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高校去行政化的基本思路与改革模式——新制度主义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8-01-22 14:55

  本文关键词: 去行政化 改革模式 新制度主义 出处:《嘉应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面临着制度变迁的困境,受到外部宏观环境的约束,势必遭到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同时面临着其他不利因素。因此,改革存在很大的挑战性、风险性和不确定性。需要对改革进行分类、分层次操作,科学认识改革的对象、内涵、主体与目标。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遵循综合多元主义方法论,在力场分析基础上重构改革的动力系统,同时遵循思想解放先行与达成改革共识优先、强制渐进的制度变迁方式和国家领导人挂帅的改革战略模式。
[Abstract]:The deadministrative reform of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faced with the dilemma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is bound to be obstructed by vested interest groups and other unfavorable factors by the external macro environment. The reform is challenging, risky and uncertain. It is necessary to classify the reform, operate in different levels, and understand the object and connotation of the reform scientifically. The basic idea of deadministrative refor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follow the methodology of comprehensive pluralism, to reconstruct the dynamic system of reform on the basis of force field analysis, and to follow the idea of emancipation first and reach the reform consensus first. Forced gradual institutional changes and national leaders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reform strategy.
【作者单位】: 嘉应学院政法学院;
【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研究”(GD13HGL01)
【分类号】:G647
【正文快照】: 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的重要决定。高校去行政化改革意义重大,但表现出宏观性、政治性、系统性、复杂性、革命性等特征,由此带来的挑战性、不确定性、风险性等问题不容忽视,应对挑战、化解风险,增强改革的可行性,也是改革设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家明;;中国高校去行政化:力场分析与动力系统重构[J];嘉应学院学报;2015年09期

2 刘家明;;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政治属性及推论[J];教育评论;2014年06期

3 吴康宁;;中国教育改革为什么会这么难[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刘家明;巫春华;;我国高校非行政化改革:内容与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田磊;;教育改革:能否超越医改?[J];南风窗;2010年07期

6 任剑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政治空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伶;;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学校教育理念表达——试析襄阳市松鹤路小学“成长体验教育”[J];教师教育论坛;2017年04期

2 李斌;;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实施困境与对策——从制度变迁中路径依赖的成因谈起[J];体育科学;2017年03期

3 胡君进;;基于中道理性的教育制度改革观[J];现代教育管理;2017年03期

4 文宏;郝郁青;;运动式治理视阈中地方政府调配非隶属关系主体资源的逻辑分析——以兰州大学“双联”工作为例[J];思想战线;2017年01期

5 刘家明;;高校去行政化的基本思路与改革模式——新制度主义的视角[J];嘉应学院学报;2016年12期

6 陈思颖;;论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国家教师资格考试[J];教师教育研究;2016年06期

7 许双成;张立昌;;教学技术:深化新课程改革的“利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年11期

8 任增元;张丽莎;;研究生区域协同培养的路径选择和动力机制[J];中国高校科技;2016年10期

9 林荣日;师玉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社会负面影响因素及其优化[J];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04期

10 李妮;;“塑造科层制”:行政改革的组织学解释[J];领导科学;2016年20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家明;;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政治属性及推论[J];教育评论;2014年06期

2 陈鹏;;高校行政化的法理解读与法律重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3 刘家明;巫春华;;我国高校非行政化改革:内容与特征[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4 刘家明;;组织文化视角下高校非行政化改革的实质[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刘家明;;我国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非行政化的方向[J];学术论坛;2009年11期

6 吴康宁;;地位与利益:教师教育改革的两大制约因素[J];当代教师教育;2009年03期

7 刘家明;张小琏;;论我国高校非行政化改革的动力[J];嘉应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任剑涛;;中国政府体制改革的政治空间[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9 吴康宁;;制约中国教育改革的特殊场域[J];教育研究;2008年12期

10 朱永新;;教育改革必须问计于民[J];教育科学研究;2008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忠华;新制度主义关于制度变迁研究的三大范式[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2 周振华;新制度主义的崛起[J];社会观察;2003年02期

3 石凯;胡伟;;新制度主义“新”在哪里[J];教学与研究;2006年05期

4 黎明;;公共治理之道——新制度主义途径述评[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3期

5 涂洪波;;制度分析:对新制度主义的一种解读[J];广东社会科学;2006年06期

6 刘建伟;;新制度主义对国家治理制度化的启悟[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7 田侠;;新制度主义理论观点评析──历史唯物主义视角[J];学术探索;2009年02期

8 曹胜;;新制度主义视野中的制度与行为关系——一种比较的视点[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9 钱江;;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对我国法学研究方法创新的启示[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谭融;郝丽芳;;论新制度主义三大流派的分歧与融合[J];理论与现代化;201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刘志林;;新制度主义理论范式及其在城市地理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2 杨龙;;西方的新制度主义与中国的政治经济分析(发言提纲)[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多元文明与公共政策”政治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朱富强;;分工和交易相结合的企业解释——古典主义和新制度主义的一个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范子墨;新制度主义:西方政治学新发展的基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2 赵可金 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政治的“新制度主义革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常欣欣;新制度主义与唯物史观的契合[N];学习时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马雪松;政治世界的制度逻辑[D];吉林大学;2010年

2 邓念国;西方国家社会保障的民营化:新制度主义的视角[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平;新制度主义经济公正思想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2 高琰琰;公共政策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困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3 黄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的制度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4 江心;欧洲立宪与新制度主义的发展[D];山东大学;2008年

5 陈建华;新制度主义政治理论评析[D];厦门大学;2001年

6 胡胜利;新制度主义视角下税收执法公平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菲菲;学校改进的新制度主义学派视角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欣;从古典法律自然主义到新制度主义[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年

9 黄山杉;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田恒;新制度主义视角下政府与非营利组织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549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4549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3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