜;对外汉语教材应尽快适应时代需求[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2年
9 赵思宇;图书未出先售版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10 ;海外华人谈对外汉语教材教学[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家楹;两岸对外汉语教材文化内容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2 林恩玉;对“了”在两套对外汉语教材中编排情况的考察与分析[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何睿弘;对外汉语教材适切性评价[D];暨南大学;2011年
4 丁宁;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D];吉林大学;2008年
5 陈琴;从话题兴趣角度调查对外汉语教材与学习者匹配情况[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王彬;对外汉语教材人物角色设计问题探析[D];复旦大学;2010年
7 李蕊娟;试论初级对外汉语教材的编写[D];吉林大学;2012年
8 岑莹莹;对外汉语教材中文化项目的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12年
9 王珂瑛;现行对外汉语教材生词表的汉英翻译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王红斐;少儿对外汉语教材编写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25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25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