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变革与反思

发布时间:2018-01-06 23:12

  本文关键词:学术资本主义背景下大学教师学术身份的变革与反思 出处:《江苏高教》2017年07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资本主义 大学教师 学术身份


【摘要】:西方大学和我国大学都正在经受"学术资本主义"浪潮的考验,由此,有必要吸取西方大学的经验,探析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如何变革与坚守。"身份"建构于"个体—情境"互动中,大学组织、学科部落和教师个体的学术生活等三者是大学教师"学术身份"建构最为重要的意义来源。受"学术资本主义"浪潮的影响,当下大学组织情境存在程度不同的"市场化生存"问题,学科部落情境存在学科地位分化和知识生产方式变化问题,教师个体学术生活存在契约化变革和自由空间被挤压问题。随着大学"情境"的变革,大学教师"教育者""研究者"和"社会服务者"学术身份将面临重新建构,还将可能生成一种新的"创业者"学术身份。很有必要从传承历史的传统精髓、借鉴成功的变革经验和回应现实的迫切需求三个维度来反思大学教师的"学术身份"建构。
[Abstract]:Western universities and Chinese universities are undergoing the test of "academic capitalism", so it is necessary to draw on the experience of western universities. How to change and stick to the academic ident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The identity is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dividual and situ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organization. The tribalism and the academic life of the individual teacher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ource of meaning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academic ident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which is influenced by the tide of "academic capitalism". At present, there exists the problem of "market-oriented existence" in different degree of university organizational situation, and the problem of disciplinary status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change of knowledge production mode in the subject tribal situ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individual academic life of teachers, such as the contractual change and the squeezing of the free space, along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ituation" in the university. The academic identity of "educator" and "researcher" and "social service provider" of university teachers will be faced with re-construction, and a new academic identity of "entrepreneur" may be created. It is necessary to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essence of history. To reflect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cademic identity of university teacher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successful reform experience and the urgent need to respond to reality.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基于高校自主权与司法审查权关系视角的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5BFX021)
【分类号】:G645.1
【正文快照】: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术资本主义”浪潮不断冲击着西方大学,引发西方大学不同程度的变革。在全球知识经济的影响下,我国大学也正经受着“学术资本主义”浪潮的考验。“学术资本主义”浪潮究竟将会对我国大学教师“学术身份”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关于“身份”形成的研究主要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黄亚婷;;全球化与大学教师学术身份重构:情境变革与分析框架[J];外国教育研究;2015年03期

2 殷朝晖;雷丽;;学术资本主义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研究[J];教育科学;2013年04期

3 张银霞;;新管理主义背景下西方学术职业群体的困境[J];高等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4 亨利.埃茨科威兹;王平聚;李平;;创业型大学与创新的三螺旋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9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武;;从智育走向心育:现代大学师生交往空间立体化构筑模式探微——基于高校思政课师生交往的思考[J];江苏高教;2017年07期

2 汤玉华;王仕民;;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多维性风险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17年06期

3 杨佩;;从交往合理化看民族共识的生成机制[J];广西民族研究;2017年03期

4 范迎波;;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转变[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5 王涛;赵心荷;;庭审直播中的法官说理方法——技术变革语境下“民审交流”的视角[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6 杨慧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场域的构架[J];教学与管理;2017年12期

7 王诗文;余承周;;电视新闻“众包”的传播机理——基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分析[J];青年记者;2017年11期

8 夏沁;;寻求共识:知识产权法与民法典模式、内容的“交涉”——以知识产权法入典为研究视角[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1期

9 林晶;;新形势下加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化发展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02期

10 李梦倩;;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视阈下的领导与文秘互动重构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朝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交往范式转型探析[J];教育评论;2015年12期

2 王学俭;张哲;;制度教化与高校德育关系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3 谢丽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小班化”教学方法探析[J];高教探索;2013年05期

4 王学俭;张哲;;“后现代阅读”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5 陈秀玲;董泽芳;;高校教学交往和谐发展的困境与反思[J];江苏高教;2010年05期

6 张洪春;胡凯;;论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观[J];河北学刊;2009年02期

7 戴锐;;思想政治教育生态论[J];理论与改革;2007年02期

8 欧阳友权;;数字媒介与中国文学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01期

9 邱必震;王继武;;浅谈网络虚拟群体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10 邱柏生;要重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态环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元琴,梁保国;大学教师创新素质的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2 赵忠俭;大学教师创新素质的初步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0年S1期

3 ;天津大学教师全部竞聘上岗[J];新长征;2000年09期

4 陈嘉;浅谈大学教师素质[J];云南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5 吕凤英;素质教育中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03期

6 邹筑煜;大学教师在网络时代的新角色[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7 李翔;大学与大学教师[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8 张传萍;;论大学教师之间的交往对个人科研的价值[J];中国电子教育;2002年01期

9 ;从大学教师到大款“二奶”[J];计划与市场探索;2002年08期

10 王培英;尊重行为心理演变规律 激励大学教师努力工作[J];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媛;;我国大学教师角色地位的历史演变[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2 卢乃桂;;追求卓越、制度建设与大学教师的工作生活(英文)[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对策与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3 孟繁玲;袁孟红;李登新;;东华大学教师分类管理实践[A];第三届教学管理与课程建设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马立红;曲艺;刘明耀;;国外大学教师发展机构的特点与启示[A];教育科学的探索——北京联合大学教育科研论文集[C];2013年

5 李虹;;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的性别和年龄差异[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兆吉;;大学教师的威信及师生关系[A];全国第六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7年

7 贺卫方;;关于停招硕士生事答批评者[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刑事法律的理论与实践[C];2005年

8 陈伟;;从牧师到教师:英国大学教师的专业化变革——以十九世纪的牛津大学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9 杜屏;李琳琳;;大学教师的工作满意度分析——基于3所“985”高校的调查[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张治中;;掌握信息技术是21世纪大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晏扬;大学教师的待遇真的“太差了”?[N];深圳商报;2010年

2 湖北 刘凯玲;大幅提高工资并非佳境 建立大学教师退出制度尤重[N];中国商报;2010年

3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评论研究所所长、教授 刘尧;作为学者的大学教师[N];中国教育报;2012年

4 ;中国学生太多,,美大学教师培训“叫对名”[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5 中国人民大学 刘东风;影响大学教师教育发展的瓶颈及对策[N];中国教育报;2007年

6 安徽财经大学教授 李永山;知识经济呼唤高素质大学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武汉大学党委书记 顾海良邋田豆豆;不应片面追求大学教师“博士化”[N];人民日报;2007年

8 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 王海威邋刘元芳;高等教育强国建设与大学教师发展[N];光明日报;2008年

9 赵培源邋记者 张守帅;大学教师企业职工互换角色[N];四川日报;2008年

10 华南理工大学 张振刚;大学教师的三个境界[N];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美国大学教师发展研究:历史的视角[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冲;大学教师知识效能评价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陈金凤;当代大学教师学术人格探论[D];西南大学;2010年

4 唐忠阳;基于公平偏好评估的研究型大学教师激励契约设计[D];中南大学;2010年

5 王全林;“知识分子”视角下的大学教师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缪榕楠;大学教师任用制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宛;美国大学教师知识分子向度的历史考察(二战后~1990年代)[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方明军;大学教师隐性激励论[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9 曾晓娟;大学教师工作压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吴振利;美国大学教师教学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栋娟;大学教师的文化使命[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2 吴兴亚;当代大学教师角色困境及其解决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陈素娜;英国、中国大学教师发展体系与特色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4 章小梅;大学教师服务学生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罗婷;大学教师发展的生态环境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靳宇倡;大学教师工作枯竭状况及相关因素[D];清华大学;2006年

7 王中奎;美国大学教师发展中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8 张强;大学教师—学校匹配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9 韩小敏;社会转型期我国大学教师文化特点解析及构建策略[D];河北师范大学;2013年

10 雷玉;大学教师教学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389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389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5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