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数据环境下中美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15 10:07

  本文选题:大数据 + 中美高校 ; 参考:《图书情报工作》2016年11期


【摘要】:[目的 /意义]通过对大数据环境下中美高校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指导我国高校培养符合大数据时代需求的专业型和创新型人才。[方法 /过程]运用文献收集、网络调查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选取美国和中国的4所高校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比较分析两国高校在大数据环境下信息素养培养模式方面的特点,为我国高校在大数据环境下的信息素养能力培养提供借鉴。[结果 /结论]通识教育培养模式侧重对大数据环境下大学生数据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能力的培养;基于软件服务平台的培养模式侧重大数据环境下数据和信息分析处理技能的提高;嵌入学科专业培养模式侧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Abstract]:[objective / significanc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models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universitie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big data, we can guide ou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professional and innovative talents in line with the needs of big data era.[methods] by using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llection, network investigatio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four universi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amples.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training mode in big data environment, this paper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ability in Chines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big data environment.[results / conclusion] the model of general education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data consciousness and information ethics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big data;The training model based on software service platform focuses on the improvement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skills under big data environment, while the training mode of embedded subject specialty focuses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管理学院;吉林大学学生工作部;吉林省图书馆;
【基金】:吉林大学高水平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图书馆学、情报学高水平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设计”(项目编号:2014XT05);“吉林大学高峰学科(群)建设项目”研究成果之一
【分类号】:G642;G252.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伏彬;董建梅;;中美高校“直升机父母”过度参与行为比较研究[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11期

2 王会立;李文俊;;中美高校辅导员工作差异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3年06期

3 车海云;中美高校董事会的比较研究[J];江苏高教;2001年03期

4 武晓维,李勇;中美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比较及启示[J];江苏高教;2004年05期

5 陈志琴,俞光虹,周玲;影响中美高校募捐的社会因素比较[J];高教探索;2005年05期

6 炳欣;张文娟;;大学应如何为经济建设服务——中美高校参与经济建设发展模式比较[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5年11期

7 宋鸿雁;;中美高校学院设置比较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6年07期

8 蒋琼;;中美高校社会捐赠管理的比较研究[J];纺织教育;2007年02期

9 成长春;;中美高校核心竞争力之比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10 张文;;中美高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比较[J];理论观察;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李焰;;从中美高校比较中看中国心理健康教育[A];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本报实习生 蔡悦波 徐晶卉 本报记者  李雪林;师资是中美高校最大差距[N];文汇报;2006年

2 记者 雷振海;中美大学校长“论剑”西雅图[N];中国教育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静;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D];华东交通大学;2016年

2 曹姝彦;中美高校德育目标实现的方法比较[D];北京化工大学;2013年

3 刘莹;中美高校学前专业实践课程的比较研究及启示[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4 何明芳;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比较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郭红月;中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比较研究[D];渤海大学;2014年

6 皇甫闪;中美高校德育差异性问题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萃;中美高校德育的差异性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亮;中美高校德育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司会敏;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10 褚喜之;中美高校德育比较研究[D];西安工程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75364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75364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87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