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法律史之命运:如何让历史融入法学课堂——以对沪上高校中国法制史课程状况的调研为切入点

发布时间:2018-05-02 13:29

  本文选题:法律史 + 中国法制史教学 ; 参考:《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年05期


【摘要】:中国法制史可谓是法学课堂上的一道"历史难题"。近年来,学生厌斯学,同行轻斯学,中国法制史课程甚至都曾落到朝不保夕的地步。就目前大陆法学院校中国法制史课程的教学状况而言,毫无史学基础的法科学生刚步入大学就要学习连历史系学生都望而生畏的周鼎汉简、唐律宋敕、明诰清典无异于饮鸩止渴,将学生拒之于法史殿堂之门外。中国法制史课程对于培养法科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现有中国法制史课程教学之困窘也是有凭有据。有鉴于此,欲复兴法律史学,必须紧抓中国法制史课堂,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做出较大改革。比如,重新编纂高质量的教材、增设历史类公共课程、增强中国法制史师资、改革授课方式、改革考核方式等等。中国法制史课堂是中国法律史学科生存与发展之本,唯有让广大学生真正喜爱上这门课程,才能让中国法律史在法学大家庭中站稳脚跟。
[Abstract]:The history of Chinese legal system is a historical problem in the law class.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are tired of learning, peer study, Chinese legal history curriculum has even fallen into the stage of uncertainty. As far as the current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Chinese legal history course in mainland law colleges is concerned, as soon as the law students who have no historical foundation enter the university, they will study Zhou Ding's Han Bamboo slips, the Tang Law and Song Chi, which are feared by even the history students. Ming-Ming Qing code is tantamount to drinking poison to quench thirst, students shut out of the palace of law. There is no doubt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Chinese legal history course in cultivating the humanistic literacy of legal science students, but there is also evidence for the embarrassment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legal history course. In view of this, in order to revive the history of law, we must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inese legal history classroom and reform the existing teaching mode. For example, recompiling high-quality teaching materials, adding public history courses, strengthening Chinese legal history teachers,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s, reforming assessment methods, etc. Chinese legal history classroom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exist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egal history subject. Only by making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really like to take this course can Chinese legal history stand firmly in the family of law.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
【基金】: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度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你想要什么样的法律史——基于长三角高校法律史教学状况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项目编号:2016-4-104)
【分类号】:G642;D929-4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鹏生,王立民;新中国法制史:21世纪一个亟待开拓的中法史研究领域[J];法学;2001年02期

2 竹文君;中国法制史教学探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哈 萨;《中国法制史》复习指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1年06期

4 倪正茂;重写中国法制史[J];政治与法律;2002年01期

5 胡忠仁;浅谈课程一体化在中国法制史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哈萨;《中国法制史》复习指要[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2年05期

7 王立民;论重视新中国法制史教学[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8 肖传林;如何学习中国法制史[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栾爽;;中国法制史教学与大学生民族精神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4年27期

10 苗鸣宇;“中国法制史”多媒体教学体会点滴[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叶玉琴;;关于《中国法制史》近代部分的几个问题[A];福建师大福清分校第十二届科学论文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2 定帆;陈钢;;网上追逃与探索中的执行机制——对“被执行人难找”问题的思考[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十二辑)[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原副校长 张晋藩;中国法制史的治世功能可谓多矣[N];北京日报;2013年

2 张晋藩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中国法制史学研究六十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周兴泉;《中国法制史考证》出版[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4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王立民;中国法制史与智慧[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张小也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巩涛:法国的中国法制史学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段秋关;为了记住的推荐[N];中华读书报;2011年

7 陈夏红;中国法制史学的带头人——张晋藩[N];西部法制报;2006年

8 记者 左超;学深学透把握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省[N];云南日报;2014年

9 刘广安;一部中国法史学的力作[N];检察日报;2003年

10 历科;唐初法律形式的源与流[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会蕾;20世纪上半叶中国法制史学史[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陈艳;20世纪80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的发展与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何仁俊;中国法制史学研究(1949-1978)[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3 王安廷;20世纪80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李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法制史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5 刘倩;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法制史学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3年

6 孙婷;晚清中国法制史学探究(1840-1900)[D];华东政法大学;2014年

7 朱泽坤;中国古代成文法形成时间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魏志静;北魏刑事法律初探[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34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834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2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