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7 09:41

  本文关键词: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法科大学生 社会责任型领导力 教育


【摘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设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要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要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导向。”作为法治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政法类院校加强对法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的必然选择,是促进高等法学教育改革创新的内在要求,也是满足法科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的现实需求。但近些年来,法治人才培养更侧重于法律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只注重专业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职业道德的培育。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相对于国内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面临的困境,越来越多的世界一流高校已经将领导力教育作为提升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载体和实现途径,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领导力教育的有效育人模式对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在这些教育模式中,领导力发展的社会变革模型(The Social Change Model of Leadership Development)是当前美国高校大学生领导力教育中最具影响力、应用最广泛的理论模型,它认为领导力与社会责任感紧密相关,并据此提出了“社会责任型领导力”(Socially Responsible Leadership)的概念,将其定义为一种基于价值观,通过与他人合作,以推动社会积极变革为目标的过程。“社会责任型领导力”包含以积极变革为核心的八项价值观,个体价值观层面包括自我觉醒、言行一致、承担责任;团体价值观层面包括合作共事、公共目标、文明争辩;社会价值观层面指的是公民义务。“社会责任型领导力”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工具来观察和研究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本研究主要采用了定量研究的方法,以法科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责任型领导力量表(the Socially Responsible Leadership Scale-Revised Version Two)作为评估工具开展相关研究。着力于评估当前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发展现状,探索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发展的影响因素,解决全面认识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发展水平的实然问题。着力于以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发展现状为依据探索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解决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应然问题。研究结果显示,我国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从个体因素、课程学习和社会参与3个维度的差异性研究来看,法科大学生在课程学习维度中的出勤情况因素,社会参与维度中的兼职工作因素,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在个体因素维度中的关注时事因素,课程学习维度中的成绩排名因素,社会参与维度中的公益志愿因素,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政治面貌因素、学生干部因素、实务课程因素、骨干培训因素、社会调研因素、实习工作因素等都对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发展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研究据此提出了鼓励时事研讨活动,促进学生做到言行一致;开展丰富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共事;倡导法律援助服务,激发学生承担公民义务等相关教育对策和建议。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介绍了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提出了研究问题。第一章梳理了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理论基础。第二章阐述了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现实依据。第三章分析了实证调研的结果,总结了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第四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对策和建议。结语部分陈述了研究不足及展望。
【关键词】:法科大学生 社会责任型领导力 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绪论10-22
  • 一、研究背景10-11
  • 二、研究目标11-13
  • 三、研究意义13-14
  • 四、文献综述14-20
  • 五、研究方法20-21
  • 六、创新之处21-22
  • 第一章 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理论基础22-30
  • 一、相关概念辨析22-25
  • (一)法科大学生与法治工作队伍22-23
  • (二)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责任型领导力23-24
  • (三)社会责任感教育与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24-25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相关理论25-26
  •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25
  • (二)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学说25-26
  • 三、领导力相关理论26-30
  • (一)变革型领导理论26-27
  • (二)领导力发展的社会变革模型27-30
  • 第二章 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现实依据30-37
  • 一、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必要性30-32
  • (一)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问题30
  • (二)全面依法治国对法科大学生责任感提出更高要求30-31
  • (三)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31-32
  • 二、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可能性32-34
  • (一)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符合法治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32-33
  • (二)领导力教育是新形势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新载体33
  • (三)社会责任型领导力对责任感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33-34
  • 三、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重要性34-37
  • (一)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有利于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34-35
  • (二)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有利于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35
  • (三)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有利于法科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35-37
  • 第三章 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现状的实证调研37-62
  • 一、实证研究设计37-49
  • (一)研究假设和问卷变量设计37-40
  • (二)样本信息和信度效度分析40-48
  • (三)相关性因素正态分布检验48-49
  • 二、影响因素差异性假设检验49-57
  • (一)个体因素维度差异性分析49-52
  • (二)课程学习维度差异性分析52-54
  • (三)社会参与维度差异性分析54-57
  • 三、调研结果总体描述性分析57-62
  • (一)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总体水平57-58
  • (二)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特点分析58-60
  • (三)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的影响因素60-62
  • 第四章 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的对策建议62-71
  • 一、培育法科大学生个体价值观62-65
  • (一)开展各项骨干培训,帮助学生实现自我觉醒62-63
  • (二)鼓励时事研讨活动,启发学生做到言行一致63-64
  • (三)推荐各项实习工作,教会学生更好承担责任64-65
  • 二、塑造法科大学生团体价值观65-67
  • (一)促进学生组织发展,引导学生树立公共目标65
  • (二)举办丰富校园活动,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共事65-66
  • (三)提供学干岗位机会,,锻炼学生养成文明争辩66-67
  • 三、提升法科大学生社会价值观67-71
  • (一)引用诊所教学方法,带领学生了解社会实际67-68
  • (二)拓展社会调研机会,引领学生投入积极变革68-69
  • (三)倡导法律援助服务,激发学生承担公民义务69-71
  • 研究不足与展望71-72
  • 参考文献72-78
  • 附录78-8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81-82
  • 后记82-8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振乾;孙启林;;一所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的大学——记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J];外国教育研究;1991年04期

2 王崇敏;关键 能力 建议——关于培养高素质法科大学生的思考[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3 姜海顺;;韩国法学教育的转折——论法科专门大学院的设立方案[J];东疆学刊;2009年01期

4 冯振强;;“教与学”研究与提高高等法科课堂实效性探讨[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4期

5 盘淼;杜社会;;法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26期

6 刘武俊;;追寻一所法科大学的精神[J];中国司法;2012年05期

7 何勤华;;全面提升法科大学的社会职能[J];法制资讯;2012年11期

8 黄彤;;浅析市场化视野下的职业化法科教育[J];大学教育;2013年02期

9 詹明鹏;;论法科学生社会实践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年03期

10 铃木贤;;日本法科大学院成功了吗?[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东;消失的法科教育摇篮[N];检察日报;2014年

2 鸣琦邋段兵 夏婧;西北政法大学全国首推法科研究生实训制[N];陕西日报;2008年

3 张太原;文理之争:民国时的一次教育大讨论[N];学习时报;2006年

4 徐日丹;日本法科大学院:走在改革的路上[N];检察日报;2007年

5 焦红艳;法科教育已经从职业教育转变为通才教育[N];法制日报;2008年

6 记者 林晓雪 通讯员 岳红革;西安形成法科研究生实训制度[N];陕西日报;2010年

7 丁相顺;日本的法科大学院构想:由专业教育向职业教育转变[N];检察日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杜晓;中国法科毕业生就业之路为何越走越窄[N];法制日报;2009年

9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 赵树坤;法科毕业生真的就业难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媒体从业人员 申欣旺;法科生就业率低折射法学教育体制问题[N];检察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川;法科大学生社会责任型领导力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2 杨瑞;通向学术之路:蔡元培与北大法科的学术化进程(1916-1927)[D];四川大学;2006年

3 王丽珍;民国时期法学教育的历史与反思[D];烟台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48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048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0ea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