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分析实验的教学思考与设计
本文关键词:荧光分析实验的教学思考与设计
【摘要】:为帮助同学加深理解荧光分析的理论知识和仪器测量部件的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思考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对维生素B2荧光分析实验教学内容和过程进行了重新设计。通过对拉曼线、瑞利线的识别,巩固荧光分析的基本理论;改变测量中光谱通带,光电倍增管高压等参数,深化对仪器组成部件的认知;通过测定荧光量子产率,加深荧光产生机制的理解;通过巧妙的问答环节结合具体的实验数据和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提高荧光分析实验的教学质量,获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关键词】: 荧光分析 维生素B 拉曼散射 荧光量子产率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405064)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资助(PPZY201513110)
【分类号】:G642.423;O657.3-4
【正文快照】: 0引言荧光分析实验涉及内容广泛。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包括正确绘制荧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而且还要求能正确识别一些干扰谱线如拉曼线和瑞利线等,此外还要学会设置多种实验操作参数,在实验原理方面不仅涉及物质对光的吸收,而且还涉及激发态的各种去活化过程[1-6]。学生在进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兰,何文浪;采用熔片法进行荧光分析[J];水泥技术;2004年02期
2 孙继红,钱丹青;荧光分析技术新进展[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张红芳;;提高荧光分析结果准确性的体会[J];四川水泥;2008年06期
4 樊俊珍;;X荧光分析在指导水泥生产时应注意的问题[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8年07期
5 李丹;徐应军;;X荧光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方法[J];甘肃冶金;2009年01期
6 张新明;;简介荧光分析技术在医药学方面的应用[J];齐鲁药事;1985年04期
7 ;黄汉国教授与稀土元素荧光分析[J];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1991年03期
8 杨发景;李张胜;;X荧光分析技术在磷矿分析中的应用[J];云南化工;1992年02期
9 李昌厚;;荧光分析技术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J];光谱仪器与分析;1997年01期
10 张素斌,张铁莉,李红缨;荧光分析在药物分析中的研究进展[J];肇庆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兰;何文浪;;采用熔片法进行荧光分析[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李海军;;荧光分析在水泥工业的应用[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红芳;;提高荧光分析结果准确性的体会[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赵桂玲;王图强;;加入法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A];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3年
5 程琳;潘秋丽;丁训良;;微束X射线荧光分析在文化艺术品的的科技研究中应用[A];中国化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应用化学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6 秦峰;;熔融片制样法在水泥行业荧光分析中的应用[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杨强;赖万昌;葛良全;;便携式管激发X荧光分析系统[A];第七届全国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全国第五届核反应堆用核仪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8 周永新;;荧光分析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A];中国地质科学院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文集(40)[C];1989年
9 熊运贵;;现代荧光分析技术有效提升水泥质量管理水平[A];第二届水泥X射线应用技术(培训)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李红日;王广甫;梁琨;杨茹;韩德俊;;掠入射质子荧光分析技术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昌青;花菁染料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4年
2 孙向英;荧光传感受体分子的设计、组装与分子识别[D];厦门大学;2003年
3 叶晓东;若干大分子问题的荧光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4 金海龙;基于荧光机理的海藻识别方法与实验研究[D];燕山大学;2006年
5 向宇;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研究及新型聚集荧光增强分子的发现[D];清华大学;2009年
6 吴允平;X荧光现场测量的有关技术研究[D];成都理工学院;2000年
7 吴冯波;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1年
8 张晓琳;基于氟硼吡咯的多发色团FRET体系的构建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9 秦品珠;新型荧光染料的合成及其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10 张艳;三维数据分析及其在色谱和荧光分析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佳惠;低温亲核取代合成三枝BODIPY荧光结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年
2 秦蒙;巯基化合物的荧光分析新方法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5年
3 赵志营;基于荧光机理的水中含油光纤式检测技术的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4 张惠敏;荧光分析实验方法的建立及在生物产品分析中的应用[D];大连工业大学;2008年
5 何伟龙;X荧光分析系统中信号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6 张敏;一种新型黄曲霉毒素B_1荧光增强剂的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7 李洋;复合荧光纳米材料的合成、性质研究和应用[D];吉林大学;2013年
8 武冠辉;基于纳米粒子的荧光传感新体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9 王英超;基于ARM Cortex-M3处理器的水中油荧光光纤检测技术研究[D];燕山大学;2011年
10 吴玉芹;花菁染料在荧光分析中的应用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303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130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