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
本文关键词:汉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
【摘要】:对外汉语教师在课堂话语中使用了一定数量的话语标记,其中语篇功能话语标记从数量和种类上都多于人际功能话语标记。教师话语中的话语标记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而增加,同一功能话语标记的数量也逐渐增多。教师话语中缺乏某些类别的话语标记,同时又存在个别话语标记过度使用的现象,需要引起教师的重视。教师对话语标记的认识不足和无意识使用造成了上述现象的产生。
【作者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文化传播学院;
【关键词】: 教师话语 话语标记 使用情况 原因
【基金】: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教育国际化背景下来沪留学生的教育需求分析与对策研究”(B12011) 浙江理工大学校级项目“留学生口语中话语标记使用情况研究”(14122104-Y)
【分类号】:H195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其主要功能是表达说话人对话语流中话语单位之间的关系或者言谈事件中受话人角色的态度、视角和情感”[1]。它是说话人为了引导或制约听话人对话语的理解而有意使用的语言手段,不构成话语的概念意义,“而是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孙利萍;方清明;;汉语话语标记的类型及功能研究综观[J];汉语学习;2011年06期
2 肖亮荣;语用标记语及其对语用含混的揭示作用[J];汕头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3 肖武云;曹群英;;话语标记语语用功能的认知分析[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9年S1期
4 周军平;;教师话语与第二语言习得[J];外语教学;2006年03期
5 吴福祥;近年来语法化研究的进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年01期
6 张会平;刘永兵;;基于语料库的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标记语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年05期
7 孙雁雁;谈留学生中级阶段口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8 刘晓雨!100871;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综述[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02期
9 姜有顺;;对外汉语教师话语标记语赘言——以西南某大学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201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玲玲;张明;;语法化动因的再认识[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2 孟晓慧;;“非常”谈[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3 徐明星;;国内语法化研究评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1期
4 蒋菲;;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口语教学思路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5期
5 张楠;;对外汉语口语课的课堂设计浅谈[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7期
6 时昌桂;;介词“替”的用法及虚化历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刘国燕;;语助词“看”及其组合浅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8 肖英杰;肖建壮;;中外教师英语课堂话语对比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2期
9 王宏敏;;韩国对外汉语中级口语课教材及教学研究综述[J];才智;2010年24期
10 胡洋;;减少不确定性与含糊交际理论在交际中的运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邓兆红;;英汉指示代词“的”与“that”的语法化对比[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伟;周卫红;;试论语法化理论在对比语言学中的应用——以英汉语篇中替代类型之对比研究为例[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曾天;;试评《中级汉语口语》课文的话题选择[A];第五届北京地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闯仙;现代汉语插入语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方清明;现代汉语名名复合形式的认知语义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枫;英语评论附加语的评价意义及其动因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4 姚小鹏;汉语副词连接功能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陈全静;汉语并列式双音时间副词的词汇化及相关问题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胡晓慧;动词后“上”与“下”、“来”与“去”的语义演变及其不对称性[D];浙江大学;2010年
7 张龙;现代汉语习用语法构式句法分析及演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庆冰;《祖堂集》完成体动词辨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一飞;语篇中的连接手段[D];复旦大学;2011年
10 王天佑;汉语取舍范畴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洁;现代汉语回声拷贝式“A就A”结构分析[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张丽萍;“不要太”结构的语法化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王谷全;“看”与“look”的语法化对比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5 李冰;非专业英语课堂中教师语码转换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黄e,
本文编号:7156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duiwaihanyulunwen/715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