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6-10-18 10:10

  本文关键词: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3-09-27 15:35:35  

摘要

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是指导大学生就!Ik的主要职能部门,负责对大学生进行相关的 就业教育。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如何在就业指导工作上为大学生提供一个良好 的就、lk教育,使之在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获得长足的发展,己日益成为高校就业 指导工作的重点与难点。生涯发展理念的引入,为高校的就业指导提供了新的思考方 向和借鉴途径,

首先,

其次,对生涯发展理念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介绍。从生涯发展观产生、发展 的』i个阶段出发,介绍了不同阶段的主要特点及相应的代表人物及其观点,从而概括 出生涯教育的主要特征。同时,以美国、日本和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生涯教育为例, 概括总结山其生涯教育显现出的早期性、连续性和终身性等特点,从而为我国高校就 业指导工作引入大学生生涯发展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平台。

再次,从生涯发展观出发,对我国现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进行反思。在生涯发展 观的启示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r=作在观念和机制上都需要进行积极的转变,将生涯 教疗引入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从生涯教育的终身性、过程性、复杂性、独特性、生活 件、发展性和全面性等特点出发,进行就业指导工作的创新,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 生根据自身情况舰划职业生涯、确立发展目标、掌握相关的就业技能、树立正确的价 值观和职业观、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等等,从而促进其获得良好的职业生涯发展机会。 最后,在生涯发展观的基础上,为促进大学生的生涯发展,提出了构建我国高校 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的相关建议。包括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就业指导 原则:建构以生涯规划为核心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搭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生涯教 育活动体系;推进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加强领导,提高效率,完善就业制度 体系等血个方面。

关键词: 生涯发展观 乍涯教育 就业指导ABSTRACT

ABSTRACT

Collegeemploymentcounselingservice(CECS)isadepartmentprovidingguidanceandadvicetocollegestudentsonemployment.Asemploymentisbecomingincreasinglycompetitive,akeyanddifficulttaskforCECSistoprovidetherighteducationonemploymenttocollegestudentsSOthattheycansetthemselvesapartintheemploymentcompetitionandmakegreatprogressinsubsequentcareerdevelopment.1heideaofcareerdevelopmentoffersanewperofThinkingonemployment.Inviewofthedevelopmentofcollegestudents’career,

thispaperistocomposecollegeemploymentguidingservicesysteminconformitywithbothsocialandpersonal

.Firstly,baseduponthecasesofFudanUniversity,Shanghainiversity,ShanghaiSecond IndustryUniversityandEastChinaNormalUnivtarsity,

thispapeIistoanalyzethecurrentsituationofCECS,andpointoutthemajorexistingproblems,suchastheservicebeingofferedbefor’e—graduatioureoffull—timeandnon-

professionaIpart—

timestaff.AlltheseproblemshaveanadverseeffectonboththepaperpresentstheeaofcareerdevelopmentinarelivelycomprehensiveandsystematicdatesthecharactersofeachphaseandtheviewpointsfromcOrrespOndlngindividuals,

andsummarizesthefeaturesofthecareereducation.Moreover,

bytheexamplesofcareereducationfrOmtheUSA,Japan。HongKongandothercountriesand regions,thepapersumsup

thecharactersoftheeducationthatis

ahead-of—time,continuousand

lifelong.Assuch,thepaperservesasareferenceinintroducing

theeducationtoCECS.Thirdly,thispaperupontoday’Scollegeemploymentguidanceserviceinighofcareer

development.Inviewofthis,our

CECSneedrestructuringinitsmodelandpracticeandtobringineducationtoca

eerdevelopment.Accordingtothevariousaspects0fcareerSuchasits

beinglife—enduring,process—oriented,

complexity,invidual—oriented,developingandlife-style

dependant,theserviceshouldmakei

nnovations,basedonstudents’needs,tohelpthemplan

theircareerandestablishtheirgoalsinconsistencewiththeirownsituationandobtainrelatedemploymentskillsSOtheycanbuildtheirownpersonalandcareervaluesandprofessionalethics.Thesemeasureswillenablestudentsmakebetteruseofopportunitiesforcareerdevelopment.Finally,toenhancestudents’careerdevelopment,

thepaperputsforwardasuggestiononconstructingcollegeemploymentguidanceservicesystemthatishuman-oriented.Therearefiveaspects。

Includinmakingitaguidingprinciplecareerdevelopmentofstudentisalifelongprocess;settingupemploymentguidingcourseswithcareerplanningasthecore;

buildingasystem0fcareeractivitiesbasedon

skill—training;strengtheningmploymentguidingserviceteamwithspecializationasits;perfectingemploymentsystembyenforcingleadershipandenhancinitsefficiency.KEYWORD:car:erdevelopmentcareereducationemploymentguidance.

guidance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 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 究成果.对

就业问题,大而言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

发展;小而言之,则关系到公民的个体价值和个体理想的实现。大学生是承担未来社 会发展使命的骨干力量,如何帮助他们实现顺利就业,是高校和社会要协同做好的一 项重要工作。

当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开始向与

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就业模式转变,如何改进和转变原有的就业指导工作模式,使高校 就业体制与市场化顺利接轨,以应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是摆在高校就 、lk指导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在新形势下,要求我们根据高校毕业生的个性特长 和专业特点,来帮助他们实现顺利就业和终身发展,要求我们以生涯发展的理念来深 入地探讨和研究大学生就业指导问题。

将生涯发展理论引入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是考虑到大学学习阶段是大学

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起点,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强化并提升的阶段,开展大学生 生涯教育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关注社会需要的原则和加强心理培育的原则,是 当前高校素质教育进一步向前推进的体现。

但是,由于生涯教育在我国才刚刚起步,有关高校生涯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方

而的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而且大部分研究只是将这一思路或者做粗线条的勾勒,或 者只足停留在理论的层面而缺少了在实践中具体应用这一重要环节,从而缺少更加具 体详实的分析和将其作为实践性工作指导的系统性思考,

1.作.将生涯发展引入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视野,思考它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体 系带来的启示,探索它带来的就业指导工作观念和机制的转变的可能性,讨论它在就 业指导工作中的具体实施和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及弥补这些问题的可行性办法。

通过这些方面的思考,

体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性发展,通过科学的机制和细致、人性化的方法,将生涯发展 全面深入地引入到大学生活,帮助学生从大学时代起即学会科学地审视自己,了解自 己,规划自己,在与社会的积极互动中调整自己成长和前进的步伐,从而为最终顺利 进入社会,完成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

探时和心考的空问和可能,希望

(一)目前上海部分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一般模式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着多种模式,各高校在就业机构设置、人员配置、职

能定位等方而都具宵自身独特的特征。下面以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 !№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为例,谈谈目前上海部分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几种典型 模式。

1.复旦大学的职业发展教育模式

复旦大学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实行三级组织架构体系,具体为“学生职

、『k发展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院系学生职业发展办公室 ,fil.!}l导员。在这个三级管理体系中,以校领导为核心,协调学校各部门,共同关心学 生就业工作;以就业指导职能部门——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为骨干,制定具体 措施,丌展实际工作;以院系职业发展办公室为延伸,积极搭建起就业职能部门与学 ,l-之间联系沟通的桥梁。

2002年1月,复旦大学成立了“学生职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建立起了校级学

生就业工作领导机构。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就业工作机构——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 心,隶属学生服务联合体,其专职工作人员12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采用 pq级教育模式对学生开展的职业发展教育与指导工作,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内涵 和自我职业倾向,唤起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提升的自觉性: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环境, 养成职业理念,拓展能力素养。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通过开设课程、举办系列 UI:座、举办行业论坛、-丌展训练活动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全校学生的就业指导,积极对 学,卜丌展职业发展教育活动。院系还建立了职业发展指导办公室,安排专职人员负责 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工作。

复旦大学以“人生发展”为理念,通过多种形式为全校学生丌展生涯教育和就业

指导,进行了有效有益的尝试。目前,国内和复旦大学的职业发展教育模式同样的高 校并不多,比较相近的有北大和清华。

2.上海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

上海帅范大学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委员会”,该委员会由校领导任主任,成

员I]1学生工作处(部)、研究生处(部)、教务处、财务处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学 院领导组成。该委员会对伞校学生的就业工作起着领导和协调作丌J。

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作为学生就业工作的职能部门,隶属于学生工作部,负责全

校牛,lk/k的就业指导、就业啊场、就业服务、就业调研等工作,其手要职责为:帮助 ‘F,rk牛办j’E再种就、Ip手续:丌展毕业生就业咨询服务;为毕业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 2"拓毕业牛就业『仃场;丌展有关学生就业的科学研究:[作。学院成立“就业工作小 组”,』I体负责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施。

日}j十,找围多数高校存在的就业指导模式与上海师范大学的类似。就业部门隶属 r学生工作部,就业指导:[作主要还是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一环。传统的就 业指导工作往往针对大学生的毕业阶段,为他们分析就业形势,讲解就业政策,收集 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这种粗放型的就业指导模式较少关注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难j:顾及学生发展的个体性、独特性。

3.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的招生就业指导模式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将原来分开的招生办和就业办合并,独立设置了招生与就业指

导巾心,全面统一负责全日制本科、高职的招生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其下设有招生科、就业科和办公室,共8名工作人员。新专业的开设以及当年各学院招生数都要

将就业率作为一个重要衡量指标。同时,学校成立了校、院二级的就业指导工作组。 就业工作纳入本年度各学院综合考核之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学院毕业生的各项指标 考核低于及格线,则该学院就不能参加评优秀活动。学校积极为社会培养各类应用型 入/j,在教学内容上导入行业标准、企业要求,推行就业准入机制,为学生个性发展 和职业技能的提高提供了空间和时间。学校招生与就业指导中心在就业教育方面,以 菜单式或自主点名授课等形式,为全校学生开展就业指导活动。

我国有部分高校其招生部门和就业部门是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就业指导模式具有

的最大优势在于能够使“进口出口”相互协调,并形成整体优势,由就业影响招生, 招生带动就业。能够建立就业奖励机制和考核制度,利于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关注毕业 生就业工作的氛围。这种模式一个卜分有效的功能在于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向社会推荐 牛业生。但是由于其招生和就业结合为一体的工作体系及人员场地等资源配置方面的 有限性,极大地制约着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在生涯教育和就业研究 方而远远无法满足当前新的形势和要求。

4.华东师范大学的就业指导模式

华东师范大学现有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包括:校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全校的

就业j仁作;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中心——作为学校就业指导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全校 !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各实体院系——配合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中心开 展就、』E指导工作并承担部分就业管理事务。现有模式的工作重心及主要载体是学生就 业咨洵服务中一fl,,中心承担了就业信息传递,就业市场开拓、就业指导公共必修课教 学、就业培i)l『、就业咨询辅导、日常事务管理等大量事务性工作。

华东师范人学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中心隶属于校学生发展服务联合中心。学生就业

许咖服务中心现有7位专职人员,另有2位返聘教师参与日常工作。中心下设行政事

务部、弧』p指导部、信息技术部和市场发展部,主要负责全校学,J二的就业指导、就业咨询和就业服务工作。具体职能包括:负责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和R常事务咨询;收

集、发布、整理就业信息;负责对外联络和就业市场丌拓等活动;承担就业指导公≥g 必修课程的组织与教学,就业指导讲座和素质拓展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编印就业报刊 书籍以及其他宣传材料;开展大学生就业相关调研活动等。

实体院系直接面对毕业生,承担着一定的毕业生就业指导职责。按照现行的就业

工作体制,一般由负责学生工作的总支副书记和毕业班辅导员配合校就业中心参与学 生的就业管理工作。目前院系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集中在就业信息(主要是来自 校就业中心的就业信息)传递、毕业生就业手续办理等方面。由于院系缺少专职就业 工作人员,院系就业工作的职责范围有待进一步明确和深化。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的就业指导模式作

为上海高校的几个典型,各具特色,但是其中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的问题,影响着就业 指导工作的顺利、高效开展。

(二)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就业指导的不连续性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同一般人才市场相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相应的高校毕业

生就业工作也就具有阶段性,一般从大学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开始,即9、10、1 1月份 各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就开始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市场的招聘信息,到第二年3、4、5月 份,毕业生就应当落实用人单位。这种时效性较强的现实客观上决定了各高校对毕业 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限制。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针对当年毕业生的择业需要而展开,具

体实施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大学生毕业阶段,就业指导工作缺乏连续性。实际

上,这种就业指导通常存在一个观念前设:只有毕业生才有必要接受就业教育。但是 现实的困境是:如果就业指导工作只是针对大学毕业阶段的学生,缺乏全程指导,就 会使许多学生难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及早规划,难以为将来的就业工作做好相关 的知识、技能准备和心理准备,将在毕业求职时处于被动的地位。

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大学生一踏入校门就会无形中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这

就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业教育不仅要传授大学生求职择业的技 巧,更重要的是要提升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观,培养他们J下确的择业价值观。虽然就业 教育具有其独特性,但是与其他教育活动一样,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为就业教 育的任务主要是择业观和从业观的全面培育,兼及就业心理、求职技巧的指导,不可 能依靠突击一段时问的“速成教育”来完成。学生择业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 程,如果等到大三、大四阶段才对学生进行就业教育,那么学生到毕业班阶段时常常

会感到茫然无措。无论学生求职时胸怀多么远大的职业理想,但职场现实已经摆在了眼前,他们继续发展的余地有限,已经没有在较大范围内自由选择的可能。因为职业

技能的准备和完善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培育过程,如果不及早准备,在大学四年中没 有培养一定的职业观念和求职技能,NT就业时段,毕业生往往感到不知所措,最终 会影响对理想工作的获取。

总的来说,就业指导过程太短,指导的内容太窄,仅仅锁定在大学四年级毕业阶

段.这样就业指导成了应急措施,变成了一种“季节性快餐”,不但对学生的就业不 利.而且会对其一生的职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同时也限制了当前就业指导工作的持 续、快速、有效的开展。

2.就业指导的浅层化

面对严峻就业形势的挑战,高校的就业教育工作逐渐引起了各级领导、相关部门

的高度重视,但是许多高校并未开展经常性、连续性的就业教育工作,就业教育的深 度和广度方面仍需大力加强。

就业指导内容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目前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内容务虚多,务实少, 知识介绍多,能力培养少。1当前多数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多停留在就业形势的一般 介绍、就业政策及规定的诠释和就业技巧的简单讲解,局限于提供政策法规、职业信 息、求职技巧、组织招聘活动等应急性指导,忽视了对学生日后职业生涯具有根本意 义的择业观教育,对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由于个人期望值与社会可供选择的职位落差太 大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和择业问题关注也不够。面对就业新形势,就业指导工作内容仅 仅限于传统的传递就业信息这一功能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就 业制度的改革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对学生的职业价值观、职业技能、求 职技巧进行全方位的指导和培训。

就业指导形式的单一乏味是当前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现实。在就业观教育方

面,多采用传统的毕业思想教育的方法,工作方法简单。常见的方式是通过毕业生就 业动员大会、就业形势报告会以及各种讲座和就业指导课向毕业生进行知识灌输,缺 乏针对学生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对学生的就业指导,需要进一步发展创新,形式 上追求新颖多样,除了讲座、招聘等形式外,个别咨询、团体咨询、开发培训课程等 都是有效的就业指导方式。同时,就业指导理论方面需要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 市场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培育和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

3.管理人员的混杂化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成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办公室,但从业人员的专业化程

度不高。现有的就业工作人员多是兼职,院系就业]:作人员尤其如此。从事就业教育 工作的一些老师由于缺乏职业指导知识的正式培iJ

JI,思想上还未适应市场经济的发

卢美芬:‘大学生就业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宁波人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年第2

j埘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还不甚了解,就业指导的专业知识还不够丰厚,因此在对学 生进行就业指导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专职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无论从数精,还 是从知识结构上,专业化程度都不足,出现了专业素质参差不齐、混杂化的现象。 导致上述情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在我国,就业指导工作以 职能部门负责为主,工作的重心及主要载体均在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就业指导中 心承担了就业信息传递、就业市场开辟、就业培训、就业辅导、日常事务管理等繁重 的事务性工作。各实体院系也需要进行就业信息传递、毕业生工作落实、职业技能指 导等内容。由于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院系缺少专职就业指导人员,甚至部分高校就 业指导部门从属于其他部门,这样就导致了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的职责范围不是十分 明确,就业工作开展的深度及广度也就较为有限。

缺乏相应的业务培训和理论学习也是一个主因。就业指导工作的高挑战性对从业 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人员配备上,需要一支职业化、专业化、专门化的 队伍。在众多发达国家和地区,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一般都具备指导学、心理学、咨 询学或教育学的硕士、博士学位,并具有职业咨询师资格。同时,在职工作人员需要 不断培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而在我国,就业指导还是一个新兴职业, 就业指导队伍缺乏相关的理论作支撑,实践经验也不足,同时还缺少能提高指导水平 的相关培训课程。概言之,就业指导队伍职业素养不高以及专职人员的缺乏,决定了 就业指导工作质量的不尽如人意。

复旦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第---I业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四所在就业指导工 作中具有典型性的大学,他们的就业指导工作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签的方而,但是其 中普遍存在着的就业指导的不连续性、就业指导的浅层化以及专业人员的缺乏等问 题,直接影响着高校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因而不得不引发我们的深思,激发我们积 极探求更好的解决途径,以求促进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朝着专业化、高效化、科学化的 方向发展。二、生涯发展观与生涯教育的引入

20世纪50年代初,西方许多心理学、社会学的研究丌始探讨职业行为与生涯发

展的问题,赋予原有的职业辅导理论以新的含义,在此基础上,美国舒伯最先提出了 生涯发展理论。而后随着生涯辅导理论的不断发展,曾任美国教育署长的马连博士 (Sidney P.Marland,Jr.)于1971年在生涯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涯教育 (career education)的新构想,70年代的美国随之兴起了生涯教育运动。生涯教育 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计划,强调所有教育的经验、课程、教学以及咨询辅导,是为个 人将来能够经济独立、自我实现及敬业乐群作准备。生涯教育的最后结果是让每一个 人能享受成功及美满的人生。生涯发展观和生涯教育在西方的出现和发展,为我国的 就业指导工作的改善提供了借鉴。

(一)生涯发展观的提出

在西方,“生涯”这个词本身包含有职业的意思,因此生涯与职业生涯用的都是 同一个单词,即“career”,在我国则翻译为“生涯”或“职业生涯”,指一个人 一生的工作经历,特别是职业、职位的变动及职业理想实现的整个过程。

“生涯”概念是伴随着美国职业指导理论的发展而被提出的。作为职业指导发源 地的美国,其大学生职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2第一个阶段是职 业指导理论的提出和基本模式的建立,以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Frank

parson)的“特

性因素相匹配理论”为代表,强调学生的特性与职业因素相匹配;第二个阶段以美国 职业指导专家威廉姆逊(Williamson)出版的《怎样咨询学生》为标志,“指导学 派”占统治地位,强调学生就业咨询;第三个阶段以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罗斯杰 (Peter Rosegger)1942年出版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为代表,注重学生的个 人发展,职业指导的重点发生转变,由侧重开发职业素质测试的技法,转变为注重职 业咨询的方法;第四个阶段以美国心理学家、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德(JohnL.[10i land)

于1959年仓Ⅱ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为代表,通过把握人格特征选择职 业,达到人——职匹配;第五个阶段就是生涯指导,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有金斯伯格 (E1iGinzberg)、舒伯(D.E.Super)等人。50年代,金斯伯格等人提出了“职业发展 是一个与人的身心发展相一致的过程”的新观念,舒伯提出“职业生涯发展理沦”, 指出职业指导即协助个人发展并接受统一完整的自我形象,同时发展适切的职业角色 形象,使个人在现实壮界中接受考验,并转化为实际的职业,以满足个人需要,同时

2‘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关键是什么》宣传部,中山人学校撒(新)铝鹋期(2004年4几20 lI¨{版j造福社会。由此开垒厶r盛行至今的西方大学生生涯辅导,代替职业指导!的概念。 目前西方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生涯定义来自于美国舒伯(D.E.Super,1976)的

论点:“生涯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 生活角色,由此表现}H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念。”3所以生涯具有终身性、独特性、 发展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可以将它理解为介于“生命”与“职业”之删的概念,其外 延并未大到与“生命”等同,但也未小到与“职业”等义,其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具 有丰富的内涵与特性。

“生涯”概念的提出是职业指导历史上一次质的飞跃,从关注职业到更加关注人

自身:从强调指导到更强调自我发展,概念的变化反映了指导理论和实践模式的巨大 变化。我国在这方面尚处在起步阶段,在借鉴国外的过程中,关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变化尤为重要。

(二)美、日几种有代表性的生涯发展理论

1.舒伯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D.E.Super)是美国一位具有代表性的职业管理学家,他把人的职业生涯

划分为五个主要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确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

①成长阶段

从0~14岁,经历着对职业从好奇、幻想到有兴趣、有意识培养职业能力的逐步

成长过程。舒伯将这一阶段,具体分为3个成长期:

幻想期(10岁之前):儿童从外界感知到许多不同的职业,对于自己觉得好玩和

喜爱的职业充满幻想,并进行模仿。

兴趣期(11~12岁):以兴趣为中心,理解、评价职业,丌始做出职业选择。

能力期(13~14岁):开始考虑自身条件与喜爱的职业是否相符,有意识的对自

己进行能力培养。

②探索阶段

从15~24岁,择业、初次就业。该阶段也可分为3个时期:

试验期(15~17岁):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

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

过渡期(18--j21岁):查看劳动力市场,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

尝试期(22~24岁):选定工作领域,丌始从事某种职业。

③确立阶段

从25~44岁,为确立稳定职业阶段。一般经过两个时期: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甘》.J。海:l:海教育?版÷J:,2000年版

4黄中天;‘生涯删划》,中尉埘政绎济?版{I:,2001年版,25--30吼尝试期(25~30岁):对初次就业选定的职业不满意,再选择、变换工作岗位,

变换次数因人而异,电可能满意初选职业而无变换。

稳定期(31~44岁):最终确定职业,开始致力于稳定工作。

④维持阶段

在45~64岁这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劳动者一般达到常言所说的“功成名就”的

境地,已不再考虑变换职业工作,只力求维持已取得的成就和社会地位。

⑤衰退阶段

人达到65岁以上,其健康状况和工作能力逐步衰退,即将退出工作,结束职业

生涯。

2.金斯伯格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著名职业指导专家金斯伯格(E.6inzberg)注重从生涯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的

职业行为,他的研究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他将职业发展阶段划分为幻想期、尝试期和 现实期。

①幻想期

.这是指处于11岁之前的儿童时期。儿童们对大干世界,特别是对于他们所看到 或接触到的各类职业工作者,充满了新奇、好玩的感觉。此时期职业需求的特点是: 儿童单纯凭自己的兴趣爱好,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能力水平和社会需要与机遇,完全 处于幻想之中。

②尝试期

11~17岁,这是由少年儿童向青年过渡的时期。从此时起,人的心理和生理在

迅速成长发育和变化,有独立的意识,价值观念开始形成,知识和能力显著增长和增 强,初步懂得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的经验。个体该阶段在职业需求上呈现出的特点是形 成职业兴趣,但不仅限于此,他们还开始更客观地审视自身各方面的条件和能力:丌 始注意职业角色的社会地位、社会意义以及职业的社会需求等。

③现实期

17岁以后的年龄段。在此阶段,个体所希望的职业不再模糊不清,已有具体的、 现实的职业目标,寻找合适于自己的职业角色。职业需求方面表现出的最大特点是客 观性、现实性、讲求实际。

金斯伯格的职业,Ii涯发展理论,重点关注了职前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就足就 业前人们职业意识或职业追求的变化、发展过程。

3.施恩的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美国的施恩(E.jL Schein)教授根据人生不同年龄段而临的问题和不矧年龄段职 5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l:海教育}J{版社,2000年版,57一嬲负

6[美]施恩:《职业的有教管理》,仇海清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4l--47负业的主要任务,将职业生涯分为9个阶段。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施恩虽然基本I-足依

照年龄增大的顺序来划分职业发展阶段的,但并未囿于此,其阶段划分更多的是根W 职业状态、任务、职业行为的重要性等因素。正因为施恩教授划分职业周期阶段是依 据职业状态、职业行为和发展过程的重要性,又因为每人经历某一职业阶段的年龄不 同,所以,他只给出了大致的年龄跨度,并在职业阶段上所示的年龄有所交叉。 ①成长、幻想、探索阶段

O~21岁的人处于这一职业发展阶段。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需要和兴趣, 发现和发展自己的能力和才干,为进行实际的职业选择打好基础。

具体内容包括:学习职业方面的知识,寻找现实的角色模式,获取丰富信息,发 现和发展自己的价值观、动机和抱负,做出合理的受教育决策,将幼年的职业幻想变 为可操作的现实。

接受教育和培训,开发工作世界中所需要的基本习惯和技能。在这一阶段个体所 充当的角色是:学生、职业工作的候选人、申请者。

②查看工作世界

16~25岁的人步入该阶段。首先,查看劳动力市场,谋取可能成为一种职业基

础的第一项工作;其次,个人和雇主之间达成正式可行的契约,个人成为一个组织或 一种职业的成员,充当的角色是:应聘者、新学员。

③基础培训

处于该阶段的人年龄在16~25岁。与上一阶段不同,处于这一阶段的人要担当

实习生、新手的角色。也就是说,他已经迈进职业或组织的大门。此时主要任务已是

了解、熟悉组织,接受组织文化,融入工作群体,尽快取得组织成员资格,成为一名 有效的成员,并且要适应日常的操作程序,应付工作。

④早期职业的正式成员资格

此阶段的年龄为17~30岁,取得组织新的正式成员资格。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①承担责任,成功的履行与第一次工作分配有关的任务;②发展和展示自己的技能和 专长,为提升或查看其他领域的横向职业成长打基础;⑨根据自身才干和价值观,根 据组织中的机会和约束,重估当初追求的职业,决定是否留在这个组织或职业中,或 者在自己的需要、组织约束和机会之间寻找一种更好的配合。

⑤职业巾期

处于职业中期的lF式成员,年龄一般在25岁以l:。主要任务是:选定一项专业

或管理领域;保持技术竞争力,在自己选择的专业或管理领域内继续学习,力争成为 一名专家或职业能手;承担较大责任,确立自己的地位;开发个人的长期职qk计划。 ⑥职业中期危险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是35~45岁者。主要任务为:现实地估价自己的进步、职业抱

“l负及个人前途;就接受现状或者争取看得见的前途做出具体选择;建立与他人的良好 关系。

⑦职业后期

从40岁以后直到退休,可说是处于职业后期阶段,此时的职业状况或任务是:a 成为一名良师,学会发挥影响、指导、指挥别人,对他人承担责任;b扩大、发展、 深化技能,或者提高爿’干,以担负更大范围、更重大的责任;C如果求安稳,就此停 滞,则要接受和正视自己影响力和挑战能力的下降。

⑧衰退和离职阶段

一般在40岁之后到退休期间,不同的人在不同的年龄会衰退或离职。此间主要

的职业任务是:学会接受权力、责任、地位的下降;基于竞争力和进取心下降,要学 会接受和发展新的角色;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准备退休。

⑨离开组织或职业——退休

在失去工作或组织角色之后,面临两大问题或任务:保持一种认同感,适应角色、 生活方式和生活标准的急剧变化;保持一种自我价值观,运用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智慧, 以各种资源角色,对他人进行帮助。

4.高桥宪行的生涯发展理论‘

日本著名的生涯学家高桥宪行与众不同,他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即企业的“生命 周期”来考虑一个人的职业发展。

所谓企业的“生命周期”,就是指一般企业的寿命大致可分为5个阶段:开发期、 成长前期、成长后期、成熟期与衰退期。

处于“开发期”的企业,发展刚起步,个体晋升的机会通常也较多,短时间内就 可能升到较高的位置,但相对而言,由于企业基础尚不够稳固,所以必须承受较大的 经营风险。

处于“成长前期”的企业,个体晋升的机会也较多,但速度则略微缓慢一些。 处于“成长后期”的企业,制度、体系都已上了轨道,个体想在短期内获得晋升 或加薪比较困难,一般的大企业多属于此阶段。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个体在其中的工作生涯可能很漫长、辛苦,晋升的可能 性也较小。

处于“衰退期”的企业,除非个体具有超儿的能力,可以使濒临关门的企业起死 回生,否则根本不需要考虑。

高桥宪行提出,虫¨果大学毕业生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企业,不妨依据企业的“生 命周期”来考虑,建议他们可以在择业前先回答以下7个问题:

’[日】高桥宪行:‘人生企划H一如何设计自己的生命行程表》, 罗索娟详.远流?版

公·d.1996年版①我希望进入一家薪水普通但稳定性高的企业;

②我希望进入镓工作轻闲又能兼职的企业;

③我希望进入一家以实力决定待遇的企业;

④为了自己将来创业方便,我希望进入一家能充分学习的企业;

⑤我希望进入一家环境安定、能从事新事业的开发、企划工作的企业;

⑥我希望进入一家能重用年轻人的企业:

⑦我希望做自己喜欢,而且待遇又高的工作。

根据高桥宪行的分析,选择“①”的人,适合进入“成熟期”的企业;选择“②” 的人,最好还是不要“脚踏两只船”,不妨在本职工作之外,另外从事一些不太费时 的投资;选择“③”的人,“成长前期”的企业最适合你;选择“④”的人,适合进 入“开发期”或“成长前期”企业,如此才有机会学到所有的实务;选择“⑤”的人, 可以考虑“成熟期”企业中的企划或开发部门;选择“⑥”的人,这个愿望恐怕很难 在企业中实现,但可以尝试选择“开发期”或“成长前期”的企业:至于选择“⑦” 的人,那最好自行创业当老板。

(三)生涯教育的涵义及特点

随着生涯发展观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如何实施生涯发展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问

题。20世纪70年代,不少学者对此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认为教育应兼顾生涯的发 展、态度和价值,生涯教育的理念即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产生。1971年,曾任美困 教育署长的马连博士(Sidney

P.Marland,Jr.)提出了生涯教育这一新概念。他认为

“生涯教育是为全民而非部分人民的教育,它是从义务教育开始,延伸至高等及继续 教育的整个过程,它教育下一代在心理上、职业上及社会上的平衡与成熟的发展,使 每个国民成为自我认知、自我实现及自觉有用的人。这种教育同时具有具备学识与职 业功能、升学及就业准备,它强调在传统的普通教育中建立起职业的价值,使学生具 有谋生能力。因此,其基本目标是培养个人能过丰饶创造、有生产价值的人生,这是 发挥教育真实价值的整体构想”。。

从广义上理解,生涯教育可以说是学校的一切课程和教育活动,其目的是为了学

生的终身发展;狭义地说,应当是指为帮助学生进行生涯设计、进行个体的自我定位, 确立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角色、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的专门性课程与活动。’它 能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适合做什么,应该做什 么,以及怎样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提 高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期实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创造有价值的人oL。

8黄中天:‘生涯舭划》.中川蚶政经济U:版祉,2001年版.13一14负

9尤敬党、吴人fnJ:《生涯救耵沦》,《江苏教育学院学报(÷I:会科学版)》,2003年1门生涯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具有以下特点:?

个别性:生涯教育强调每个人将来均有一个美满成功的生涯,而此种生涯因为每

个人的差异而不同,具有适合每个人的特性。

终身性:生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或者集中于某个时间段的,而是贯穿于每个人的

一生,是终身教育的过程。

整体性:生涯教育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责任,应该发挥整体的合力,促进

个人的生涯发展。

全面性:生涯教育面向所有的学生,平等地加以对待,而不能戴有色眼镜对待学

习、生活、家境等处于劣势的学生。

:连贯性:这是基于生涯教育终身性特点的衍生。生涯教育联结了学生的文化教育 与职业教育,而且将每个人不同阶段的生涯教育紧密衔接起来,形成连贯的教育过程。 生活性:生涯教育贯其一生,其教育、实践的过程都需要与平常的生活很好地融

为一体,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在教育中体现生活。

实际性:生涯教育打破了传统的知识、理论的单一内容,而且尤其强调对学生实

际能力的培养和塑造,力求造就具有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

发展性:生涯教育立足于人的生涯发展,强调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有针对

性的教育内容来促进学生的发展和特殊才能的充分发挥。

生涯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学习如何生活,二是如何学习,三是如

何谋生,四是学会如何爱。对于高校而言,就是要教会大学生如何适应学校生活和社 会生活,教会他们掌握学习和自我学习的方法,教会他们求职的相关技能以及教会他 们珍爱生命、珍爱生活、珍爱周围的人和物,让他们具有高尚的人格与情操。因而, 对于大学生而言,生涯发展能力的训练是生涯教育应当侧重关注的内容。这些内容主 要包括自我经营的能力、规划与行动的能力、利用时间的能力、交往和处世的能力、 对周围环境适应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必备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等。

生涯教育着服于教育对象的整个人生发展,对于人一生的影响很大。对于高校就

业指导工作而言,如果能够将生涯教育引入其中,那么对于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知识、 就业技能、生涯规划意识等,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四)美、13生涯教育的述要

美国作为生涯发展观和生涯教育的发源地,其国内的生涯教育丌始得较早,具体

的做法也比较成熟。而日本的生涯教育早已贯穿到中学的教学过程中,成效也较为显 著。因而,

加黄中天I‘生涯觇划》,中田财政经济il}版杜.2001年版。13--15睫介绍两国的生涯教育,来为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思考。

1.美国生涯教育的特点“

伴随着生涯指导理论的日趋成熟,美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通过了实施“职

业生涯教育”的拨款计划,要求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结合起来,在普通教育中设置 职业预备课程。90年代后,美国的“职业生涯教育”计划进一步加强,将其于1994 年通过的《学校工作机会法》适用于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学生。其目的是为所有学生提 供职业准备,以适应全球化和知识化背景下的美国社会。近年来,由于劳动力市场的 变化日趋复杂,人才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发展生涯与绩效为本的教育便成了美国教育 发展的一个重要走向。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它是一个常设机构,是学校学生

事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一般都配有十余人到几十人不等的专兼职人员,设有 中心主任、就业顾问、就业主管、对外联络员、秘书等岗位工作人员。

美国高校对就业指导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一般都很高,从学历方面看:中心主任

一般要求具有辅导学、咨询学、高等教育学硕士或博士学位;就业顾问一般要求具有 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专职工作人员也需要获得辅导学、咨询学等硕士学位:其他 工作人员一般要具有学士学位。同时这些工作人员还要具备介绍工作、推荐人才、设 计信息等专业技能,要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高度的责任心等。另外,他们一般要 求这些工作人员有从商或从教的经历等。

美国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开展的生涯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学生气质个性与能力的类型评估、自我评估、专业职业定向和择业日标的指导。

在美国,从学生步入大学开始,就业中心就会通过各种评估手段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在了解自我的基础上进行专业选择和职业定向,在毕业阶段指导学生确定择业目标。 传授就业技巧,开设就业辅导课程和活动。对学生进行求职择业技巧方面的训练, 教育的形式采用咨询辅导、培训讲座、就业论坛以及模拟应聘面试、多媒体互动等多 种形式。

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服务。充分利用各种先进的通讯手段,将收集整理的社会需

求信息提供给学生查阅。同时还可以将学生的求职信息通过网络传递给用人单位。 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习和社会实践工作。学校都有一批长期保持密切联系的企业

和机构,通过组织学生实习、工作,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利于学生更多了解礼 会、了解单位,为供需见面双方提供互相选择的机会。

安排学生就业招聘面试活动。届时,学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要接待来自政府、教

育界、公司企业和其他机构的招聘代表,组织各种招聘活动。

尤敬党、吴人刚:《生涯救育论》.《江苏教育学院学报(}t会科学版)》,2003年I门2.日本生涯教育的特点“

7L涯教育在H本被称为“牛涯辅导”,又叫“进路指导”,其目的主要是帮助学

生设计和思考如何升学、就j世和实现人生发展目标等。日本高校在建立生涯教育体系 方?也41¨赶地进行了一些改革。1991年6月29 R,日本通过了《关于完善终身学习

推进体制的法律》,以此促进终身学习体制的建立。“’在大学里,主要是为大学生提供 就业信息,同时开展讲座性质的活动,当然还包括就业部门对毕业生提供的咨询服务 等,以便使学‘I三能及早拥有职业意识,更好的利用大学的学习、生活,寻求更好的职 业发展。

由于开本当今面临的生源危机,各类高校之间展开了争夺生源的激烈竞争。为取

得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各校展开了广泛的宣传活动,其中生涯辅导便是宣传活动中 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本特别是一些私立大学中,都成立了就业科或就业部,专门负 责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同本的大学一般是从三年级对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帮 助学生了解个人的社会使命和责任。唤起学生的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职业发展计 划,同时帮助学生了解目前的就业状况,介绍求职应聘技巧等。近年来,有着越来越 多的大学从新生一入校就丌展了就业指导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日本所建立的高校就业指导专门机构并非是行政性的机构,它们

仅承担与就业有关的服务、咨询和研究功能,体现了就业指导工作的市场特征。另外, 大学的就业指导服务部门的从业人员属于大学的正式职员,一般要求必须具有较为广 泛的社会知识,不仅要有职员的人格、知识,同时还要对企业、社会团体有密切的关 注和了解。

日本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构的服务包括以下几个方向:

(1)注重提供就业信息咨询服务。一是设立专门的就业指导资料室,对学生开

放。该室以印刷品、录音带、录像带以及计算机数据库等各种方式收集和储存大量有 关就业信息。二是编辑发行就业信息刊物,散发给学生。日本许多大学就业指导部门 特别注重宣传的作用。他们通过印制刊物向学生提供有关最新职业信息,刊载校友忠 告和建议、企业要求以及专家意见等,以此来启发引导和规范学生的求职行为。三是 举办有关的活动,向学生介绍单位情况、招聘要求等。

(2)注重学生就业心理、就职技巧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成功率。就业心理和

求职技巧在同本各大学就业指导中被认为是学生求职取得成功的不可或缺的条件。为 提高大学毕业生首次就业的成功率,各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特别注意从心理、气质、 形象、门头表达、人际关系、个人目标、工作责任心等多个角度去训练学生,从而为 他们的受聘创造更多的机会。

2忙做党,婪人?:《生涯教育论》,《江另、教育学院学{M(引会利学版)》,2003年1¨ 3t§约牛:《论80年代中j驷以来I

l奉的.南等教育改蕾》,《扬州人学学报L确教M究版)》,1999年第l期

15H本的大学还经常采用借助校外力量的方式来帮助开展大学的就业指导工作,比 如聘请企业内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资深专家到学校咨询、演讲,讨论等,甚至还借助 ,flBff]伽助大学拓展就业市场。

荚幽n勺就业指导着重以各种形式的咨询服务为中心,以此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 相关信息,提高就业率;而日本的就业指导模式以就业信息为中心内容,即是通过各 种方式向学生提供用人单位信息,着眼点是帮助学生找到工作。美、日的这两种不同

的就业指导模式尽管有所差别,但都体现了两国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高度重视,他 们在开拓就业指导渠道、探索更好的就业指导方式等方面的积极做法也为我国的就业 指导工作提供了借鉴。

(五)香港地区生涯教育的述要“

香港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一般是作为学生事务处下属的一个具体职能部门。学生 事务处是全校学生工作的总体负责机构,其工作内容几乎涵盖了学校除教学以外所有 与学生相关的工作。其工作的宗旨都是为了达到全人发展的目标。就业指导工作服务 于学生事务处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香港的生涯教育被纳入“全人教育”的总体理念框架之中。所谓全人教育,是指 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协助学生丌拓包括情绪、社交、职业、智能、体力和心灵、环境 领域的能力,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校的层面来讲,全人教育也就是通识教育, 学校要求学生通过副修、选修来完成主业之外的课程,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在学业方 面具有宽厚的基础。而学术之外的整个校园中的全人教育主要通过学生事务处来完 成。

例如香港科技大学学生事务处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理想作为 学生的全人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学生事务处各个部门会举行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 生在参加活动中达到“全人发展、身心康泰”或“个人成长、全人发展”的目的。就 业能力只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部分,并且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另外,香港高校就业指导机构中的专职辅导人员一般是通过公,r招聘的程序,从 社会中直接选拔而来的。他们大都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等专 业的硕士或以上学位,具备相关的工作经历和经验,因此,他们的辅导工作可以达到 专门化,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的要求,给学生提供全程的辅导和咨询服务。这种 辅导主要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职业辅导

职、lk辅导主要借鉴了公司人力资源培训的模式,结合学牛的个人特点和社会要

4合带俄、搂富联:《香港-南校就业辅岢的特点及启水》,《『岛救参考》,2004 4:第5 1{ll求,在班业选择、能力培训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辅导;鼓励学生深入企业,积累专业工 作经验及了解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职业能力,为投 身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辅导内容有自我认谚{、工作世界的认谚{、求职择业的技巧、 I!作选择的决定方法、事、lk策划的观念和方法、事业发展的策略、职前培iJlI、升学进 修、人生和管理技巧培训等等。其形式包括个人、小组、工作坊、培训课程、企业考 察与实习、自学小组等的服务方式,也有为学生度身定做的课程,以多渠道的形式, 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此外,他们还采取请校友、校外的专业人士或企业来校宣讲的方式,为学生进行 职业生涯的指导,并方便他们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

2.心理辅导

香港高校较多将职业辅导和心理辅导归属于同一单位,以利于更加全面地服务学 生。他们的心理咨询辅导很注重心理教育、心理卫生和全人发展,并提供了相关的培 训课程,如有朋辈辅导、个人成长、身心康泰、个人蜕变计划、学友计划等,开展的 形式有系列讲座、工作坊和密集课程等。

3.发展辅导

发展辅导以学生全人发展为主,发展辅导的实践要点是将人生技巧、心理素质教 育、事业策划和个人成长结合在所有的活动中。

例如,香港城市大学将“德、智、体、群、美、事、情”定为全人发展七大范畴。 培训课程以人生和领袖技巧为主,如沟通技巧、人际关系、思考、创新能力、团队合 作等,其目的是拓宽学生视野,提高自我概念和期望;提升自己的领导才能、公民意 识和社会责任感,让学生更有信心、恒心地努力追求进步。

概括而言,近年来香港高校的生涯辅导模式经历了由传统向现代的变化过程,辅 导内容和方法手段也在不断创新;就业辅导的重点由过去的注重就业安置和信息提 供,转变为注重加强各类职业准备的培训和人生发展的咨询辅导;就业辅导的范围从 以前单纯的择业指导,拓展为事业、教育和培训三位一体的辅导和全人教育;生涯教 有的对织也是面向各类学生,不再局限为毕业生,生涯教育成为了高等教育系统的重 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并且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施不同 的教育和辅导内容。香港高校就业辅导中心的职能定位不再局限于行政和服务单位, 而是转变为大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就业中心的辅导、培训、教育三位一体的指导 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承担起了专业教育以外的通才教育功能,提高了学生各方面的技能 技巧。

Fifii我们来看一F香港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的生涯教育情况。

案例一:香港大学的生涯教育。

香港夫学的学生工作贯穿着全人教育理备,有着浓厚的服务意识。香港大学为学

17生提供就业服务部门的全称是就业指导中心,简称就业中心。就业指导中心隶属于学 生事务部门,根据香港大学提出的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整体目标,为学生提供生涯计 划,就业经验以及职业准备服务。

作为香港地区历支最悠久的大学,生涯中心的重要工作目标是帮助毕业生进入最 优秀的企业。香港大学生涯中心在和大量优秀企业保持密切联系的同时,主要通过企 业讲座,就业经验分享以及工作坊等方式,有针对性的为学生提供求职履历制作.面 试技巧和能力测验等方面的帮助和服务,同时为学生提供个人辅导和咨询。另外他们 还针对大部分学生,开展关于职业教育和安置的各种讲座。由于香港大学本身在香港 及世界上的地位,学校非常重视自己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学校的品牌,珍惜学校本身 的无丹;资产,丹;成学校品牌和高就业质量之间的良性循环。因此学校就业指导中心针 对部分优秀的学生和部分较差的学生,提供个性化“1对1”的辅导,如简历如何写, 如何参加电话面试等;小组辅导,对于参加最后一轮公司面世的学生提供辅导;对于 当年应届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提供咨询和推荐服务等;帮助企业在港大微各粪招 聘活动。

生涯中心在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的同时,还提供生涯计划和职业准备教育。以学

生发展工作坊为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工作面试的心理调适;开始你的第一份工作; 如何进行生涯选择;如何建立一份成功的简历;如何通过企业筛选测验;如何收集信 息;充分利用校园就业资源;继续攻读更高学位;如何获得工作进步。

另外,香港大学生涯中心应香港大学学生会的要求,计划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生 涯教育,计划以短期课程或工作坊的方式,通过与学生社团以及其他学生事务部门的 合作开展生涯计划以及工作;隹备方面的教育。

案例二:香港理工大学的生涯教育。

香港理工大学学生事务处强调为学生服务的功能,其服务宗旨为:以关怀,支持 和启发同学为己任,致力于建立一个完善的校因环境,为同学提供身心发展的机套, 鼓励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以迭到全人发展的目标。学生事务处积极为学生提供就 业以及个人问题辅导,为需要的学生提供经济资助.并致力于开办体育基础课程,帮 助学生全面成长。同时为开阔学生视野,帮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力,提高自身的社会 实践能力,学生事务处还组织开设多样的课程,开展各种实践活动。下面是他们开展 的主要活动计划:

r1

J PGDP首选毕业生培育计划。学生事务中心自1997年开始每年定期举办多

元化的PGDP首选毕业生培育计划,让同学利用暑假接受在职培训.累积专业工作经 验及了解实际工作环境的需要,使他们日后可成为雇主乐于聘用的首选毕业生。帮助 同学全面准备.发展事业。这些活动还包括求职技巧工作坊,职业讲座和企业考察.

事业导航计划,彩虹加油站计划,环球工作体验计划等。

18r2J领袖训练计划。理工大学透过学生事务处辖下的领袖素质中心开办多项领

袖培训课程,让同学们提升自己的领导才能,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惑。丰富多彩的项 目包括团队领袖培训计划,青云路计划等。

r3J学生辅导服务。学生事务中心不仅为同学提供心理咎询与心理测验等服务,

更开办多项课程,包括个人增值计划和增值之旅,有效地帮助了同学认识自我,激发 内在潜能,从而勇于做出多方面的尝试与突破。

r4J学术文化交流。近年理工大学继续扩大海外实习与虬业计划,让同学多接

触陌生的文化,了解不同的思维与办事方式,拓广同学的视野,使心灵里的认知大树 伸展得更盘报错节、丰茂柔韧,更有利于迎接未来的挑战。

r5J外展社会服务。香港理工大学致力于招募及培训有志服务社群的同学.协

助他们确立服务目标及对象,提高他们对社会事务的关注和认识。活动的项目包括义 务工作训练.探访志愿团体,社会服务交流团.策划社区服务计划等。

f6)多元化的学生活动。香港理工大学又积极鼓励同学通过组织和参与不同系

会及兴趣学会的活动,并提供各种支持,让同学发掘自己多方面的兴趣、学习沟通技 ,5,建立人际网络.优化时间管理,发展领袖才能。

在全人教育的培育下,香港理工夫学的学生在文学才华.领导才能,社群服务方

面均有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美、同等国乃至香港地区的生涯教育模式,无论从方式还是内容上,

都对构建适合我国情况的高校就业指导体系具有启发意义,尤其是对如何立足于大学

生生涯发展为着眼点,探索科学、合理、高效的就业指导模式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三、生涯发展观对我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启示

在当前就业压力倍增的社会背景下,国外生涯发展观与生涯教育的理论及实践对

于我国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将 目光局限于眼前,而应该拓宽眼界,运用生涯发展的观念来指导大学生就业,立足于 大学生一生的职业发展来帮助其做出人生的规划,促进其成功就业。其中,最重要的 启示有三,分别涉及就业指导观念的转变、就业指导工作机制的转变以及如何将生涯 教育有机地引入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

(一)观念的转变

1.从重结果向重过程性指导转变

我国传统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往往只是关注学生的一次性就业率,将工作重点放在

能够安置多少应届毕业生上。造成这种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重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 的。比如:学校的硬性规定。学校每年下达一定的就业完成指标,而事实上日益严峻 的就业形势每年都在给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增加有形压力,使其只能跟着就业指标这 根指挥棒转。就业指导部门的部门利益。每个部门之间都存在着各自的小团体利益, 这一中国社会的典型特点在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也能得到体现。就业工作完成的好坏直 接影响到该部门的利益,而最能反映就业指导部门工作绩效的就是大学生的就业率, 从而致使重结果的就业指导观极易形成。再者,学校之问的相互攀比。每所学校都会 在每年的就业工作完成之后统计就业的相关数据,而其最后公布出来的就业率直接影 I恂着该所学校的声誉及下一年的招生情况,因而,在学校之间的这种相互攀比之下, 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又进一步承受着来自于外界的无形压力。

在这样一种重就业结果的观念指引下促成的就业往往导致一些所谓“成功”就

业的学生因为缺乏相关职业技能而不能胜任所在的工作岗位;或者由于盲目就业、缺 乏对职业前途的j嘲自认识而丧失工作热情,故而迅速解约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这样对

‘』二大学生的整个生涯发展而言‘是极其不利的,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因此, 存就、比指导工作中,要积极转变这种错误的观念,向重视过程性指导转变。这主要表 现在:

其一,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仅针对应届毕业生,而是要贯穿大学,;J三的四年学 刊£1.涯,在四年的学习生活中根据他们的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社会环境和就业 形势等束进行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

j#_=,夫学生就qk指导丁:作要努力整合备方资源,创设各种I.作情境,为大学生 的成功蜘Jk提f)口提供实刊场所,使他们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谚{自我、掌握职业技能、设 2n汁班:业g:濉。

其三,大学就业指导f:作要关注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的活动,比如对大学生

在就业巾遇到的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对他们的职业规划和职业选择提供咨询、服务等。 从重结柒向重过程的就业指导观念的转变,实际上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是对

大学生职业日口途负责任的态度的体现。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就业指导 部门工作的终极目标不应该放在自身的利益,其最终的绩效不应该仅停留在就业率层 面,而应该着眼于通过大学四年整个过程的就业指导,使之建构符合自身特点的生涯 发展规划,帮助大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这才应作为就业指导部门的最高目标。

2.从关注群体就业向关注个性化就业转变

我国自古就有“因材施教”之说,而我国的教育也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

变,重视个性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就业指导却没有跟上教育模式转变的步伐,仍然将 就业视为整个大学生群体的事情,关注大学生的群体就业,而忽略了其个性特点。主 要表现在:第一,在就业单位的推荐上,往往以专业作为划分的依据。学有所长,这 固然无可厚非,但是,就业指导部门却忽略了每个学生有自身的特长和爱好,因而如 果仅仅以专业来推荐工作就缩小了提供就业的范围,也可能降低就业的成功率;第二。 在就业指导相关技能的传授上,往往从整体的就业要求上进行指导,而忽略了向大学 生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很少分系列、分板块向大学生介绍不同性质的单位、企业的招 聘特点和从业要求等,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对相关工作的认识,影响着他们的“满意” 就业和职业生涯;第三,在就业指导工作上,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而盲目从众,对 于学生的不合适选择不加以劝诫,影响他们今后的发展。

这种仅关注群体就业的观念与大学生生涯发展的理念相违背,片面地将大学生的

就!Ik视为一个群体的就业而非个体的就业,具有狭隘性,同时也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初 衷。素质教育强调培养综合素质高的个人,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而不是用一个简 单的模型去制造出整齐划一的“产品”,因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就业指导工作应以 学生个性发展和生涯发展为本,在工作上要突显人性化、个性化和细致化的特征。具 体内容应包括:

其一,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要关注大学生的不同专业特点、性格特征和

兴趣爱好,通过调查问卷和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促进他们的自我了解和就业指导人 员对他们的了解,以便更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多地 针对不同的职业特点,f设相关的讲座、设置相关的职业模拟情境等,帮助大学生更深 入地了解干n关lfjblk的情况,并使他们的职,Ikq<涯规划建立在对自身的了解基础之上。 其■:,指导学生树立证确的择业观,将指导工作的重点放在t卜学生知道该工作是 ,i真ir.适合毖自身情况和今后的发展卜,而不是像以往将重点放在让学生知道该工作 薪金、待遇等经济情况之j:,’止学生放眼长远,立足J二未来发展去求职、择业。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真l卜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应了时代对人/j的要求,体

现了对学生的尊重。但是在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的同时我们也应注意让学生了解这一 点,那就是兴趣、潜能、价值观、人格特质等与工作之间不会百分之百地契合,因为 按照舒伯的“终身职业生涯发展理论”,职业生涯发展和选择涉及十分复杂的个人与 环境因素,所以大学生要找到一个最合适的职业也是很困难的。”这就要求高校就业 指导工作应该教会大学生在而对择业和个性化职业选择的时候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 关系.达到个性发展与现实需要的相结合,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职j』k生涯。

3.从学校本位观向学生本位观转变

学校本位观强调一切以学校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前提,重视学校的前途。我国高校 就业指导工作中往往存在这样一种学校本位观,那就是将就业指导工作只看作是学校 分配的任务,只要能完成任务,将大学毕业生推出校门就算大功告成。但是,这样的 工作观念存在着不少的弊端:

首先,违背了教育的初衷。教育的目的是要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满足 大学生个体的具体情况下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培养,最终是要向社会输送合格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而现今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是从学校的利益出发来安排大学生就业,不能 将合适的人才输送到合适的岗位,从而造成“人未能尽其才”的资源浪费;其次,颠 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服务的直接对象是大学生,其工作的内容 和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而事实上却往往把学校作为工作和服务的对 象,一切围绕着学校的指令、学校的利益来开展活动,颠倒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以 人为本的理念相悖;再次,影响学校与学生的关系。从学校的利益和发展出发来进行 就业指导工作,往往是将学生作为学校的“产品”推出社会,当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 遇到困难和问题时,就业指导工作人员缺乏耐性和责任心,从而造学生对学校工作的 不满意,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影响了学生与学校的关系。

生涯发展观强调要以个人的发展为重点,因而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就业指导 应立足于学生本位而非学校本位。学生本位观强调高校就业指导过程中,要从大学生 的职业生涯发展出发来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职业辅导,以学生的成功就业作为其工作的 动力。学生本位观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体现,突出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适 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摆J下了就业指导部门与大学生之间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在 此要注意的是,树立学生本位观要避免两个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强调以学生为主并没有否定对学校利益的追求。两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完全

矛盾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联系。如果高校就、眦指导能够从学生的利益出发传授 其就业技能,帮助其树立『F确的职业观,促成其顺利都№,那么与此同时也相应地提 5儿、j荣、十畔:《圯l业辅甘心慰∞儿尘嫱,叟?从职业指导到生涯辅导》,《‘产叶r!JJfi扎人学学报》2001年第11期升了学校的就qk率,箝合r学校的利益。

其次,强调学生本位观并没有否定就业指导部f J的主导性作川。强调以学生为主 体,并不意味着完全被动地考虑学生的需求,而是以一种主动的身份在尽量满足学生 自身要求的前提F,对他们的具体情况进行客观分析,进行科学指导,达到学生主体 r眭与就业部门主导性作用的和谐统一。

4.从静止的职业观向发展的职业观转变

事物处于不断的变化发展中,而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却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步 伐,往往以一种静止的职业观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只重视学生职业的早期发展。生涯发展是与职业有关的个人成长、学习和 发展的全过程。美国哈佛大学的施恩教授认为个人生涯发展具有阶段性特点,他将个 人职业生涯发展分为成长、幻想、试探,进入工作世界,基础训练,早期职业生涯规 划,中期职业生涯规划,中期职业生涯危机,领导或非领导者的后期职业生涯规划, 衰退和离职以及退休等九个阶段,强调即使同一个人在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也有不同 的需要,每个阶段必须面对一些共同的问题和具体的任务。硒因此按照施恩的观点, 我困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关注的仅是大学生职业生涯的早期发展,静止地看待大学生的 职业生涯,不能很好地帮助大学生对其今后的职业发展作出科学的规划。

其次,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改革Jr放以前,社会变革速度比较缓慢,人们 的思想也比较保:h学校的分配使广大大学生从事相对稳定的职业,职业的选择往往 一次性完成,个人往往终身从事一种职业。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日益与世界接轨, 与时代同步,大家的观念逐渐转变,高校大学生的就业也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双向选 择,在同益变化和竞争激烈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主动或被动进行职业选择的机会增 多,职业选择呈现出多次性的特点。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如果仅仅停留在对一次性就

业的追求上,就没有从长远角度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

第三,缺乏对大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培养。过去的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只是关注大

学生就业选择的一个时间段,而对其职业观念、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培养显得极 为欠缺,缺少根据形势变化和社会要求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指导。因此静止地以 一成不变的就业指导模式来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很容易造成大学生就业之后不 适应时代及所从事的职业。

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促进大学生牛业后的生涯发展,高校就业指

导工作必须树立动态的职业发展观,一方面积极关注就业环境的变化,跟上时代步伐, 根掘周恫的变化柬适时地凋整相关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另一方而,把学生一生的职 !№发展作为:[作的重点,通过为学生提供各种工作的实践机会,iP其更好地找到适合 带+芦欣:《生湃发J{芝’j辅导》,心胖Ⅲ版钆,1997年版.14—15虹自已的位胃,从f町改变“在一探树上:吊死”的传统就业观念。要实现这种转变,重要

的在rr就,Ik4旨导的老!JI|j要转变自已的工作态度,由被动地接受就、№任务转向主动地适 应环境变化,为火学生的就业丌拓道路。

5.从就业指导观念向就业辅导观念转变

罗杰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他在职业教育上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提出了将

教导式的职业指导方式变成更加人性化的、强调发挥被指导者作用的职业辅导”。而 我国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往往以老师为指导的主体,忽略了大学生主观积极性的发 挥,这样的就业指导观念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首先,大学生在就业上的依赖性很强。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的就业指导,学习什么、 了解什么、实践什么,往往是依赖于学校就业指导部门的安排,而自身对于学习、了 解、实践的要求和目的并不明确,不利于大学生主动地适应社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 况来自我规划、自我发展。

其次,大学生习得的就业知识、技能等效果不佳。由于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注重传

统的单向传授模式,强调对大学生进行“临阵磨枪”式的应急培训,就业方面的讲座、 培训、模拟情境等往往都安排在每年就业前夕,针对应届毕业生,因而对大学生平时 的职业技能、职业jl!jl、职业生涯设计等方面的辅导显得极为贫乏,使得大学生缺乏生 涯发展和生涯规划的意识,盲目就业情况较多。

这种只重一时的就业指导,而忽略平时就业辅导的观念和做法,未能给广大学生

提供接受生涯教育的机会,不仅造成就业指导工作上的困难,更影响着大学生的职业 发展。因此,在生涯发展观的影响下,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应该向人性化的、通过仔细 研究大学生实际情况来开展职业生涯辅导的思想观念转变。这就要求就业指导部门广 辟途径,通过各种形式的就业指导活动,将生涯设计、确立生涯目标、选择职业生涯 角色、寻求最佳生涯发展途径等内容融贯到大学生平时的专门性就业课程与活动中, 通过妖期的、连续性的、潜移默化的就业辅导,帮助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认清自我, 确立奋斗目标,为自己的将来作出合理规划,并努力加以实现。这样的就业指导才是 最行之有效也最具指导意义的做法。

6.从单一的个人职业生涯观向将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与社会发展相结合转变

生涯发展观强调从学生的终身职业发展来帮助其进行自我职业规划,随着时代的

变化,人们越来越追求和谐社会的发展,根据人与环境的基本关系观,个人要在社会 上获得更好的生涯发展,不仅要努力适应社会,更要能努力改变周围的环境以更好地 促进自我的发展。闪此,从这个意义l_:束说,生涯发展观本身也追求个人生涯设计与 社会发展的和谐统一。我国高校中传统的就业指导观念局限于指导大学生对工作本身

”尼.j一址.t哗:《U小№辅甘^!l赳i的肌尘舯蛮 从毋{业指导到生涯辅甘》,《‘扛tI,lf『|i北人一≯学撒(人殳¨会科学版)》

200l印1I JJ的选择,;F H偏重f人与事的配合,而忽略了大学生就业对社会的效应问题。这往往

表现在一些大学生在就业之后立即卷入到金钱、腐败浪潮之中,现在我幽经济犯罪领 域继“59岁现象”之后出现了新的“26岁现象”,这部分新近工作的大学生急功近 利,山于没有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价值观,造成终身遗憾,对自身、对社会都 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危害。这样的社会现实对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出了新的要求,从大 学生生涯发展的需要出发,高校就业指导必须从单一地追求大学生本身的职业规划转 向通过积极的职业道德、高尚职业价值观的培养,而达到学生的职业生涯与社会的和 谐发展相统一的思想观念。

(二)机制的转变

从西方各国生涯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过程看,生涯教育是伴随着社会就业市场的发

展要求而出现的,因此,适宜的就业环境是J1:展生涯教育的基本外部条件。高校生涯 教育、就业教育是整个高等教育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否得以顺利开展、成效如何, 关键需要一个较规范、科学的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来保障。我国高校毕业生完全自主择 业成为现实。面临这种情势,高校在加强就业指导功能的同时,更要注意进一步加强 高校就业指导服务机制的转换,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尽早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就 业服务管理体系。否则,高校的就业指导就往往流入庸俗化,形同虚设,发挥不了它 在人/41资源配嚣巾的应有作用。

1.从单向的静态工作机制向双向的动态工作机制转变

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往往只是充当各种就业信息的传递者,其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就

是在毕业前夕帮助大学生办理各种相关手续,工作内容单一、缺少根据实际情况对大 学生进行相关的指导和辅导,经常是学生在就业中遇到了问题向就业指导部门加以咨 询时才与学生有沟通,处于被动地位,整个就业指导工作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因而不 能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行为动向,以至不能有效解决学生在就业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尤其是其心理上的压力和挫折。因此,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转变这种单向的静态工 作机制,形成双向的动态工作机制。这主要表现在:就业指导部门不仅要通过各种渠 道、采用各种手段向大学生传递各种就业信息、就业政策,而且要提高工作的积极性, 树立为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意识,密切注意就业形势,关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 各种问题,通过主动地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就业问题咨询等形式,组织各种就 业讲座、讨论、模拟活动等,帮助大学生调整就业心理,减轻压力,树立峰定、正确

的就、lk舰.解决就业中的实际问题,同时要从学生身卜获取关于就、lk指导的各种意见、 建议,形成双向互动的有效格局。2.从依靠学校就业指导部门自身的一元机制向整合各方资源的多元机制转变

商校的就业二1:作往往只是就业指导部f J的事情,其他部门对此关注较少,而与之 密切相关的各院系又缺乏相应的专职人员,这样就加大了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压力,

小仪,i;利于就,ak-t%'导部门更好地了解各院系学生的具体情况,有钊‘x寸性的开展就业指

导,而且不利于丌发、利用和整合各方资源,扩大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范围。因此,为 了给处于激烈竞争环境中的大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为其生涯发展奠定良好 的基础,高校就业指导部门的这种一元工作机制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转向 依靠各方资源的多元机制转化。这就要求就业指导部门扩大与其他高校之间的联系, 实现资源共享,建立学校与学校之问、学校与社会人才机构、人才需求单位、政府有 关部门之间的信息网络,在政府部门的组织协调下,学校和用人单位本着互利互惠的 原则进行交流和合作,形成人才供需的和谐统一的就业网络,相互协作,共同筹谋, 力求通过整个学校、政府、企业等多方资源,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机会。

案例:中国矿业大学“以学生为本.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方位指导,为平业

生充分就业提供一流的服务”。?

中国矿业大学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有关毕业生就业工作政策.坚持以提高扰业

丰,实现毕业生充分就业为目标,通过发动全员参与,进行全程监控,开展全方位指

导,为毕业生充分就业提供了一流的服务。2004年该校纳入就业计划的各奏毕业生 有4694人.截至2004年12月31日,谊校毕业生整体就业丰为99.11%.其中研究 生就业率为100%,本科生就业率为99.51%,专科生就业丰为90.98%,就业工作

切实做列了学生满意.豪长满意,用人单位满意.彼评为“江苏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矿业夫学采取上下联动.全员参与的微法,实现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全A化,以北

作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姜保障。通过整合发挥学校领导,教师,家长、校友、 单位及学生自身的力量,形成了全员参与、全程监控的服务体系.促进了托业工作的 顺利进行。

(三)将生涯教育引入就业指导工作

生涯发展观要求我国高校就业指导顺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转变就业指导观念与工 作机制,朝着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服务的方向发展,帮助学生形成 汇确、客观的自我认识,确立就业目标,规划职业生涯,努力学习和奋斗,最终找到 适合自己的职业。因此,高校就业指导部门作为大学生顺利就业、获得生涯发展的重 要平台,必须将牛涯教育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中,让他们能为自己的未来生活和工作 做好准备。现阶段高校就业指导的具体做法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8

r{1f司矿、渺人学2(}04年‘导业生郴世T作拌验交流村}:}.http://jyzd.cltmt edLl.cn:8080/new/job/1.确立起点的就业指导

终身性是f卜涯教育的特点之一,这就意味着高校就_'lk-t,‘导工作戍从大学生入学时 抓起。生涯包括一个人就业前、就!她中与退休后的整体经验与活动,生涯教育也贯穿 人的一生,为了生涯能有所发展,随时随地都需要接受教育和训练,是一种终生教育 的过程。博因而,就业指导工作不能一蹴而就,应该从大学生入学时开始着手。当前, 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就业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应届毕业生,就业 指导工作的丌展集中在招聘高峰期。丽实际上就业指导工作的对象应该是全体高校大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该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期间。而就业指导的任务是对全校 大学生进行职业观、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培训和教育,对他们的就业心理进行充分 的了解和给予及时的调节,帮助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就业一13,理来面对就业中的压力与 挫折。这些都需要就业指导部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学习等特点,通过开展各 种形式的活动来对他们进行长期连续的指导、教育和培训来实现,不可能依靠在毕业 就业时的短时间、突击性的指导工作来完成。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 深入丌展,我国的就业形势同益严峻,大学生不是只在毕业时才能体会到这种就业压 力,只有尽早对他们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和培训,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激烈的竞 争环境。

与此同时,大学生的生涯规划需要长期的积累,不断地完善,职业发展所需的技 能、知识等,需要大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问慢慢累积。网上一份对2004年毕业生进行 的关于“毕业后选择第一份工作首要考虑的因素”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有50%的被 调查者认为未来的培训和发展机会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只有14%的被调查者认为首 要考虑的是工资福利,说明大多数人将职业前途和人才的持续升值放在最重要的位 置。加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具有了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和需要,那么,高校就业指导部 门更应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从大学生一进校就对其进行系统、全面的就业指导,给 大学生营造关注就业、关注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2.坚持过程中的就业指导

生涯教育的过程性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生涯教育贯穿人 的一生,不同的时期具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特点,每个人的生涯发展观是在整个教育 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因此,要求就业指导工作必须要贯穿大学生整个学习阶段。不同 的阶段I】,以有重点地加以区别:

对大一新,生进行入学教育,引导学生积极转变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

j卉一l!地认U{刮,11;就、jk问题l:,大学足新一轮更激烈竞争的丌始:结合专、lk特点,对

他们进行适应性指导和教育,让学‘E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与将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之间的 ”Ⅲ|f丘‘户.牛1卜J『工=:《’L艇发腱‘J辅寸》,,C,N川扳}I,1997;#版,筘10盹 “1∥K袢:《刮I I资企业七fff:绛验比能n业蕈蛭》,《中闫青年撤》,2004年5『]19关系,了解职、Ik演化、发展、分类及职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 意识,让其主动关心就业,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观。

为人二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机会。引导学生客观分析自身的特点,在促

进典小断自我完善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从而了解社会和用人单 位对人/j。的要求,提前适应工作氛围,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提高其工作能力和社交能 力。

对大三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教育理论指导和就业技能培训。通过就业理论知识的

教授,引导他们认清所学专业所适应的职业,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调整,逐渐明确 自己的就业方向,培养和发展与目标相适应的各个方面的能力;教育学生充分发挥自 己特长,掌握各项与职业目标相适应的技能,有针对性地提高各方面的能力。

对大四学生进行全面的求职择业指导。为学生广辟信息通道,帮助他们了解最新

的就业政策、就业法规、就业流程、就业信息及就业形势,提高其就业竞争意识与依 法维权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各种教学方式,向他们传授求职面试的技巧; 通过配套的心理咨询和择业指导,帮助其树立就业信心,正确面对挫折,为最后的成 功就业奠定最坚定的基石。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通过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进行循序渐进的就业指导和培

训,将大学生四年的就业教育紧密衔接,形成系统的、全程性的教育指导,便于学生 在学习7I-活中逐渐认清自我,树立健康向上的职业观、职业道德,做好自我人生和职 业规划,并螺持不懈地为着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奋斗,从而为实现自己的生涯发展规划 打下峰实的基础。

3.重构就业指导制度

生涯教育的复杂性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从制度上加以重构。整个生涯教育的过程

和内容都是极其复杂的,为了使就业工作更好的开展,就必须从制度上加以重构,为 就业工作提供良好的体制保障。完整的生涯教育体系应该涵盖对工作世界的认识,职 业方向广度化,对选定职业类群的深入探讨,生涯的准备以及对职业体系中各类工作 和安置隋况的了解,并且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价值观及决策技巧等。21因 此,重构就业指导制度显得尤为重要,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鲜I建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机构。整个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有专业的就 业指导工作知识,基于指导工作涉及到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就业指导需要与时俱进 等特点,部门内部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专业的心理学、社会学、公关等知识,并且具 仃刈就、Ik政策、就业形势等十月关信息的敏锐洞察力与捕捉力,这样才能为大学生的就 ,Ik4旨导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

”邮矗。挣、峨。产欣:《生涯发胜4j辅甘》,心理?版}|,1997年版.第173虹着眼于日益紧张的就业形势,不断扩大和拓宽向大学生传递就业信息的渠道和途

径,比如建立专门的就业信息网站、就业信息张贴栏、就业信息报等,尽可能多地给 大学生创造及时了解就业信息的机会。与此同时,建立适当的反馈机制,通过问卷调 查、咨询、访谈等形式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要求,以此来调整就业指导部门的工作。除 此之外,就业指导部门还应该积极建立毕业生档案,包括学生的具体情况及其求职要 求等内容,从而为更好地推荐就业奠定基础。积极挖掘就业资源,通过加强与各院系、 外校、人才需求单位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学生的培养和指导应是全员的,每个教育工作者和社会成员都有不可推卸的责

任。为了达到生涯教育的目标,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必须努力联合外界力量,整合多方

资源,并不断完善自身的人员队伍和信息途径,才能适应复杂的生涯教育要求,从总 体上提高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效果,促进其成功就业,走上合适的职业生涯发展道路, 这也是家庭、学校、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责任。

4.努力实现个性化的就业指导

生涯是每个人根据自身的人生理想,为实现自我而开展的独特生命旅程,生涯教 育也要求教育者尊重每个人的个性,让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个体特征,从自己的特点 出发来规划职业生涯。这就要求高校就业指导要关注大学生的个体特点,帮助学生正 确认识自己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结构以及自身的性格和特长,对就业期望进行符合自身 实际的科学定位,以减少其择业的盲目性和就业的随意性,提高其就业的成功率。 关注大学生的个体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在对其个性心理和职业前景进 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促进大学生对整个人生的职业活动的规划和设计,强调其自身 发展,从根本上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利于提高大学生和用人单位双方的满 意度,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就业指导部门应重视对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与职 业适应性进行科学的测定,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兴趣爱好、态度需要、能力倾 向、气质性格与特长等个性特征,向学生分析不同职业对人个性心理倾向和能力特长 方面提出的要求,使大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择业目标,合理规划职业生涯, 通过努力来提高自己对理想职业的适应度,从而为职业生涯获得成功奠定基础。

5.建设发展性的就业指导

每个人的生涯都是一种动态发展的过程,根据个人在不同阶段的追求而不断发生 变化。生涯教育遵循着这种发展规律,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对学生进行 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人的特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随着社会与 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用发展的眼光来指引大学生就业。要善于关注和分析社会、职业 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及时掌握相关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政策,为做好就业推荐工作 搭好平台。所谓“发展性的就业指导”,就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主要涉及两 点:

’O第一,通过对学生的关注加深对他们的了解,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接受不同的 就业教育,从而帮助其在就业观、生涯规划等方面不断发展、成熟。

第二,要善】二结合社会环境变化的趋势及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对学生的就业作 }Jj科学的预测,为学生的生涯规划提供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在“发展性的就业指导”工作中,如何做到“发展性”,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 道德建设”。因而,就业指导部门要重视在具体的就业教育过程中增加职业道德教育 的内容,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强调诚信、道德,如果大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那么即使毕业时成功就业了,但是从长远看,也存在着极大的隐患。

6.构建融入学习生活中的就业指导

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生涯教育使学校的教育与日常生活发生关联性,与 生活密切配合。22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积极探索新的工作方式,,将对学生的就业 指导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形成正确的就业 观,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提高就业知识和相关技能,从而为其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 打下基础。

应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学生利用自身资源进行就业自我指导。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等自行组织校内活动,承担外联业务.积极组织校 外实践活动,这样既是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自己的实践在具体的 活动中更多的了解社会、了解就业单位的工作情况及对人才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其今 后对社会、职业的适应度。

就业指导部门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讲座、报告、咨询服务、模拟实验、心理测试 等,多为学生提供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挂职等实践锻炼的机会,将对大学生的就业 指导教育渗透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在连续的、系统的就业指导教育下,逐渐

明确自身的生涯发展目标。这还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不断探索新的、对大学生进行就业 指导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比如对在校各年级学生对就业方面的认识、态度、问题、 困难等进行采访,将大家的心声汇编成册或录制成集,这样不仅为就业指导部门的工 作提供了思考的依据,更将全校学生切身感受到就业的问题近在眼前,与自己息息相 关,从而提高其对接受就业指导的必要性认识。

7.公平取向的就业指导

“教育具有平等性,不管是正常的学生、天赋优异的学生、残障的学生,抑或是

环境不利的学生。””就业指导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也必须坚持教育的平等性原则, 冈而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必须照顾到每一个人,让他们平等地接受生涯教育。 就业指导部门要善于利用各院系的资源,与院系合作办好就、Jk教育,使就业指导 ”北^巾《生涯炳!驯》,巾Iii|财政样济?版礼.2001年版.旃15贝

2’m尺中:《生涯肌划》.中同财政群济“l版引,2001年版,第14页覆盖到全校所有学生。根据各个院系的具体情况,在就业指导部门的统一指导下,分

_})ljJI‘展有针对性的就、世教育活动。与此同时,畅通与各院系学生的信息渠道,定期丌 展院系就业指导老师的联席会议,及时传达学校就业指导方面的L作、要求及相关的 就、lp信息,确保每一位在校大学生都能受到就业知识、技能的教育,平等地获取就业 信息。

同时,对待学生要平等,不能仅把就业机会让给优秀的学生,因为实际上,在竞

争力上具有劣势的学生更需要得到就业指导部门的热心帮助和就业推荐。在此要强调 的是对于处于竞争劣势的同学,就业指导部门还尤其需要适时对其进行心理咨询和心

理辅导,帮助他们重树信心,调整心态,更好地迎接就业的挑战。四、构建人性化的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日时,网家就业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市场选择为根本取向,以自主就业为主导模

式,以素质能力为竞争之本,形成与计划经济迥然不同的就业机制。因此,在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我们的就业体制改革自然也要进一步深化。另一 方ifji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市场化 的就业体制逐步形成,高校原有的就业服务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新形势下大学生和 用人单位的需求。

高校就业指导工作面I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巨大的压力:从全国来看,劳动力总量供 大于求;城镇登记失业率进一步上升;社会下岗失业人员数量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 动力转移规模加大等等不利因素导致全社会就业环境的紧张,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毕 业生就业的压力和难度。有调查显示,从1998年我国开始加速发展高等教育起,近 几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均保持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至今,上海高校每 年扩招规模保持在2万人。2004年更是首次超过10万。与毕业生人数持续增长形成 鲜明对比,毕业生的就业率逐年紧缩。据上海社科院社会调查中心杨雄研究员的一份 报告,2001年,全市55所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95%,2003年约为90%,紧缩趋势 刚J届。这一逐年吃紧的形势并非上海独有。报告称,从全国范围来看,这一情况愈加 明显。这一总体态势,一定程度上使得作为人才集聚地之一的上海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这样给大学生的就业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大学毕业生已经不再是“精英教育”下的“宠

儿”,他们同普通劳动者一样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同时,有限的、结构性的社会劳 动力需求必然不能为众多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充足的“精英岗位”。随着社会对人才要 求的闩益提高,简单的一纸文凭已不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各招聘单位对应聘者的技能、 学历、情商三维一体的综合素质要求突出,这给大学生就业指导既造成了压力,也指 0I了工作的方向。

因而,要应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引导广大学生摒弃旧有的精英意识,帮助他们及

ljL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在大学时代即做好生涯规划,做好充分的知识储备。素质准

帑和心理准备,就业指导工作必须更新工作理念,积极探讨更新更好的工作方式和工 作方法,构建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这既是高校就业指导[作适应大学生就 、Ik形势发展、与时俱进的需要,又是高校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 瞄观的切实举措。

“舯、形持:《k才巾场的求职土力、毕qk牛就业J见订‘进行时》,《人才市场撒》,2005年3

Jj 28高校就业指导管理机构体系示意图

(一)坚持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就业指导原则

高等教育并非单纯的高深学问教育,而是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从整个社会发展

的角度看,高等学校教育对人才的培养,应是更为广泛和多元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的发展,要求我{f_J依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人的本质来重新解读教育的内涵,大学教育 应以学!L的终身发展为本,在此基础上,zl’能够真正实现大学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及 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毕业后将会直接面对社会,面临着职业生涯的选择。因此,高 校教行业应以立人为根本,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水平、全面发展的人学毕业生,尤其 址J}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是商校教育的关键所在。

如●U将小濉肼划引入高校教育?

首先,应引导学生认知生涯规划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确生“E胤划尤其是职业生

涯j;!I!划在整个人生巾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涯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工作、生活都 密切相关,它融个人的价值观、现实环境、心理因素和教育机会等为一体,以价值观 为根本和依托,决定着个人对人生的计划和选择、个人的人生发展方向和发展轨迹, 也决定了人生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拓展的可能性。因此,生涯规划是每个大学生都应及 早应对的人生课题,如何引导学生及早学会科学地规划自己人生每一个阶段,尤其是 大学时代的生活,便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活的规划,决不单纯是学习与积累知识和 技能,而要学会对生命学问进行探索和追寻,实现从了解自我(包括自我的兴趣、价 值和能力的整体配合)、探索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到最终实现自我的根本转 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已经完全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积极的、充满着生命力 和探索力的一个群体。

其次,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实践生涯规划。要引导学生了解学校外面

的世界,了解社会的发展,使他们尽可能清晰地把握到时代的脉搏,而非困于象牙塔 内不闻世事。高校教育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面向社会,积极活跃地参与社会活动,引导 他们了解自己的社会使命,了解如何在社会这个更为开放、更为活跃的大坏境里找准 自己的立足点,了解如何更好地与社会和时代同步,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在这个更 为丌阔的空间和更为丰厚的土壤里,学生会拥有更为开阔的眼界和更为活跃的生命 ^

力。

案例:2005年3月至4月间,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就业咨询服务中心举办了为全

校学生量身定做的丰富多彩的系列团队素质拓展活动。此次系列活动共分三次完成, 内容分别为“自我探索”,“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和“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o目的 在于帮助m-I学们了解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理念,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升人际 交往能力,最终选择一奈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道路。

“自我探索”培训共分三个部分,热身活动——“进化论”让参与培训的同学们

很快熟悉了彼此.而且帮助大蒙在整舍活动中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情绪状态。接着一个 名为“遵从指示”的游戏则让同学们了解自己对于各种指示的遵从程度。之后的“个 人投资”活动中,参与者回顾了过去四年中自己对于将来就业所进行过的投资。在这 个活动中,每个人都把自己投八的精力与其他人做了比较,在和其他人讨论之后,络

自己做了一个更加精确的定位。

“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 由三个游戏组成。circle to circle让大家在规定的时间 内将呼啦圈传递一周。“太空船”则考验了大家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难度最高的“盲

人拼图”则让大家共同完成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任务。游戏开姑,同学们一个个都变成了央戴眼罩的“盲人”,在这种情况下,大家要共同努力将一根绳子围成正五边形。

每个人从开始的惴惴不安逐渐过渡到后来的彼此信任.大家都静下心来考虑对方的意 见,互帮互助,最后圃满完成任务。

“人际交往能力的建设”,以提升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为目标。活动伊始,大

家要做的是寻找自己的同伴,制作个性化名片,然后把自己介绍给对方。尔后的“相 见拳”游戏.让每个人都体会到了自我控制交往方式的力量。在“人生赞美诗”游戏 中.同学们了解到了在赞关别人和接受别人赞美的时候自己采取的态度和方式。

虽然仅仅是一些小小的游戏.但是却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懂得了如何认清自

我,明白了了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让他们适渐深化寻求一条适合自身职业 发展道路的意识。

概言之,高校就业教育必须立足现实,面向社会,面向未来,一切以学生为本,

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年轻的生命和个性充分张扬。高等教育首先要对学 生的成长负责,其次要为社会的发展负责。因此,必须破除传统陈旧的教育方式,更 新封闭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志趣、个性所在和社会 发展要求及时代要求,并将其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并在此 基础上科学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体悟生活的价值与生命的意义,及早根据自身特点 做好自身生涯的规划和设计,善于更新和改造自己,适应生存环境,使自己和社会更 好地协调发展,从而最终实现自己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二)以生涯规划为核心,构建就业指导课程体系

l、将生涯教育整合于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教育体系中

知识经济时代,大学教育面临来自市场更为紧迫的挑战和竞争,对高校培养出具

有社会适应性的高级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大学生进行知识创新的期望值也随之 增大。这些变化冲击着旧有保守的高校教育机制,从而促使我们重新审视大学教育进 行创新和拓展的可能。大学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作为一种“立人”教育, 充分尊重个人的发展和个性的张扬。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能够把外部的 技能和知识内化于心,升华成稳定的品质和素养,要求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i¨】辨是非,承担责任,以深厚的素养构筑精神支柱”,25要求学生具备挑战的勇气和 创新能力。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种种要求,都与生涯教育有着非常恰当的契合 点。高校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人格特征的显现、综 合能力的培养等,这些也都是生涯教育最为核心和根本的内容。大学时代生涯规划和 素质培养,都是以后学生职业生涯的起点,对学生职、世生涯道路的选择影响重大。因

"川一,III海:《从生涯管,掌心恕石人学素质数育的0I学功能》.《山两人学学报》,2n00年第4期此,将牛涯规划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是知i:}{经济时代对高等教

育内在的必然要求。

从实施层而看,将生涯规划引入大学教育,与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大学

索质教育的引导功能,将会更有效地帮助大学生培养生涯理念。有目标、有计划地规 划安排大学生活,使其拥有一个有条理、有统筹的生涯发展历程。首先,生涯规划可 以帮助学生健全心理素质,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观,这也是培养高素质大学生非 常重要的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个性特点和主观偏好,了解自身可挖掘的最大潜力,使 学生日后的漫长职业生涯有一个初步的发展定位和良好的基础与丌端。其次,可以帮 助学生制定可行性较强的生涯发展方案,从而使学生拥有一个尽可能完善的知识结 构,使他们不局限于本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而是具有更深广的知识和文化素养。最重

要的是帮助学生不断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并以实际行动来不断向目标靠近。 这是素质教育在实际层面上的体现和应用。再次,帮助学生在生涯规划和发展中端正 心态,纠偏避误,为其扫清道路,清除障碍,从而使得学生的生涯规划和生涯发展少 走弯路。教学中持续的引导和激励,有助于学生形成『F确的价值观、坚定的职业倾向、 优良的心理素质、健康的生涯心态和优秀的人格素养。

生涯规划也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毕业生的择业意向决

定于他有着怎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择业问题是大学生思想反映最激烈、最集中的问 题之一,也是大学生走上社会实现终身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既与个人理想、利益有 关,同时也与国家利益、社会需要有关。如何科学地、正确地、理性地选择职业,如 何在大学时代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对职业具有完整、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就 业指导课介绍相关的职业理论,分析社会对职业的需求形势,介绍时代对人才素质的 要求,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引导学生汇确处理国家需要 与个人愿望之间的关系,把实现个人的理想、抱负与国家富强、民族兴旺、时代发展 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对大学生进行生动的、实 际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其对今后的职业和生活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期望值和设定。 这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课的延伸和扩展,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教育体 系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诈因如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E涯发展的问题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 视,生涯的理念已融入新课程中。将与生涯发展有关的活动融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 无疑是高校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

2、重构以生涯发展为核心的课程体系

将,I-涯理念融入新的课程设置,就是要以学生个性和特点为基础,以社会和时代 埘人/j的需求为导向,从而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科目。当姐大学7卜择业过程中暴露出

来的问题是大学生学力不足、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等。在这种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大学乍,没有明确的生涯发展方向,缺乏对社会必要的了

解,封闭的视野局限了他们的思维年rlO,l造力,从深层来看这种教学体制下培养出来的 学生,缺少对人生的整体设计和规划,缺少健全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人格素养,走出 象牙塔后,迎接他们的将是猝不及防的激烈竞争和迥然不同的社会需求,学生只能束 手无措,后果不堪设想。

鉴于此,大学生课程科目的安排亟需调整和完善。首先,应该强化教学工作的重

要·眭,提高教学质量,专业化课程要鼓励打造精品课,向学生输送最前沿的专业化知 识。其次,要调整课程设置,多开设全校公共选修课,鼓励学生进行跨专业选修,开 拓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知识结构。最重要的是,各专业应增设与生涯规划有关的素 质教育课程,直接指导学生对自身进行规划。

对专门设立的就业指导课程,应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合格人才为目的,坚

持贯彻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 指导思想,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用科学的理论和方 法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和职业观。

就业指导课是--I"1思想性、政治性、法规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确保教学的 预期效果,通过该课程的讲授,要求学生能够初步运用职业发展和生涯设计理论对自 己的未来职业人生进行『F确定位,合理规划:能够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有正确的认识, 设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具备良好的就业素质,能够主动参与就业竞争,勇于面对求 职挫折。

3、设置阶段性的生涯规划课程

接受大学教育的过程,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过程。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

发展特点,因此应设置具有不同针对性的课程。本科生教育的课程安排应与研究生教 育的课程安排有所不同,本科生课程应该重基础,多实践;研究生课程则应该更为深

入,质量更高。学生初入学时的课程安排应该不同于毕业生的课程安排,初入学的学 生,应从起步阶段开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目标,逐步明确自身发展方向,规划大学 生活;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要更为积极地了解社会,多参与社会活动和实践,为自己 走向社会,走入职业生涯做好尽可能充分的准备。更具体一点地晓,大一通过入学教 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涯规划意识,让其开始主动关心就业;大二是社会实践活动·鼓 励学生积极参于社会兼职、实习工作,了解社会和用人单位,积极参于实践;大三是 就业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就业技能培iJiI;大四是求职择业指导,帮助大学生了解最新 姚业政策、流程,学习相关求职面试技Ij。

就业指导谍程的教学工作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各院系专业特点,采用灵活多

样的教学彤式,以专题讲座为主,并穿插课堂讨论、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心理测评、

参观体验、现身说法等实践性环节。激发同学们的兴趣,避免将就业指导课上成一门枯燥、理论性太强、与现实脱钩的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应l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指导思想,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I:除沿用传统教学方 法以外,还要不断探索教学新方法。

(三)搭建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的生涯教育活动体系

1.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相结合

通过认真组织、调查,摸清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理论和实践活动,

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提供有效的服务。

理论活动包括专家讲座、校友经验交流、用人单位宣讲等。

专家讲座还可以分为两类,其一,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或著名人士,走进高校,

给同学们展示不同行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前景,该行业的经营管理战略思想,从事该 行业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等,使学生尽早地对该行业的发展情况和发展前景有一个较 为明确的认识,尽早地了解社会,适应社会。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进行职业定位,如何 谋职,如何自我调整择业的心态。这一类专家讲座的活动形式具有以下特点:①针对 性强。讲座中提到的问题都是同学们在就业过程中普遍会出现和遇到的问题,如相关 就业政策的了解,择业时的自身定位,简历的制作和注意事项,面试技巧,如何签约, 如何办理违约等具体事项。②实用性强。对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专家们会做出细 致的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案。③指导性强。专家们会针 对就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许多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④内容深入。对就业 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和心理问题及有关政策法规等也做详细的剖析。同时,专家与学生 而对面交流,还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心中的问题和困惑,从而更好地调整自我,适应社 会。如华东师范大学,每年都会适时地向全校学生开展相关的就业指导、生涯规划等 专题讲座,以此让学生学习、了解更多的就业方面的知识,提高自我规划的意识。 第二类专家讲座是指邀请就业指导方面的专家,尤其是负责就业指导工作的老

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特长和工作经验,为毕业生择业和就业丌设的讲座。这样的讲座 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当日口就业形势和政策,进行职业准备和定位,传授择业的具体方法 和技巧,维护自身权益,办理有关毕业手续,应对择业过程中出现的难题和困惑等, 这类讲座具有操作性强、指导性强、理论性强、内容丰富、收益面广等特点。为毕业 生如何顺利实现就业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指导,为他们走出就业第一步铺平了道路。 校友经验交流会是邀请已经毕业、在工作J:取得优秀成绩的校友回校,为同学们 10授经验。既足校友,就与同学们分享着J∈同的教育传统和教育资源,同时也具备了 一种亲切感。这样的交流会气氛更加和谐,在此基础上,同学们能够对照自身特点, 参照校友的成功经验,纠偏避误,扬长避短,从而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

川人l丫1位宣讲是邀请准备招聘毕业生的坼位负责人来校介绍其企业发展情况、经昔思想和理念、招聘要求等。这样的宣讲具有,l二动全面、规模大、直接性强、覆盖面

,“等特点。有利于丌阔学生们的眼界,使其更好地进行职业舰划和定位,适应社会发 展的要求。

实践活动包括参观访问、模拟面试,职业见习等。

参观访问是组织同学们到优秀的企业和单位进行实地观摩,这样的考察可以增强 学生对企事业单位的运作过程和不同职业环境的了解,了解其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和教 训,了解其对人/j。需求的特点,强化学生的职业意谚{,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 案例: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意见》的精神,加强毕业生毕业前就业服务祖国的教育,由上海市教委举办《千名 大学生考察市郊中学活动》于2004年11月20日举行。由毕师大三十多名应届毕业 生、华政近二十名,东华十三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十名学生日校七十多人组成了嘉 定组一行。通过实地考察,不仅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相关的信息,而且让他们从 中了解到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从而增强就业的信心。

邀请相关行业的专家,在公丌场合对学生进行模拟面试,并当场对面试学生的表 现进行点评。面试是对一个人仪表气质、心理素质、应变能力、专业知识和能力等最 直接的考察。但是相当一部分学生或不了解面试的技巧,或不具备面试所要求的良好 心理素质,就盲目地去参加面试,失去了一个个良好的就业机会。模拟面试形象具体, 使在场的观众如身临其境,与而试的同学进行同步思考,并结合专家评点进行修正, 了解面试中应该如何表现,如何发挥自己的最佳潜能最好状态,如何最好地与应聘单 位进行交流和沟通等。模拟面试是操作性和实用性非常强的一项择业实践活动,深受 同学们的欢迎。

案例:毕东师范大学曾举办“非常人才”模拟人才招聘会,邀请上海市委统战却, 上海市劳动与社套保障局,威士救管理誊询职业顾;-I,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上海交通 大学学生虬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等多位在应聘面试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人士作为嘉 宾评委.对选手进行提问。本次模拟招聘套的主旨是“模拟求职竞争氛围.创新虬业 指导模式,提供宝青应聘经验,服务青年就业创业”,同时还提供了市场营销,财务 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中学教师.政府办公室秘书,审计,劳动监察等涉及到企业、 教育,玫府三大块领域的应聘岗位。这样的模拟招聘活动形象,生动地让学生提前意 知面试的氛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深受大家欢迎。

职业见习H益成为大学尘实现就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校大学生到企业单

何去进行见习,不仅能提高自身职业素质,而且可以通过实践,提高能力,真实了解 3

  本文关键词:生涯发展理念下大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44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4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5f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