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谁读工科——大学新生选择工科就读的影响因素

发布时间:2018-04-08 12:33

  本文选题:新工科建设 切入点:工科大学生 出处:《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6期


【摘要】:为适应和引领新经济,新工科建设需要足够多的大学新生选择工科就读作为前提。本文随机调查了湖南省22所本科高校8152名大学新生,对这些大学新生选择工科就读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大学新生选择工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更愿意读工科,高中文理分科是大学新生选择工科的重要因素,高中理科生更倾向于选择工科,高考数学成绩优秀、家庭背景较差的大学新生更倾向于选择工科。在控制了可能的个人基本特征差异、能力差异和家庭背景因素后,本科教育期望、个性特征对大学新生选择工科就读具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实证结果为我国新工科建设的人才培养提供了经验证据。
[Abstract]:In order to adapt and lead the new economy,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needs enough freshmen to choose engineering as the prerequisite.In this paper, 8152 freshmen from 22 universities in Hunan Province were investigated randomly, and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election of engineering majors were analyzed empiricall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gender differences in the selection of engineering subjects for freshmen, and male students were more willing to read engineering subjects than girls. The major factors of selecting engineering subjects were the division of arts and science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Science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s were more inclined to choose engineering subjects, and the scores of mathematic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were excellent.College freshmen with poor family backgrounds are more likely to opt for engineering.After controlling for the possible differences of individual basic characteristics, abilities and family backgroun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expectations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have significant effects on college freshmen's choice of engineering.The empirical results provide empirical evid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tal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ngineering subjects in China.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助学贷款与大学生的学业发展:影响机制与政策优化”(2017JJ2268) 长沙理工大学硕士生科研创新项目“学生贷款对贫困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16SKY08)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2.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卫东,严引珠;谈大学新生生活的过渡与适应[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杨少虎;重视帮助大学新生尽快实现角色转换[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冀祯祥;大学新生应愉快地迎接新生活[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4 李凤霞;对大学新生教育教学的思考[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5 杨立成;大学新生成才指导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李勃;大学新生适应的心理问题分析[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2年04期

7 张晶;浅谈大学新生的学习适应[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02期

8 黄毓丹;;大学新生的困惑与对策[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17期

9 徐滨;;1999-2008年十届赴新加坡留学的西北工业大学新生中有26人来自西北工业大学附中[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10 徐滨;;1999-2008年期间十届赴新加坡留学的西北工业大学新生中有65人来自陕西省的中学[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山川;;大学新生应付应激事件的影响因素[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聂万勇;臧永军;;浅析当前大学新生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3 吴铁钧;王立;;大学新生适应性及其倒N型发展趋势[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曹东勃;;大学新生的入学焦虑及其思想疏导[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丛(第二辑)[C];2012年

5 李旭珊;娄秀红;;同伴关系与大学新生适应[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6 唐家良;;高校招生要注意对新生基本情况的调查[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7 蔡立佳;张云渡;;大学新生适应问题及对策探索[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钱贵晴;;科技教育专业新生创新能力现状分析与课程体系建设研究[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09《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论坛暨第十六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9年

9 徐慊;郑日昌;;大学新生复原力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卫巍;;从辅导员角度谈大学新生的诚信教育[A];2011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黎;生物创新企业资助11名农村贫困大学新生[N];楚雄日报(汉);2007年

2 记者 陈娟;确保贫困大学新生入学“一个也不能少”[N];桂林日报;2007年

3 王晓樱邋魏月蘅;海口市160多万元资助特困大学新生[N];光明日报;2007年

4 记者  崔威 见习记者 王夫成 通讯员  张莉;185名贫困大学新生获捐70万[N];连云港日报;2006年

5 记者 张劲光邋何建虎 李军朝 李发伟;我市机关干部向贫困大学新生伸出援助之手[N];咸阳日报;2007年

6 代晓明邋喻佳;32万元扶助160名贫困大学新生[N];自贡日报;2007年

7 本报记者 毛帽邋实习生 刘腾;大学新生需要何种“学前”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8年

8 记者 尹红邋通讯员 彭曼;94名贫困大学新生感受“生育关怀”[N];常德日报;2008年

9 本报实习生 王敏;大学新生面临理财难题[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10 陈青松邋记者 李成;30名大学新生获“栋梁工程”奖助金[N];眉山日报;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彩虹;大学新生适应性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5年

2 王雷;大学新生宿舍人际关系提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3 马胜添;成长小组对大学新生职业规划的作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5年

4 范士琦;小组工作介入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的实证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6年

5 赵朋;大学新生适应校园人际交往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6 李倩;大学新生寻求专业心理帮助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6年

7 韩宇;基于学生需求的大学新生教育内容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6年

8 龚飞燕;大学新生素质教育研究[D];贵州大学;2016年

9 杨建兰;大学新生学习指导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10 章炜;大学新生适应性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17216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7216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12e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