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化协同组织边界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高校信息化协同组织边界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
【摘要】:高校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大作用,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从组织边界管理理论视角,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边界,构建协同创新的组织方式,确定高校信息化协同组织边界的影响因素是很有必要的。协同学思想揭示了组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协同进化的原理和过程,对实现信息化组织整体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目前将组织边界理论运用到高校信息化协同的研究较少,教育信息化的协同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有必要从高校和企业,高校和政府外部协同进行分析,政府从政策上引导,高校从顶层设计方面应用实际情况方面达到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目标需求,企业从技术和产品上给予相关的支持,明确各自的分工与边界,构建协同创新的组织方式。确定影响协同效果的序参量,构建高校信息化协同组织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第一章和第二章在理论研究和文献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高校信息化协同组织边界的研究现状、核心概念和理论基础,提出研究问题,确定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三章分析了影响高校信息化外部协同的组织边界因素为高校和企业、高校和政府。影响高校信息化协同组织内部的边界因素为战略因素、利益因素、组织因素、工作业务流程因素、领导因素、团队因素。确定高校信息化协同组织边界具有稳定性、渗透性、成长性的特征。第四章分析高校信息化协同的机理,确定高校信息化协同的序参量,从而构建高校信息化协同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第五章分析高校信息化协同的实现机制,分析了校企合作协同机制以及高校信息化组织内部协同机制,对高校信息化协同案例进行分析。第六章总结本研究的结论以及存在的不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东兴;宓奰;郭清顺;;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年15期
2 严平平;任祖平;;高校信息化管理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09年32期
3 温海龙;;我国高校信息化服务体系研究述评[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陈贺婉;;浅谈高校信息化队伍的培育和管理[J];科技风;2013年14期
5 ;第九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J];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07期
6 ;高校信息化进入推广普及阶段[J];中国教育网络;2009年06期
7 ;信息化应用要突出用户感受[J];中国教育网络;2010年06期
8 ;为高校信息化铺路[J];中国计算机用户;2002年42期
9 李涛,罗新星;高校信息化水平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10 胡坤;科研协作 领先高校信息化[J];电子商务世界;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河堂;吴慧韫;王玉平;;高校信息化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2 白雪松;杜晋博;王罡;;高校信息化环境下OAuth授权体系的研究与实践[A];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第三届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讨会在京召开[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2 北京正略钧策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吉敏;高校信息化外包尚需时日[N];通信产业报;2009年
3 陈俊良 全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学会咨询委员 会副主任;高校信息化“云中求变”[N];计算机世界;2013年
4 阳洁;民办高校信息化路在何方?[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5 张钹;国内外高校信息化的 现状与发展趋势[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
6 逐梦;高校信息化 任重道远[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郭平;高校信息化走向信息集成[N];计算机世界;2011年
8 本报见习记者 陈曦;民办高校信息化:浪潮与阻力[N];人民政协报;2010年
9 哈尔滨理工大学信息中心 孙名松 李胜利 裴树军 杨晓玲;高校信息化制胜策略[N];网络世界;2003年
10 曾东君;“链接”孤岛[N];中国电脑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伟来;基于目标贡献度的高校信息化规划测评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2 武家硕;北京市某高校信息化部门的用户满意度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刘礼想;协同学视野下高校信息化绩效成熟度模型应用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4 贾艳梅;高校信息化协同组织边界的影响因素及特征分析[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5 李媛媛;美国高校信息化战略规划及其启示[D];西华师范大学;2016年
6 胡艳秋;基于制度和资源视角的高校信息化应用影响因素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7 李安裕;江西省高校信息化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8 刘志刚;借鉴与反思[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9 王婷婷;我国高校信息化机制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10 夏季;高校信息化风险管理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54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154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