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本文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调查与思考——以安徽省高校为例
【摘要】: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识普遍较高,但参与行为相对有限;参与途径较为多样,参与态度比较理智,但参与效果有待提升。因此,还需要政府、高校以及大学生共同努力、形成联动,既需要强化思想引领、行为引导,不断畅通参与渠道,还需要大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实现理性参与。
【作者单位】: 阜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AHSKQ2014D134) 阜阳市社科规划项目(FSK2015027)
【分类号】:G641
【正文快照】: 政治参与属于政治学中的概念,“一般是指社会成员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国家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它是现代政治关系的本质体现之一”[1]。网络技术的迅速兴起与发展,为公民政治参与搭建了更为快捷的平台,开辟了全新的空间,改变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同新;网络政治参与的民主价值透视[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刘晓乾;;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3 李金花;;试析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及其对策[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11期
4 林慧娟;;公民有序网络政治参与的探讨[J];黑河学刊;2009年09期
5 郑萍;金春义;;网络政治参与对公共政策制定影响作用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6 王结义;;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政府角色定位[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杨静如;;试析网络政治参与对改变政治生态的影响[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9期
8 姚秋艳;;网络政治参与:涵义、特征和功能[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王青松;;理解网络政治参与: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10 宋海龙;;浅论网络政治参与[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黄小茹;;网络政治参与与政府善治之道[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任平平;;试论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及其应对策略的探讨[A];第四届珞珈国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湖北省团校青少年研究中心课题组;杜凌飞;;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观察和思考[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4 周昕;关耀富;;推动网络政治参与 促进政治文化发展[A];“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高领导文化发展能力理论研讨会”暨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论文集[C];2012年
5 吴芸;;试论网络政治参与——“华南虎事件”的个案分析[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6 黄春莹;;网络政治参与中的公民政治道德建设[A];第八届(2013)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3年
7 房正宏;;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分析与探讨[A];网络时代的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六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赵春丽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络政治参与:协商民主的新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白全贵 整理;推动网络政治参与有序健康发展[N];河南日报;2009年
3 赫曦滢;浅谈互联网时代的公民政治参与[N];吉林日报;2010年
4 党文琦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缩小三道“数字鸿沟” 推动网络政治有序参与[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记者 潘真;上海人对政治关注度高参与度不够[N];联合时报;2009年
6 袁峰 上海市政治学会常务理事,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政协在促进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作用[N];联合时报;2011年
7 张磊;网络政治视角下的社会心理嬗变[N];吉林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黄桥法;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2 宋超;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3 李春;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兴起:条件、形态与前景[D];复旦大学;2005年
4 金毅;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王韧;公众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享;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朱坤;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及治理策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3 尹航;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及双重效应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4 刘海;中国网络政治参与及其有序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5 聂虹;当代中国网络政治参与的新发展[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红艳;论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双重性及其负效应的消减[D];西北大学;2009年
7 韩平;网络政治参与和政府回应[D];复旦大学;2010年
8 王维刚;新时期中国网民的网络政治参与结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吕旭涛;我国青年网络政治参与及管理问题探索[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10 李楠;民主视角下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2531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253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