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对外汉语论文 >

从外语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对外汉语教学

发布时间:2017-08-12 16:20

  本文关键词:从外语教育心理学角度浅谈对外汉语教学


  更多相关文章: 外语教育 心理学 第二语言习得 对外汉语教学


【摘要】:本文通过将对外汉语教学与普通国内语言教学的对比,总结出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并从外语教育心理学角度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方法与对策,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第二语言习得效果。
【作者单位】: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外语教育 心理学 第二语言习得 对外汉语教学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交流的日益加深,不同国家、民族的不断交融,人们对语言的学习越发重视,从90世纪末到21世纪初这段时间,国家对汉语文化的全世界推广日益重视,但是由于对外汉语专业的特殊性及复杂性,对对外汉语教学要求较大的个体差异。一.对外汉语教学的特殊性相对于国内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晶晶;;试论对外汉语教师自身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晓辉;;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特点浅析[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2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亚;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融入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2 冯海燕;中学阶段留学生汉语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年

3 张继伟;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文化教学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年

4 朱慧勤;试论对外汉语的文化因素教学[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5 邹津津;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文化调适的个案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6 戴凯丽;对外汉语教师海外工作中面临的文化差异及文化适应[D];云南大学;2012年

7 古丽给娜·塔什买买提;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新疆大学;2012年

8 高珊;对外汉语文化类教材跨文化意识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周龙凤;高级阶段对外汉语教学中传统民俗文化的渗入[D];辽宁大学;2012年

10 呼建勇;文化认知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崔淑慧;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博士、硕士研究生专业介绍[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3期

2 李玲;;论年龄和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J];河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3 长荣;;国外外语教学1990年文章篇目索引[J];国外外语教学;1991年01期

4 甘瑾;;浅析新形势下的英语教育发展[J];消费导刊;2010年07期

5 徐浩;何向明;;从教学法评价的角度再看写长法[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S3期

6 詹德华;着眼于外语教育的语言学研究[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7 丁辉;包天仁社长采访著名外语教育专家马俊明先生实录[J];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4年01期

8 李丽君;;主体性视野下的外语教育模式[J];大家;2011年08期

9 ;提高外语教育水平,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奋斗——记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J];外语教学与研究;1978年02期

10 徐翁宇;哈外院的外语教育思想——缅怀老校长王季愚和赵洵[J];外语学刊;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常纪堂;刘福香;;从临床和心理学角度看解剖学教学[A];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C];2002年

2 郭平建;;对学生进行外语素质教育的好教材——《外语教育往事谈》读后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3 李X 业;;关于办好民办培训性外国语教育机构的认识和实践[A];职业教育研究与实践[C];2008年

4 邓光辉;刘伟志;;中-英双语词汇翻译任务的实验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孙艳;;浅议第一语言习得和第二语言习得[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6年

6 国辉;;认知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分析[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7 陈岩;孙寰;;普遍英语热中的冷思考——我国俄语教育的现状及对策[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8 赵鹤兰;;浅析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与文化超越[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9 支永碧;;现代几种主要的语言观及其对外语教育的启示-对比研究[A];第四届全国认知语言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10 施家炜;;国内汉语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二十年[A];对外汉语教学的全方位探索——对外汉语研究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熙涵;中国外语教育发展丛书出版[N];文汇报;2008年

2 记者 金鑫;李岚清为改革开放30年外语教育丛书作序[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3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刘利民;科学规划外语教育 切实服务国家战略[N];光明日报;2009年

4 记者 姜小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建社三十年[N];解放日报;2009年

5 卢春华;我国外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N];四平日报;2009年

6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 谢韬;中国特色的外语教育[N];经济观察报;2011年

7 卧松/编译;英国外语教育将从小学开始[N];中国教师报;2002年

8 实习生 王晓飞;外语教育,从知识孤岛迈向资源的海洋[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佟晓梅;全球化下的外语教育政策[N];光明日报;2010年

10 本报实习记者 冯倩 编译;外语教育在英国陷入危机[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佑林;外语教育网络化的理论思考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刘国辉;中国的外语教育:基于语言能力回报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赵鲁平;解读上海外语教育:历史与文化语境的嬗变[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戴忠信;外语言语交际能力形成过程:个体体验理论视角[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韦理;中国学习者英语冠词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丰国欣;第二语言认知协同论[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恩华;“V到+NP、V在+NP”的句法语义汉韩对比研究及其理论应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8 薛常明;英语母语者对汉语非宾格动词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5年

9 黄怀飞;汉语母语者第二语言习得成绩的年龄效应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钱耘云;外语学习自主的原则—参数模型建构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桂凤;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D];吉林大学;2004年

2 温冬梅;输出的注意功能促进语言形式习得的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3 刘金玲;词汇短语在口语语篇中的使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4 邹星;“i+1”理论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分级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周英梅;元认知对第二语言习得作用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英俊;留学生习得汉语紧缩句式的调查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7 李舒洁;交互式课堂中教师话语人际功能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小彩;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词汇水平及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付珊娜;年龄因素如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及其对二语教学的启示[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8年

10 国辉;认知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功能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625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6625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88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