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刍议

发布时间:2018-04-30 12:33

  本文选题:新工科 + 地方高校 ; 参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近年来,新工业革命提速、全球化进程深化、新经济发展加快,现代性境遇愈加复杂,要求我国工程教育及时做出回应。学科演进逻辑表明"新工科"的提出具有历史必然性。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工程教育改革发展存在诸多掣肘因素,如思想观念桎梏、依附性发展逻辑固化、协同办学机制缺失、组织与制度性障碍、师资工程实践能力弱化等。破除上述瓶颈问题,地方高校应明确办学定位,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布局学科专业、破解学科壁垒、构建政校企共同体、推进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教师评聘制度等,提升学校服务职能,形成办学特色。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peed of the new industrial revolution, the deepening of the globalization process, the accele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conomy, and the complexity of the situation of modernity require our engineering education to make a timely response. The logic of discipline evolution shows that the proposition of "new engineering course" has historical inevitabilit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subject construction, there are many restrictive factors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uch as the shackles of ideology and concept, the logical solidification of dependent development, the lack of cooperative running mechanism, the obstacles of organization and system, the weakening of teachers' engineering practice ability, etc. To overcome the above bottleneck problems,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make clear the orientation of running a school, lay out the discipline and specialty around the needs of region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break down the discipline barriers, construct a community of political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reform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teachers' evaluation and employment, etc. Promote the school service function, form the school characteristics.
【作者单位】: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志义;;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20期

2 韩冬冰,纪洪波;走向综合——工程教育改革对策之一[J];山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3 张玲;杜青;;师资队伍建设与工程教育改革[J];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06期

4 崔振铎;;把能力培养作为提高工程教育质量的关键[J];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23期

5 朱强;国外工程教育改革的动向与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思考[J];吉林教育科学;1997年09期

6 朱高峰,张维;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8年05期

7 顾佩华;包能胜;康全礼;陆小华;熊光晶;林鹏;陈严;;CDIO在中国(上)[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8 李培根;;人文情怀与工程实践教育[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04期

9 朱高峰;面向21世纪的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10 刘少雪;;工程教育改革的趋向探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沈祖芸邋陈宝泉;首批十所高校启动工程教育改革[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张宝敏 通讯员 孟兆熙;天大设“求是学部”育工程创新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记者陈欣然 通讯员孟兆熙;开辟卓越工程师培养“试验田”[N];天津教育报;2009年

4 记者 吕露英;我校召开第28次教书育人研讨会[N];新清华;2011年

5 刘苑豪;培养符合国际标准的工程师[N];科技日报;2008年

6 郑杨;卓越工程师培养恰当其时[N];经济日报;2011年

7 记者 赵晖;天津大学成立“求是学部”[N];天津日报;2009年

8 雷庆;工程教育改革要有紧迫感[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袁伯恺;基于OBE理论的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提升研究[D];武汉工程大学;2016年

2 逄,

本文编号:18245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8245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a3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