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慕课热”以后的“冷思考”
本文选题:“慕课” + 冷思考 ; 参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年01期
【摘要】:"慕课"这一教学形式在思政课领域时间不长的改革实践,对教学改革带来巨大影响的同时,也引起人们对思政课改革取向许多深层次问题的思考,需要追问"慕课"教学形式是否符合思政课的性质和特点,是否遵循思政课自身的教学规律,是否有利于实现思政课教学改革的目标。提高教学效果和强化队伍建设是衡量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基本导向,二者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教学改革如果偏离了这两个目标,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的改革。
[Abstract]:The practice of "admiration course", which is not long in the fiel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teaching reform,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causes people to think about many deep-seated problems i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It is necessary to ask whether the teaching form of "Mu" conforms to the nature and characteristic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whether it follows the teaching law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itself, and whether it is conducive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form.Improving the teaching effect and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team is the basic direction to measure the success of the teaching reform. The two are closely linked. If any teaching reform deviates from these two goals, it is not a successful reform in the true sense.
【作者单位】: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淑文;;关于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06年11期
2 王继辉;;论高职“思政课”教学的价值[J];中国电力教育;2007年11期
3 朱超群;吴家舵;;上海市部分高校“思政课”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8年20期
4 陈雄俊;;高度重视与实效性反差问题及其出路——思政课改革的思考[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韩璐;;高职院校思政课课程改革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04期
6 陈发初;;新时期“思政课”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6期
7 向泽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的反思与重构[J];宿州学院学报;2010年12期
8 陆喜培;白冰;;关于独立学院思政课创新的几点思考[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3期
9 杨光伟;许鸿鸣;;增强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实效性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10 豆艳荣;;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1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肖凌;;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现状分析与对策思考[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2 刘原;;思政课: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A];科学发展·惠及民生——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八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C];2012年
3 徐鼎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回顾[A];马克思主义 中国探索与当代价值: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9年
4 王周炎;刘学文;;论信息开放对大学生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冲击[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瑟;石河子大学:思政课变“要学生学”为“学生要学”[N];光明日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曾毅 本报通讯员 任爽;思政课也能“活”起来[N];光明日报;2013年
3 张春铭;原来思政课也可以如此精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徐敏;如何看待思政课“高满意率”[N];解放日报;2008年
5 记者 丁雷;大工思政课案例教学走在全国前列[N];大连日报;2008年
6 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魏海政;山东大学思政课激发学生钻研热情[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赵宇清;思政课“变脸”赢得“收视率”[N];黑龙江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姜泓冰;受追捧的思政课[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屈芳;成长路上,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政课”[N];河南日报;2010年
10 记者 曹继军 颜维琦;思政课也可以这样上[N];光明日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浪萍;建国以来高校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的演进[D];南方医科大学;2015年
2 周楚婷;云南大学学生“思政课”学习态度调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3 唐鸿飞;基于网络的“思政课”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王银春;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高校“思政课”师资队伍现状比较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5 王守兰;高校思政课网络教学平台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江南大学;2015年
6 郭文菊;高校思政课信息化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7 吴太胜;高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动力系统的校域研究与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8 柴继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兴趣激励教学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
9 王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2年
10 武晓娜;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高中思政教学探析[D];湖南科技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7413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74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