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大学科技园创建模式研究
本文选题:农业大学科技园 切入点:创建模式 出处:《山西农业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摘要】:农业科技的进步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根本,而以农业科技为依托的农业大学科技园区对现代农业加速发展的辐射带动功能则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最有效措施。农业大学科技园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其利用对先进技术的集聚优势,对周边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一个重要的推动。农业大学科技园通过技术推广将市场和农业生产劳动者连接起来,增强了他们的市场意识。同时,农业大学科技园搭建了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平台,为创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场所,是农业产业升级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首先从农业大学科技园的基本概况入手,对农业大学科技园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农业大学科技园的功能进行了分析,总结了目前农业大学科技园创建过程中存在问题,然后分别与大学科技园、农业科技园进行比较,使得对农业大学科技园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在对农业大学科技园创建的理论分析,特别是在描述三元参与理论的基础上,明确了合理的创建模式的参与主体,依次对我国农业大学科技园创建模式进行探索,提出了两种创建模式,即基本模式和拓展模式,以期丰富农业大学科技园的创建模式。文章的最后,根据前面对农业大学科技园功能和问题表述,总结出影响创建模式选择的因素,从社会环境和创建参与主体利益需求与冲突两方面出发,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农业大学科技园创建模式的对策。
[Abstract]:The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transition from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modern agriculture. The fun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ased o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sure to realize the progress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s a new mode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agglomeratio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the surrounding areas.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connects the market with the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workers through the promotion of technology. At the same time, the Science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s set up a platform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to real productivity, which provides a pla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t is an important guarantee for the upgrading of agricultural industry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Firstly,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basic situ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and defines the related concepts of Science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e function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s analyzed,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park are summarized, and then compared with the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and the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respectively. On the basis of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the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especially on the basis of describing the ternary participation theory, this paper clarifies the participants of the reasonable creation model. In order to enrich the establishment mo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f China,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establishment mod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turn, and puts forward two kinds of creation models, namely, basic model and expansion mode. According to the function and problems of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hoice of the creation mode, starting from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interest needs and conflicts of the participant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mode of establish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of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大学科技园呼之欲出[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0年01期
2 范德清,施祖麟,罗建北,安红平,罗茁;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的几个问题(上)[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7期
3 范德清,施祖麟,罗建北,安红平,罗茁;中国大学科技园建设中的几个问题(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8期
4 ;武汉大学科技园隆重奠基[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00年04期
5 ;中国将建百个大学科技园[J];教学与管理;2000年11期
6 ;中国大学科技园协会第一次筹备会议纪要[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01期
7 胡熙华,聂华;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历程与对策[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8 唐良智;大学科技园发展研究[J];长江论坛;2001年02期
9 杨留印,聂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技园被定为首批国家大学科技园[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7期
10 陈劲,张平,尹金荣,王绳兮,葛朝阳,胡建雄;中国大学科技园建园与运作模式的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沁平;;大胆探索 注重创新 推动大学科技园建设上新台阶[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2 周诚君;洪银兴;;大学科技园:制度、环境与发展[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0年年会暨“知识经济与政府管理”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范德清;;关于发展大学科技产业的若干意见和建议[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黄丽华;;大学科技园创新主体研究[A];第九次哈尔滨“科技进步与当代世界发展”全国中青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费莹;;大学科技园孵化器运作模式创新研究[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Ⅱ)[C];2008年
6 李岩;;地方建立大学科技园的思路[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B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7 李宇;;嵌入大学科技园的紧密型产学研结合机制及其区域创新驱动模式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宋宝安;;加强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促进贵州大学科技跨越式发展[A];贵州省第二届科技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9 刘晓雯;;济南长清大学科技园与城市互动发展研究[A];2006年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专辑[C];2006年
10 曲绍卫;韩晨光;;论我国大学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基于2000年以来科技成果的统计与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推动大学科技园事业再上新台阶[N];科技日报;2003年
2 苏群 宋波;大学科技园发展研讨会召开[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7年
3 尚哲;浙江大学科技园全力推进大学生创业就业[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9年
4 ;行动起来 促进大学科技园和地方经济的结合[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5 陈晓春;我省新增两个国家大学科技园[N];新华日报;2010年
6 黄松光 王小草;温州市大学科技园 通过省级认定[N];温州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苗家生;用新观念新举措建设大学科技园[N];光明日报;2001年
8 记者 吴明亮;校地合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科技园[N];南京日报;2012年
9 沈阳大学政法学院 张卓群 李庆杨;大学科技城具有科学导向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邓淑华;上海大学科技园:多措并举推进产学研合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陈万里;中国大学科技园发展及治理问题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赵旭;产业哲学视域下的大学科技城科技转化功能探析[D];东北大学;2013年
3 黄亲国;中国大学科技园的发展与对策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4 韩春民;大学科技园与区域经济融合发展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3年
5 冯伟;大学科技园适应性规划设计模式的探索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建侠;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霞萍;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大学科技园[D];山西大学;2010年
3 黄庆国;我国大学科技园制度创新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4 阳凌峰;我国大学科技园的成长与可持续发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5 郑颖;基于利益博弈的国家大学科技园运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张巍;我国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7 张芳喜;我国大学科技园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薛建鹏;农业大学科技园发展模式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9 尹金荣;大学科技园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2年
10 韩野;我国大学科技园建设的模式与政策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6628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662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