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
本文关键词: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扬州大学》 2006年
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
郭丽
【摘要】: 韩国是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也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韩国同时也是世界上经济增长最令人瞩目的国家之一,被公认为现代化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的典型代表。 韩国政府一直坚持推行高等教育系统紧密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政府作为需求方刺激高等教育系统生产出人力资本和科学技术,高等教育系统则作为人力资源的供应方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合格员工在韩国从农业化社会向工业化社会转变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了实现全面提升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综合竞争力的战略目标,韩国政府将21世纪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从教育的普及转变为适应以福利化、信息化、开放化和全球化为特点的知识社会的发展,培养知识型、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使高等教育在21世纪继续为国民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动力。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虽然韩国高等教育的学校数量和受益人口都实现了量的激增,规模的急剧扩大却也为韩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带来了诸多“后大众化问题”。为了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建立起新的适应21世纪发展趋向的高等教育体系,韩国政府发起了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希望通过革新促使高等教育向学术自主化、功能多样化和专门化、目标国际化和终身化发展,最终达到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从而为全面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战略目标服务的目的。 对于韩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其成功之处,国内外学者已经进行了很多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值得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参考和学习的经验,研究中普遍采纳的是“以韩国为范”的视角。本文的研究角度更偏向于“以韩国为鉴”,将研究的视点落在韩国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时代”,重点探究韩国高等教育系统经历了跨越式规模扩张以后的状况,归纳其结构特征,分析其面临的问题,并通过论述韩国政府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的战略措施和这些措施收到的成效,提出韩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遭遇的“后大众化问题”对我国当前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借鉴意义,并指出韩国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战略”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潜在影响。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9.312.6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H.费多洛夫 ,力一;七十年代英国的高等学校[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10期
2 林春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之我见[J];辽宁教育研究;1988年04期
3 袁相碗;试论构建高等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J];江苏高教;1997年01期
4 ;美国密苏里州高等教育发展2020年远景规划[J];世界教育信息;1999年02期
5 汤贞敏;以强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支撑科技强省建设[J];广东科技;2005年01期
6 宋炜;中德高等教育初探[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王根顺;李红英;;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8 孙希波;邢爱国;;国外高等教育发展战略及对中国的启示[J];学术交流;2006年05期
9 张沉香;;近年来法国高等教育的民主化景象[J];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04期
10 杨昌国;;韩国新村运动考察报告[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苏;杨文俊;;韩国电子化政府采购发展状况及对我国的启示[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平;郭伟;;韩国旅华市场的发展前景[A];区域旅游开发与旅游业发展[C];1996年
3 胡智伟;;东北沦陷时期的高等教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2)——日本侵华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郭锐;谭红梅;;韩国电子政府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方耀楣;王兵团;;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若干悖论问题[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6 李水山;;卢武铉的公共教育方针与韩国公众的反映[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7 刘莹莹;潘娟;杨焱;;对大众化高等教育中三个主体的定位思考[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8 曹光乔;王彬;张宗毅;;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水稻机械化发展及借鉴意义[A];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9 李瑞晴;;旅韩中国人分布及职业构成[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崔志鹰;;韩美举行自由贸易协定谈判的背景及前景[A];“美国经济中长期趋势及其对中美经贸关系的影响”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邱丽娜;[N];黑龙江经济报;2009年
2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庞中英;[N];东方早报;2010年
3 新疆大学校长 安尼瓦尔·阿木提;[N];光明日报;2007年
4 汪炳青;[N];科技日报;2008年
5 本报特派记者 常河;[N];江淮时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N];南方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陈璐;[N];中国文化报;2010年
8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马戎;[N];南方周末;2010年
9 本报记者 罗率 李亚;[N];第一财经日报;2004年
10 金相烈 记者 王雪梅;[N];黑龙江日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戴世双;韩国政府统一政策史研究[D];延边大学;2003年
2 陈德静;基于科技创新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金明玉;韩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轨迹及其绩效研究[D];辽宁大学;2008年
4 朴哲;“乙巳五条约”研究[D];延边大学;2008年
5 全信子;中国朝鲜族女性涉外婚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李春花;韩国主导产业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7 刘冰;中国高等学校学生权利救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邵雷;大企业与经济增长[D];吉林大学;2007年
9 魏小琳;我国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价值和路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刘岚;国立大学的角色与职能分析[D];苏州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D];扬州大学;2006年
2 张玲;韩国影视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D];吉林大学;2007年
3 苏威;韩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成海燕;韩国环境外交解析[D];青岛大学;2007年
5 朴钟权;中韩政府绩效管理的现状、特点与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6 高敏;韩国的教师教育及中韩教师教育比较研究[D];扬州大学;2007年
7 董广驰;中韩职业教育比较与启示[D];山东大学;2007年
8 赵朋;政府在韩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D];青岛大学;2005年
9 李梅花;韩国提高人口素质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韩雪梅;中韩新农村建设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韩国现代高等教育分析与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33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3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