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活动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而科技的发展又依赖于全民科学素养的提升,因此,提升国民素养的科普工作对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科普传播可以提高个人的科学文化素养,使之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对于社会而言,科普传播可以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于国家而言,科普传播能够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科学普及的广度与深度得力于志愿者的发展,志愿者服务是一项非常崇高的社会事业,它不仅是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产物,也是人口素质不断提升的重要表现。在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志愿者服务已成为社会公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它不仅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一种体现,也是提升人口素养、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就当下而言,志愿者服务的进程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相依存的,也是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从这个层面而言,研究志愿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发扬传统文化,提升公民素质,还是服务现代化建设,增强综合国力,都与志愿者有某种内在的关联性。本文立足于武汉各大高校的大学生群体,对他们参与科普志愿者活动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首先,在精深阅读前人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廓清当下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基本情况。其次,结合相关理论,对影响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活动的相关因素做出假设,做出正相关和负相关的推测。最后,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得出相关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归纳和分析,最终找出问题,提出对策。通过调查和研究,我们发现,当下大学生科普志愿活动面临着四重困境:第一,志愿者参与的渠道太窄;第二,大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第三,科技馆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着困难;第四,科技馆和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保障问题。对此,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第一,丰富科普志愿者的招募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募活动;第二,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采取特殊的管理策略;第三,加大馆校合作力度和创新激励机制。通过上述策略,真正促进大学生科普志愿者事业蓬勃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这些策略固然是给了科技馆一些招募大学生志愿者的策略,但同时也留有一些问题,因为全部数据采集都是来源于武汉高校,有其地域特殊性,因此,相关措施不一定能在全国推广。
【关键词】:大学生 科普志愿者 影响因素 对策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5.5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3
- 绪论13-23
- 一. 研究背景13-14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4-15
- 三. 研究现状15-20
- (一) 理论研究方面15-17
- (二) 实践研究方面17-19
- (三) 研究现状述评19-20
- 四. 研究方法及思路20-23
- (一) 研究方法20-22
- (二) 研究思路22-23
- 第一章 科普志愿者概述23-32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23-28
- 一. 志愿者23-25
- 二. 科普志愿者25-26
- 三.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26-28
- 第二节 国外志愿者活动的现状28-29
- 第三节 我国大学生科普志愿者活动的现状29-32
- 第二章 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者影响因素分析32-46
- 第一节 大学生参与科普志愿者影响因素研究的理论基础32-38
- 一.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大学生科普志愿活动32-35
- 二. 行为动机理论与大学生科普志愿活动35-36
- 三. 合理行动理论与大学生科普志愿活动36-38
- 第二节 研究假设与结论38-46
- 一. 研究假设38-43
- 二. 研究假设总结43-46
- 第三章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46-58
- 第一节 调查问卷46-49
- 一. 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46-47
- 二. 研究工具47-48
- 三. 研究方法48-49
- 第二节 深度访谈49-52
- 一. 研究设计49
- 二. 访谈结果49-52
- 第三节 研究结果的实证分析52-58
- 一. 正相关因素分析52-55
- 二. 负相关因素分析55-58
- 第四章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发展的问题及对策58-67
- 第一节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发展面临的问题58-60
- 一. 志愿者招募的渠道太窄58-59
- 二. 大学生自身条件的限制59
- 三. 科技馆开展科普志愿服务活动面临的困难59-60
- 四. 科技馆和科普志愿服务活动本身的保障问题60
- 第二节 大学生科普志愿者发展的对策60-67
- 一. 丰富科普志愿者的招募渠道60-61
- 二. 针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采取特殊的管理策略61-64
- 三. 加大馆校合作力度和创新激励机制64-67
-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2
- 附录72-76
- 致谢7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教育部印发《关于深入推进学生志愿服务活动的意见》[J];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Z2期
2 任琪;;点燃大学生志愿服务之火——浅析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机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11期
3 王天会;;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的理论与实践[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2期
4 俞念胜;;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24期
5 龙妮娜;石丽琴;唐春燕;王贞;;广西大学生助残志愿服务活动现状及问题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2期
6 刘颖春;;“公益积分”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2期
7 黄亨奎;张宝臣;李揆殷;;中韩小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4年06期
8 高新生;路岐;;世博“不老松”[J];老同志之友;2010年22期
9 刘玲;;如何评价志愿服务活动的有效性[J];北京教育(普教);2012年02期
10 朱晓霞;;资阳启动老干部志愿服务活动[J];晚霞;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吴浩;;大爱无形:青年网络志愿服务活动探讨[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2 王建华;;志愿服务立法的几个问题──评《志愿服务法(草案初稿)》[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孙桂真;;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我国志愿服务立法[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堂;西藏拉萨开展迎奥运志愿服务活动[N];西部时报;2007年
2 记者 刘勇 通讯员 周碧海;京铁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全面启动[N];人民铁道;2009年
3 李军 本报记者 张苹;深入开展志愿服务活动[N];绵阳日报;2009年
4 赵秉瑜 王发博;全市旅游行业将开展志愿服务活动[N];延安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丽霞;志愿服务活动发展进一步深入[N];中国社会报;2009年
6 记者 于海 王靖tD 实习生 安迪 关彤 张舒;全民志愿服务活动启动[N];沈阳日报;2009年
7 记者 殷元元 见习记者 卢中火 实习生 鲁小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活动”安徽省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N];黄山日报;2009年
8 闫冲冲;全市志愿服务活动协调小组召开会议[N];黄山日报;2010年
9 记者 朱秀敏;漳州启动重阳敬老志愿服务活动[N];闽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林蕾;市直机关启动志愿服务活动[N];福州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蔓蔓;当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2 张福进;大学生志愿服务供给行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林玲伊;论非营利组织志愿者激励机制[D];宁波大学;2015年
4 刘晓莹;志愿服务视角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D];华侨大学;2015年
5 祁枫雪;中日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比较[D];曲阜师范大学;2015年
6 陈瑞洋;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影响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温州大学;2015年
7 特木勒;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志愿服务机构现状的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8 郑迪;天津市大学生志愿服务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9 时昕伟;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调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10 朱莉;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1194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119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