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和网络爬虫的高校信息服务平台分析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基于微信和网络爬虫的高校信息服务平台分析与设计
更多相关文章: 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 网络爬虫 服务 学生管理
【摘要】:由于大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人们从海量信息中查找自己所需资源变得捉襟见肘。特别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校园门户网站、网络中心、教务处和就业指导中心每天都在发布各种碎片化、分散化的信息,但是网站管理者各不相同,共享机制匮乏,学生想得到不同方面的信息就得去不同网站,相当费时费力。因此,将微信和网络爬虫结合起来搭建高校信息服务平台,将学生所需服务从各大网站筛选抓取整合进行一站式数字化移动校园建设势在必行。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重庆师范大学在校学生为对象,搭建校园信息服务平台—“掌上重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1了解学生需求,根据微信公众平台的特点,对各种需求进行分类汇总和细化,结合当代大学生隐形需求,对平台进行个性化扩充,实现了校园品牌建设、学习帮手、生活服务和校园娱乐四个功能模块。(2)由于本校学生对校园新闻、招聘信息、活动讲座、资格考试、成绩查询等信息的即时性需求很高,为此笔者将微信公众平台与网络爬虫技术相融合,将分散在各处的高校信息服务相关资源自动抓取、采集、过滤并镜像存储,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最新资讯,创建出一个可以将多个校园数字资源进行整合的一站式平台。(3)文章最后通过调查问卷2和微信后台数据分析得出学生对此信息服务平台的应用情况,根据反馈信息对相应功能模块作出调整,从而实现了对市场的监控和完善。数据表明该信息服务平台得到全校师生的广泛应用和一致好评,有利用对外展示重师风采,对内服务全校师生。
【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 高校 网络爬虫 服务 学生管理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57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英文摘要6-11
- 1 绪论11-17
- 1.1 研究背景11-12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1.2.1 研究目的12
- 1.2.2 研究意义12-13
- 1.3 研究现状13-14
- 1.3.1 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研究现状13
- 1.3.2 高校信息服务平台研究现状13-14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14-15
- 1.4.1 研究内容14
- 1.4.2 研究方法14-15
- 1.5 本文组织结构15-17
- 2 系统分析和相关技术概述17-23
- 2.1 需求分析17-20
- 2.1.1 功能需求17-20
- 2.1.2 平台的运行环境要求20
- 2.2 可行性分析20-21
- 2.2.1 技术上的可行性20-21
- 2.2.2 经济上的可行性21
- 2.2.3 操作上的可行性21
- 2.3 相关技术概述21-22
- 2.3.1 微信公众平台21-22
- 2.3.2 网络爬虫22
- 2.3.3 基于微信公众平台和网络爬虫的数据整合22
- 2.4 本章小结22-23
- 3 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服务中的系统功能设计23-41
- 3.1 微信公众平台的分类23-24
- 3.2 微信公众平台的搭建与开发24-29
- 3.2.1 微信公众平台搭建24-25
- 3.2.2 微信公众平台开发25-29
- 3.3 微信公众平台总体框架29-40
- 3.3.1 基础应用设置30-31
- 3.3.2 微网站功能模块设计31-32
- 3.3.3 自定义菜单模块设计32-40
- 3.4 本章小结40-41
- 4 基于网络爬虫的高校信息抓取设计与实现41-53
- 4.1 网络爬虫的分类41-42
- 4.1.1 通用网络爬虫41
- 4.1.2 主题网络爬虫41-42
- 4.2 网页搜索策略42-43
- 4.2.1 深度优先搜索策略42
- 4.2.2 广度优先搜索策略42-43
- 4.2.3 最佳优先搜索策略43
- 4.3 网络爬虫实例43
- 4.3.1 Nutch43
- 4.3.2 Heritrix43
- 4.4 Heritrix信息抓取模块实现43-52
- 4.4.1 工作原理43-44
- 4.4.2 Heritrix系统环境搭建44-45
- 4.4.3 设置运行参数45-49
- 4.4.4 启动抓取任务49-50
- 4.4.5 Heritrix的镜像存储50-52
- 4.4.6 停止抓取任务52
- 4.5 本章小结52-53
- 5 基于微信和网络爬虫的高校服务平台的应用与数据分析53-61
- 5.1 基于微信和网络爬虫的高校服务平台的应用53-56
- 5.2 对高校信息服务平台应用的问卷结果分析56
- 5.3 微信公众平台的后台数据分析56-60
- 5.3.1 用户分析57-58
- 5.3.2 图文分析58-59
- 5.3.3 菜单分析59-60
- 5.4 本章小结60-61
- 6 总结和展望61-63
- 6.1 总结61
- 6.2 展望61-63
- 参考文献63-66
- 附录 A 调查问卷 166-67
- 附录 B 调查问卷 267-69
- 附录 C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69-70
- 致谢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向彩;万齐飞;;基于网络爬虫的优惠商品搜索平台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2 郑志高;刘庆圣;陈立彬;;基于主题网络爬虫的网络学习资源收集平台的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1期
3 李耀华;杨海燕;;论网络爬虫搜索策略[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02期
4 刘骄阳;;基于网络爬虫的四川大学资讯整合网站的研究与设计[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年07期
5 王艳红;周军;;基于Hadoop的网络爬虫技术研究[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8期
6 高伟锋;;基于Heritrix的主题网络爬虫设计与实现[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7 赵靖;潘志舟;梅芳婷;程振;钱吕见;;多中文搜索引擎的联合网络爬虫及LUCENCE实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8 李向阳;李铮;;基于Struts和Hibernate框架的比价网设计与实现[J];龙岩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9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夏诏杰;郭力;李晓霞;;化学主题网络爬虫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计算(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李楠;谷利泽;钮心忻;;用于XSS扫描的网络爬虫的设计与实现[A];2010年全国通信安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3 张军;于浩;内野宽治;;UGC中产品评论信息的挖掘[A];内容计算的研究与应用前沿——第九届全国计算语言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4 徐剑;柯贵明;;网络爬虫技术在搜索引擎中的应用[A];全国第21届计算机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CACIS·2010)暨全国第2届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俊文;基于Heritrix框架的专业镇信息网络爬虫系统[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2 马汉超;基于主题网络爬虫的汽车行业多元信息web系统设计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3 李威;基于交通流量图的交通信息提取技术研究[D];长安大学;2015年
4 朱嵘良;分布式并行环境下的网络爬虫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5 周思华;股票系统之热门话题发现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6 丁杰;基于网络爬虫的虚假网页主动智能检测[D];华北电力大学;2015年
7 唐华栋;网页防抓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8 白剑飞;基于层次主题模型的网络新闻汇聚[D];浙江大学;2015年
9 袁野;企业内网搜索引擎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滕以芳;基于本体的多媒体素材网络爬虫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163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116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