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日本广告教育模式和广告创意探究——以电通为例

发布时间:2017-10-18 17:39

  本文关键词:日本广告教育模式和广告创意探究——以电通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日本广告 电通 广告教育 广告创意


【摘要】:日本的广告教育模式迥然不同于欧美和中国,日本高校没有专门的广告专业,但是日本仍然无愧于世界广告强国,其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和探讨。笔者通过在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的研修,对于日本的广告教育模式和广告创意都有了更深的了解,本文主要就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关键词】日本广告 电通 广告教育 广告创意
【分类号】:G206
【正文快照】: 电通(Dentsu)成立于1901年,是当今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也是排名世界前十的广告公司之一。笔者有幸于2016年1月至3月间,在日本电通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研修,与笔者一道参加此次研修访学的还有来自中国其他高校的几位老师。回顾在日本研修的3个月,感觉既忙碌又充实,感受颇深,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丽娃;;浅析广告语言中的文化意蕴[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2 贾雪丽;;论广告文化中的道德问题[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淑娟;李文诠;;广告创意的灵魂是先进文化[A];用文化提升企业竞争力——陕西省首届企业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殿元;;广告文化批判研究范式刍议[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5 张文锋;;立场与方法:反思中国当代广告文化批判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五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殿元;;广告文化消费至上观的价值批判[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7 李薇;;广告中的青年形象——以2005年饮料类电视广告为例[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8 宋玉书;;尊崇与戏谑:国家领导人“代言”广告分析[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9-2010年度][C];2013年

9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大力推进反误导打虚假广告市场专项整治工作深入开展[A];维护广告市场秩序之我见征文活动获奖论文选编[C];2002年

10 张锁通;;论广告语言与社会文化[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俊;悦耳的广告[N];河北经济日报;2003年

2 王玉;情愿花钱看广告[N];四川日报;2001年

3 王伟芳;广告·媒体·“物神”的诡计[N];文艺报;2005年

4 王艳群;广告的道德危机[N];中华新闻报;2004年

5 董阳;虚假广告的存在原因及治理对策[N];中国工商报;2007年

6 中国传媒大学 远程继续教育学院 胡一岚;广告传播和流行文化的关系[N];安徽经济报;2007年

7 程明邋周亚齐;广告文化的自觉:从冲突走向和谐[N];中华新闻报;2008年

8 郑纯方;又喜又烦是广告[N];中国文化报;2005年

9 龙岗;广告也须重导向[N];中国工商报;2011年

10 贾开丽;传智互动为网络广告做嫁衣[N];市场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卢山冰;中国广告产业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2 吴辉;中国纸媒广告中的文化符号和文化价值观(1979~2008)[D];复旦大学;2009年

3 彭小华;贬低还是讨好?[D];四川大学;2005年

4 于林洋;广告荐证的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5 杜积西;1978-2008:广告审美意识的流变[D];西南大学;2012年

6 许敏玉;商业视域下广告审美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刘佳;多模态视角下的广告语言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8 刘潆檑;中国当代广告中的原型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梓;心态文化视角下的中美广告语言特色比较[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2 刘婷;虚假广告:显微镜下的病相报告[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3 陈哲;论广告符号化时代下中国儿童的广告素养教育[D];吉林大学;2009年

4 杨海霞;性感广告的伦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莎莎;仪式理论视角下的广告文化探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6 田占芬;从减肥广告看瘦身时尚的异化[D];河北大学;2007年

7 张蕊;广告信息符号建构的双重传译[D];湖北工业大学;2009年

8 刘琦;大众传播语境中的广告语写作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年

9 韩同珍;广告社会责任中的两种失责现象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10 孙守安;广告文化的哲学解读——当代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广告形象[D];清华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562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0562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e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