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
本文关键词:“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山东大学》 2008年
“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
郭建国
【摘要】: “80后”是成长中的力量,是一千多万青年大学生的主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关系到我国未来二三十年的兴衰存亡。“80后”青年大学生后不管你是否愿意,他们迟早要作为中华民族的脊梁出现,而且就在不远的将来。因此笔者呼吁应给予“80后”现象以足够的重视。 对“80后”的系统研究具有十分明显的现实意义,做好他们的社会化工作,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作用巨大。希望政府和社会能够正视“80后”成长社会大背景的现状,敢于直面我们教育体制的诸多弊端,还给“80后”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是有关中华民族真正强大的百年大计,已刻不容缓。“80后”青年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性已无容置疑,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要求,利用舆论导向、利益机制的调整,建立合理的社会约束机制,倡导和弘扬主流价值观。要顺应社会环境、教育对象的变化,尊重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增强针对性,促进“80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科学的价值取向引领他们的健康发展。 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主要运用辨证分析法、理论阐述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试图对“80后”后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客观的分析,并从中总结出有益的启示,以推动我国对“80后”青年大学生的关注,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文章首先论证“80后”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价值取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找出科学引领的目标、内容、方式和途径。主要从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以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为指针,梳理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要求,进而找出解决方法,内外兼顾,灌输与引导结合,找准共振点,寻找出帮助青年大学生顺利完成社会化的道路。 文章对“80后”大学生(比照文革后“70后”)价值取向的主要特点可以做出以下归纳:精英意识转向平民意识,单一选择转向多元选择,社会本位为主转向个人本位为主,直接沟通转向以网络沟通为主,从相对依赖到相对自主独立,从被动接收到主动探索,偏重精神追求转向偏重实惠和功利追求,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更直接面向社会的需求。 文章对“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突出问题及成因综合分析论证。“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通常离不开对社会大背景的把握。从几个方面如深刻变动的社会大背景(经济体制转轨与市场经济的建立对青年的价值观具有双重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融与冲撞,加剧了青年价值观发展的矛盾性与复杂性,科技革命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冲击促进了青年价值观的嬗变);面临机遇和挑战的学校教育;时代变革期青年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大众传媒、家庭等其他因素等。对“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存在的突出问题等提出见解。 文章的重点是对“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科学引领进行论证。提出了科学引领的目标要求---青年价值观教育引导的目标构想(包括基础目标、主导目标和最高目标)。相应提出青年价值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包括基础、主导和辅助性内容)。主导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集体主义价值观,爱国主义价值观,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形势国情教育等。辅助性内容包括能力和情感教育。 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的要求,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以培养人塑造人为目标;坚持“德育为先”,转变理念,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教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尊重主体地位,开发学生的潜能,关心青年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国家和时代赋予教育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和使命。以价值和利益“双重导向”促进青年和谐发展。确认青年优先发展的理念;价值教育应与社会生活接轨;加强青年价值引导和“品性教育”;德育应“生活化”和“身体化”;重视家庭教育。 文章归纳青年价值观教育引导的基本方法有说理教育法,情感熏陶法,实践教育法,自我教育法,示范教育法,无意识教育法,网络教育引导法,德育生活化法等。总之,要立足青年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各种力量,总和运用多种方法,促进青年的社会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 本文以汶川大地震中“80后”青年的表现为例,说明“80后”是勇敢、坚强、无私忘我、有情怀、有作为、有爱的人群。其实地震前后,“80后”还是“80后”。他们没有垮掉,也没有神起。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质,对于“80后”的定性评价还远没有到盖棺论定的时候。他们当然有自己的缺点,但也有自己的优势。他们还在不断地成长,他们也在不断地加深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他们的脊梁注定将承担起共和国未来的使命。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1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欧阳霞;汪晓莺;张发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刘蕾;赵东江;祝春梅;;构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维互动的育人机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3 王忠华;吴济龙;;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王晓英;;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J];理论观察;2013年07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守峰;对“尊重·基础道德教育研究”的再思考[J];北京教育;1999年10期
2 廖春红;新旧道德的价值观与当前道德教育[J];重庆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3 苏海泉;王国辉;高银银;;双重挤压机制下的大学生价值体系——价值合理性的衰落与工具合理性的崛起[J];当代教育论坛(学科教育研究);2007年06期
4 罗石,杨汉宁;东西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比较分析[J];高教探索;2004年02期
5 黄亚娟;当代大学生伦理困惑及原因探究[J];甘肃农业;2005年11期
6 赵永富;嬗变与导向:全球化与中国青年价值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7 唐昆雄;杨斌;;大众传播媒介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教育浅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古人伏;德育的变革与变革中的德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1期
9 项建英;当前大学生道德价值观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10 秦宣;面向新世纪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挑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和平;;强制拆迁的利益动因和危害性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02期
2 陈华;;适应性的青少年道德教育个体学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杨立江;大学生道德人格建构刍议[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4 王小艳;;浅析大学德育的生活化[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05期
5 徐秀芳;;人际沟通障碍及其消除[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6 刘蕊;;心理认同视角下的高校信仰教育研究[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7 米卫娜;;信仰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安顺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8 崔永学;;论提升集体主义的生命力[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蒙冰峰;廉永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道德人格教育的应然转向[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李荣国;;加强大学生党员教育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8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田庆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研究[D];辽宁大学;2010年
3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4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5 杨春花;论信仰对于社会秩序的价值[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何珊;德育时机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赵伟;科技文化影响下的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荆学民;林雪原;;目前大学生信仰问题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0年06期
2 郭志新;马兴亚;;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特征解析与教育思考[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1期
3 方展画;在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功能的再认识———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批判[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9期
4 刘小新;;谈当代大学生主导价值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李素菊;;国外不同类型大学人才培养观的变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袁贵仁;价值与认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03期
7 邹吉忠;试论制度研究的人学维度[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金盛华,辛志勇;中国人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9 严春友;朱红文;;简论当代中国人精神家园的重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10 曲恒昌;“筛选假设”与“文凭疾病”的防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健;[N];光明日报;2004年
2 郝俊英;[N];河北日报;2004年
3 孙佑海;[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4 江泽民;[N];人民日报;2002年
5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5年
6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任 吴潜涛;[N];人民日报;2007年
7 胡锦涛;[N];人民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徐新星;[N];工人日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姚林群;课堂中的价值观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4 高地;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闫宏秀;技术进步与价值选择[D];复旦大学;2003年
6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7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8 徐永赞;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9 邱德亮;论社会角色责任与角色道德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闫艳;交往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章国平;徐季丹;邹小平;;当前大学生“郁闷”心态透视[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赵长江;张海燕;王丽艳;杨克军;贝丽霞;鞠世杰;;激发与培养农业类大学生学习植物生理学兴趣的教学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16期
3 王忠华;吴济龙;;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创新研究[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4 张海燕;王丽艳;赵长江;林志伟;孙强;杨克军;;园艺专业《园艺植物昆虫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10期
5 罗玲英;缪小红;;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实证研究——以南京地区三所高校为例[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年05期
6 王晓英;;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人生观的影响[J];理论观察;2013年07期
7 刘芃;冯新刚;;构建思政教育网络多维互动的育人机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6期
8 韩秀婷;;行动导向教学模式下学生角色期待的实现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26期
9 陈娜;吴湘锋;张浩;;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失的原因分析[J];文教资料;2012年3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邢繁辉;当代中国经济结构视域下大学生就业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殿卿;中国传统道德与当代公民道德教育[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邱玲,龚春明;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调查报告[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9期
3 尹建平;论高校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吴潜涛;价值观多样化势态与坚持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导向[J];道德与文明;1999年04期
5 简世德;运用心理学原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高教论坛;2003年01期
6 谢惠媛;大学生道德认知状况调查[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7 沈鸿银;刘永根;李幼平;舒福灵;;促进大学生诚信就业的对策与建议——基于对广西部分高校学生就业诚信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张套锁;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2年04期
9 扈中平,刘朝晖;对道德的核心和道德教育的重新思考[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喻永红;当代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晏清;[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景萍;市场经济发展与大学生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变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2 李世芬;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特点及引导[J];长春大学学报;1994年02期
3 薛凤玲;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大学生价值取向简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6期
4 陶也青;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兼谈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新任务[J];南昌高专学报;1995年Z1期
5 ;论文摘编[J];思想教育研究;1994年01期
6 朱前星;关于大学生价值取向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调查报告[J];零陵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7 朱前星,彭秀珍;论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主流与支流的冲突交融[J];商场现代化;2004年13期
8 伍于东;当前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误区及其对策[J];教育导刊;1997年06期
9 旷勇;当代大学生消极价值观的成因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5年06期
10 贺正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取向[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友放;;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引导策略研究[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年研究文库”已出书目[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通讯员 王辛 记者 谢海阳;[N];文汇报;2002年
2 西南政法大学 张北坪;[N];光明日报;2008年
3 宋微微 本报记者 赵宇清;[N];黑龙江日报;2010年
4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李东明 刘家竹;[N];光明日报;2010年
5 陈文丽;[N];贵州政协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翟帆 范绪锋 刘继安;[N];中国教育报;2002年
7 本版撰文/记者 杨启蒙;[N];信息时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嘉新;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价值取向变化的研究[D];长春理工大学;2011年
2 张珂;多元文化影响下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分析与引导[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张慧峰;信息时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4 朱秋;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特征及其形成规律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方慧;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取向的伦理探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6 辛如彬;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影响的研究[D];漳州师范学院;2011年
7 陈娜;大学生价值取向偏失及其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8 程亮;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庆报;新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爱华;媒介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80后”大学生价值取向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09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50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