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3 17:04

  本文关键词: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路径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新媒体 大学生 养成教育 路径


【摘要】:近年来,以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带来了传播媒介的新变革,推动着人类迈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已经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新媒体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网络传输向使用者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以交互性和即时性、自主参与性、全球化共享性、受众的分殊化等传播特点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对于“衔着鼠标出生的”的大学生而言更是影响深远。一方面新媒体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资源,扩展了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新媒体带来的信息良莠不齐,使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传统的道德秩序出现失衡,大学生各种道德失范现象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新媒体背景下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其道德水平的高低关系着整个社会道德的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由于道德主体的不成熟、高校道德养成教育不到位以及新媒体环境因素,出现了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不一,道德主体的缺席,虚拟空间道德教育与现实道德教育脱离,道德标准的多元等问题。因此,树立正确的道德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成为当务之急。本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多学科综合研究法等方法,以新媒体为切入口,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进行了概念界定、理论探索和对策研究。首先,概括了新媒体的概念、传播特点,论述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并分析了新媒体与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关系。其次,对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现状及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从主体、高校、新媒体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针对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存在的不足,就其原因的三个方面提出相应对策,明确指出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的自身建设,完善高校道德养成教育体系建设,推进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新媒体平台建设等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向荣,杨欣虎;深化大学生道德建设的理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2年10期

2 施民宪;全员实践:大学生道德建设成功的关键[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陈尚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道德建设的影响及应对[J];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02年03期

4 姜海燕;学习《纲要》 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武艳萍;网络对大学生道德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6 袁锡宏;网络时代大学生道德行为特点及应对策略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7 赵榴明;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J];经济师;2004年06期

8 周长喜;夏兆敢;;大学生道德建设目标体系的重构[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宋明;大学生道德动力建构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05年02期

10 任运康;邓素碧;;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孙利;;大学生道德需求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对策[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2 刘莉;毛兰平;聂衍刚;;大学生道德自我概念对利他行为倾向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张燕;王磊;;当代大学生道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剖析[A];2012管理创新、智能科技与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4 陈玉君;;大学生道德焦虑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云强;邹聪;郭本禹;;大学生道德人格特点的人生叙事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吴玮;岑国桢;;大学生道德提升感状况及其与亲社会行为关系[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奚明秋;体育运动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影响[N];吉林日报;2014年

2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岳麓区基地 中南大学基地 执笔人 徐建军 刘建华 姜国俊 赵杰;区校共建当代大学生道德高地[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焦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N];中国教育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王婷 通讯员 王小民 张东;人是要有点精神的[N];浙江日报;2011年

5 吴启迪(作者为同济大学校长);教育是国家腾飞的发动机[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莉;当代中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郑晓艳;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武敬杰;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李耀臻;论大学生道德选择教育[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素碧;论新时期大学生道德建设[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2 王强;大学生道德接受的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孙艳丽;大学生道德学习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4 霍晟;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研究[D];云南农业大学;2013年

5 闫蒙蒙;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教育的生活化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邓海龙;当代大学生道德治理体系构建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7 邱梦茜;当代大学生道德接受的障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张琳净;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9 毛春英;大学生道德认知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10 贺维;大学生道德激励问题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181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181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29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