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人本教育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29 15:32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人生态度以及价值观念等方面都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也就显而易见。这就促使很多高校尝试多种改革和创新,以此促使我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全新要求。本文主张的是,积极将人本思想和理念引入并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在更为广阔更为长远的前瞻视角下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变革。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正规化、科学化以及人性化发展的大势所趋。本文以分析人本思想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系统分析了人本主义思想的渊源,从古代、近代以及现代三个历史维度对人本教育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对于人本思想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挑战做出了系统探讨。在本文的重心部分,对于如何将人本教育思想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媒介以及教育环境等四个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但四个维度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辅相成、互为依托的有机统一体系。本文试图通过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归纳综合法等研究方法,对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这一课题进行了探讨。在论文主体框架结构上,本文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人本教育思想相关理论概述。人本教育思想内容分为古代、近代和现代三个层面。在古代西方思想教育发展史上,古希腊时期最先对于人的本质、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思考,并开始将道德教育问题逐步地加以系统化。古代中国人本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意韵深远。儒、道、法、墨思想兼容并蓄。特别是儒家民本思想与现代人本思想存在一定差异,但不乏人本思想的要素。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以应用时需要对传统思想精髓进行辩证的吸收和利用。近代人本主义思想不断地对中世纪神学束缚进行突破,将人文主义中人的理论与唯物主义思想结合了起来,在很大程度和高度上促进人本教育思想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高度。现代人本教育思想中心理学的作用逐步上升,主张学生社会性活动是教育过程的中心,注重师生平等互动,注重学生自由发展。关于人本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本文从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满足人的发展需求,强调人的价值实现三个角度加以论述说明。同时,本部分也指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人本教育思想显得十分必要,不仅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还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第二部分分析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其一,教育目标认同性差。教育者往往将政策、制度或者规定等视为教育工作的目标以及学习效果的标准,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认同性较低,不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其二,教育过程脱离实际,没有较好地立足于大学生实际的学情,没有充分把握好教育过程与受教育者的真实切合度。其三,教育资源缺乏保障。人本教育资源保障缺乏还表现在教学设施短缺,教育实践环节淡化等多个层面,一系列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地制约着人本教育思想的贯彻,进而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其四,教育方法实效性低。大多的教育者能熟悉多种教学方法理论层面,但对怎样实现这种教学方法发挥效力的最佳化,缺乏可操作性的指导。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的分析,主要有四个方面,其一,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突。价值文化理念的多元化进而引起价值文化的纷争,容易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坐取向出现误差乃至错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造成了或多或少的妨碍。其二,传统理念上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脱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至关重要。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部分思政工作者对于教育主客体之间复合关系认知不清,过多的强调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其三,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错位。在大学生的实际培养教育过程中片面倾向于单纯的知识讲授,而对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实践教育的作用和意义却淡化甚至忽视,很容易使得大学生培养成有智无德、有知无才的人。其四,社会导向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人本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贯彻力度不够,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失衡也就构成制约性因素。第三部分系统探讨了人本教育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策。主要从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媒介以及教育环境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关于教育主体中对人本教育思想的应用如下。其一,实现教育主体的角色转变,人本教育思想应用于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就是在于对教育主体角色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之中要明确自身作为人本教育实施者的角色认知,这是以人本思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求。其二,创新教育主体的思维理念,作为教育者的教师应该将受教育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行细致深入的区分,根据不同的学生情况和背景信息,主动完成对学生的全新认知。关于教育客体中对人本教育思想的应用。其一,注重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注重对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积极培养学生“主体观念”和“主体价值”,进而在教育过程中引起师生之间的思想共鸣。其二,注重对大学生全面化的培养。人本教育思想的应用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生的道德品质、整体素质和个性成长方面均获得全面协调的进步。关于教育媒介中人本教育思想的应用主要有,其一,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科学、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接近大学生思想与生活实际的人本化教育内容添加到教育过程之中。其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要着重从交流互动以及情景融入等方面来开展。关于创造良好的人本教育环境主要有三个层面。其一,创造人本教育的管理氛围,人本化思想真教育管理环境的创造要立足依托于教育现状和实际情况,在充分利用好既有教育资源的基础上,我们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优化管理氛围。其二,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让大学生在和谐融洽的人际交往中获得思想素养水平的提高。学校通过组织丰富多彩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高校应该积极借助社会实践的力量,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其三,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组建相对稳定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探索将网络安全意识、网络诚信、网络伦理道德和网络运用能力等纳入学校教学目标和考评体系之中。同时,积极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校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载体建设,使互联网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1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四) 创新之处与不足
一、人本教育思想相关理论概述
    (一) 人本教育思想内容
        1. 古代人本教育思想
        2. 近代人本教育思想
        3. 现代人本教育思想
    (二) 人本教育思想的价值取向
        1.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2. 满足人的发展需求
        3. 强调人的价值实现
    (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人本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1. 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2. 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需要
        3.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需要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人本教育思想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人本教育思想存在的问题
        1. 教育目标认同性差
        2. 教育过程脱离实际
        3. 教育资源缺乏保障
        4. 教育方法实效性低
    (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人本教育思想存在问题的原因
        1. 社会转型期多元文化与价值观念的冲突
        2. 传统理念上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的脱节
        3. 大学教育中知识教育与实践教育的错位
        4. 社会导向中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
三、人本教育思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一) 教育主体中对人本教育思想的应用
        1. 实现教育主体的角色转变
        2. 创新教育主体的思维理念
    (二) 教育客体中对人本教育思想的应用
        1. 注重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培育
        2. 注重对大学生全面化的培养
    (三) 教育媒介中人本教育思想的应用
        1. 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2.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四) 创造良好的人本教育环境
        1. 创造人本教育的管理氛围
        2. 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3. 构建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相似文献】

相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跃宏,王丽红;思想政治教育应注重艺术性[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0年10期

2 宋绍峰;新形势下高校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0年03期

3 郝贺;正确发挥传统文化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05期

4 杨忠革,于冰;思想政治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吉林教育科学;2000年S1期

5 韩映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龙头带动人文教育[J];江苏高教;2000年03期

6 王颖辉;浅谈物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J];教育探索;2000年02期

7 吕绳振;略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方面[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S1期

8 姚红光;谈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机制[J];中国高教研究;2000年06期

9 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何面对知识经济挑战[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10 朱勋春;论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化[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祖国华;思想政治教育审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徐艳国;思想政治教育政策环境论[D];中南大学;2010年

3 邱仁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理论探要[D];上海大学;2010年

4 王新刚;思想政治教育物质环境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陈华洲;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邵献平;思想政治教育中介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蓓蓓;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论[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建斌;人的存在与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本体维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隋宁;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在结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英;解构大众文化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D];山西大学;2008年

2 姜文静;当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刘保;论思想政治教育在公共领域的拓展[D];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07年

4 郑建松;试论思想政治教育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作用[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志萍;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定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李明;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和学术性[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7 巫阳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董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黄国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10 马雯;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其实现[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452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19452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ca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