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课程有限元软件的优化与应用
本文关键词:土力学课程有限元软件的优化与应用
【摘要】:为了弥补当前土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在前期开发的土力学教学有限元仿真软件基础上,新增了三个计算模块,使得该软件涵盖了平板载荷试验、三轴试验、恒定渗流、简单边坡稳定性和挡墙土压力分析等土力学课程中所有重要问题的分析。另外,在每个仿真模块中添加了关于该模块的土力学原理、有限元基本理论和实现方法,以及模型计算参数的含义与经验取值范围的介绍,提高了软件的易用性。优化后的软件涵盖内容全面,具有更好的容错性和易用性,能够服务于土力学课程的本科教学,达到以"虚"补"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目的。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
【基金】:2013年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土木工程专业卓越计划专项” 中国矿业大学教学改革项目(2014SY02)
【分类号】:G642.0;TU43-4
【正文快照】: 土力学是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地质工程、工程力学等本科专业的必修课程,其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显著特点[1]。然而,一方面由于实验室条件和教学资源的制约,当下的高校教学无法开展土力学课程教学中诸如现场浅层平板载荷实验和三轴剪切实验等重要土力学实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继东;刘坤;牛新平;;《土力学》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5期
2 赵春彦;朱景婷;郑国勇;;课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的探讨——以土力学课程为例论高等教育课程教学[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3 黎春林;吕乃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土力学学科发展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0年26期
4 庄宇;;“土力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0期
5 吴礼舟;;“土力学”教学的实践创新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6期
6 李幻;张玉敏;王安明;郝小红;;土力学“一二三四”归纳法简述[J];高等建筑教育;2011年02期
7 丁军霞;熊保林;汤劲松;;土力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J];科技信息;2011年35期
8 单珂;;新形势下独立学院土力学的教学探讨[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9 王子龙;刘东;李天霄;;关于土力学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24期
10 李顺群;刘中宪;李珊珊;刘寒鹏;;土力学教学中几组关系的辨析[J];高等建筑教育;2012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旭;张钦喜;许成顺;;对土力学课程助课实践的思考[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2 熊孝波;贾燕翔;李久明;;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土力学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第三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3 卢肇钧;;关于土力学发展与展望的综合述评[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八届年会论文集[C];1998年
4 郭见扬;汪稔;;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海洋土力学[A];全国第三次工程地质大会论文选集(上卷)[C];1988年
5 卢肇钧;;土的破坏机理和土力学问题[A];全国首届工程地质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79年
6 钱家欢;王盛源;郭志平;;流变理论在土力学方面的应用[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四届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选集[C];1983年
7 孟庆文;叶启民;;触探土力学概论[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3年
8 赵成刚;李涛;;面对21世纪的土力学与岩土工程教育[A];第二届全国岩土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9 介玉新;许延春;李广信;温庆博;;深部粘土的性质与深土力学[A];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九届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3年
10 邵龙潭;;土力学的几个基本问题[A];第十一届全国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志刚;土力学网络CAI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244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24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