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挫折”的结构分析:一项对当代大学生挫折内隐观的调查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09 10:34
【摘要】:本研究对"大学生挫折"概念的表征进行初步探析。基于激活扩散模型,以词语联想法来统计、汇总数据。选取"挫折"一词为靶词,要求283名大学生被试对其实施联想,遴选出前80个联想频率≥3.53%的高频词并进行剖析。此外,另请68名大学生进行分类,依据词语间内在关系的亲疏程度实施系统聚类分析,并对不同性别被试挫折联想词的差异进行检验。结果发现:(1)大学生群体对挫折概念的建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积极品质及行为;2人生逆境与痛苦体验;3积极面对与成功体验;4生活经历与考验。(2)挫折联想的四个方面内容可归为"挫折的消极体验与积极心理品质"和"应对挫折的不同方式与有关挫折的人生思考"两个维度。(3)大学生群体对"挫折"概念的联想受到性别的影响。
【图文】:

树形图,系统聚类分析,树形图


图1系统聚类分析树形图表3系统聚类分析最终结果高阶簇基本簇累计频次项目数量平均联想强度积极品质及行为Ⅲ6222110.47人生逆境与痛苦体验Ⅰ,Ⅱ701269.53积极面对与成功体验Ⅳ,Ⅴ457208.07生活经历与考验Ⅵ,Ⅶ235136.39按照平均联想强度由高至低排序,四个高阶簇依次为:一是“积极品质及行为”,由基本簇Ⅲ形成,包括21个词语项目,该簇的平均联想强度为10.47;二是“人生逆境与痛苦体验”,,由基本簇Ⅰ,Ⅱ聚合而成,包括26个词语项目,该簇的平均联想强度为9.53;三是“积极面对与成功体验”,由基本簇Ⅳ,Ⅴ聚合而成,包括20个词语项目,该簇的平均联想强度为8.07;四是“生活经历与考验”,由基本簇Ⅵ,Ⅶ聚合而成,包括13个词语项目,该簇的平均联想强度为6.39。提取的80个高频词的累计联想频数为2015,其中“积极面对与成功体验”簇的总频数为457;“积极品质与行为”簇的总频数为622;“生活经历与考验”簇的总频数为235;“人生逆境与痛苦体验”簇的总频数为701。各高阶簇频数的相对比重如下(图2)。图2各高阶簇频数比重分布图(四)多维标度分析1.聚类分析依据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将个案分成各个层次和类别,比较简便易行。但是,其缺点是将一些多维数据强行纳入一个一维的谱系分类中,易造成原始数据间关系的简单化、扁平化,甚至有时失真,不能清楚地揭示分类结果背后的潜在结构。多维标度分析以高维数据为切入点,在近似意义下,将各研究对象数据从高维空间压缩至最佳低维空间(如二维或三维)而不影响原始数据间的关系[13]。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维标度法进一步分析高频词的对称矩阵,以探究“挫折”高频词聚类背后的潜在结构。对称矩阵的多维标度分析

分布图,频数,高阶,比重


敬?Ⅰ,Ⅱ聚合而成,包括26个词语项目,该簇的平均联想强度为9.53;三是“积极面对与成功体验”,由基本簇Ⅳ,Ⅴ聚合而成,包括20个词语项目,该簇的平均联想强度为8.07;四是“生活经历与考验”,由基本簇Ⅵ,Ⅶ聚合而成,包括13个词语项目,该簇的平均联想强度为6.39。提取的80个高频词的累计联想频数为2015,其中“积极面对与成功体验”簇的总频数为457;“积极品质与行为”簇的总频数为622;“生活经历与考验”簇的总频数为235;“人生逆境与痛苦体验”簇的总频数为701。各高阶簇频数的相对比重如下(图2)。图2各高阶簇频数比重分布图(四)多维标度分析1.聚类分析依据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将个案分成各个层次和类别,比较简便易行。但是,其缺点是将一些多维数据强行纳入一个一维的谱系分类中,易造成原始数据间关系的简单化、扁平化,甚至有时失真,不能清楚地揭示分类结果背后的潜在结构。多维标度分析以高维数据为切入点,在近似意义下,将各研究对象数据从高维空间压缩至最佳低维空间(如二维或三维)而不影响原始数据间的关系[13]。因此,本研究采用多维标度法进一步分析高频词的对称矩阵,以探究“挫折”高频词聚类背后的潜在结构。对称矩阵的多维标度分析结果如图3所示,数据被拟合成二维空间后,其Stress=0.10,RSQ=0.99,说明该模型解释了原始数据99%的方差,模型拟合度良好。图380个高频联想词的二维平面图图3的坐标称为战略坐标,各个小圆圈的位置代表相应的高频词,圆圈间的距离远近象征高频词间关系的亲疏程度。从图3可以看出“泪水”“失败”两高频词所代表的圆圈几乎重叠,表明大学生群体在对“挫折”概念进行表征时,“泪水”“失败”两词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同理,“坚持”“奋?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
【分类号】:G6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顾明珠;顾冠华;;大学生“挫折教育”功能探析——兼谈“赞赏教育”的适度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10期

2 王敏;陈文斌;;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及教育对策初探[J];教育探索;2013年06期

3 聂邦军;;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策略研究[J];江苏高教;2013年02期

4 岑延远;;大学生竞争人格的内隐观研究[J];心理学探新;2013年01期

5 郑信军;温小欧;吴琼琼;;中学生的道德情绪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13年01期

6 李海青;;“家”的结构分析:当代青年人“家”的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7 李晓峰;许占权;张旭东;;大学生的挫折情境、挫折感现状解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孙云婷;大学生的内隐希望观[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2 薛翠;当代大学生日本观探析[D];曲阜师范大学;2014年

3 唐书怡;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良针;余正台;;“挫折”的结构分析:一项对当代大学生挫折内隐观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03期

2 徐朝娜;朱清;支苗苗;王杜娟;李朝旭;;大学生“斗”概念的内隐结构[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2期

3 李凌;梁筱娴;;结婚、生子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J];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02期

4 韩晓芳;程兰华;;当代大学生挫折教育路径优化[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05期

5 莫慧;梁楚然;岑延远;;古代中国人竞争人格的心理结构研究[J];才智;2016年04期

6 石荣;;一念之差:一种决策偏差的初探——以大学生的认知表征为基础[J];社会心理科学;2016年01期

7 黄伟聪;赵佩婷;陈宝延;钟玲玲;岑延远;;企业职工、学校教师竞争人格内隐观的比较研究[J];才智;2016年01期

8 左利华;王丹凤;沙金;;数据与模型:大学生内隐基层就业价值观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萍乡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9 胡心怡;陈英和;;大学生无条件自我接纳、自我价值感权变性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交叉滞后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年08期

10 赵郝锐;童辉杰;;“家”的研究述评[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敏;听障中学生对挫折的态度与心理弹性、生活适应的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2 陈婷;初中生挫折教育研究[D];扬州大学;2014年

3 田芳;我国大学生挫折教育问题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4 龚志群;高校贫困生挫折心理与应对方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杨磊;听障青少年学生身体自我态度对其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涛;;高等学校实施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探讨[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2 李祚山;大学生健全人格特征的内隐观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6期

3 洪建标;大学生心理问题浅探[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4 陈国鹏,李鹃,陆芳;《竞争态度量表》中国版的修订[J];心理科学;2003年02期

5 杨治良,蔡华俭,符起俊;大学生创造性内隐观的调查研究——关于高创造性者的特征[J];心理科学;2001年06期

6 李林,陈国鹏,王卫;中国文化背景下的个体竞争性[J];心理科学;2001年02期

7 王先达;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8 张梅兰,张永芝;高校特困生现象初探[J];西北人口;1998年04期

9 张厚粲,吴正;公众的智力观──北京普通居民对智力看法的调查研究[J];心理科学;1994年02期

10 朱永祥;认知的内隐理论及其分析方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1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烈飞;钓鱼岛问题与大学生爱国思想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陈志姣;中国青年对日态度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占勇;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蔺凤春,鞠殿民;当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及对策[J];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3 朱美芬;论大学生学习挫折心理[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4 冯戈;青少年挫折心理的产生及对策[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11期

5 徐舜尧;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J];理论界;2003年02期

6 杨征;挫折心理调节法[J];新东方;2003年Z2期

7 崔元明;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及其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8 李兵宽,李国涛;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07期

9 朱立宏;;青少年的挫折心理及调适[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4年09期

10 徐丹;大学生挫折心理浅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王国华;;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分析与思考[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研究——第八届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2 戴斌荣;;踏平坎坷成大道—谈中小学生挫折心理教育[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林慧英;黄国清;;农业类院校大学生挫折心理分析与对策[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姜宪明;邓旭阳;赵波;陈华;;大学生挫折心理的成因及对策[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5 刘雅莉;张旭东;张小梅;梁明茵;周木青;赵端午;;大学生抗挫折心理能力对挫折感的影响:生命智慧的中介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6 王晓刚;;重视学生抗挫能力,加强学校挫折教育[A];迈向21世纪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咨询学术会议优秀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熊维 卞萍;远离“挫折心理”[N];解放军报;2014年

2 拓石;帮孩子克服挫折心理[N];吉林日报;2006年

3 任忠田 作者单位 8620部队;关注战士的挫折心理[N];人民武警;2006年

4 蒋志君;如何从挫折中解脱出来[N];大众科技报;2000年

5 孙瑶婷 本报特约通讯员 黄波;面对挫折,怎样走好军旅路[N];解放军报;2010年

6 林晓;如何减少挫折感?[N];北京科技报;2013年

7 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第五高级中学 赵善军;如何克服学生自卑心理上好中学体育课[N];学知报;2011年

8 耢章;孩子会越挫越勇[N];保健时报;2005年

9 高永金;落榜不落志 重塑自信心[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津文;九成以上孩子希望母亲“少说两句”[N];中国妇女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炎;大学生挫折心理教育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戴巍;大学生挫折心理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3 杨淇贺;当代大学生挫折心理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5年

4 潘媛;当代大学生抗挫力研究[D];武汉轻工大学;2015年

5 刘兴聪;当代青年承受挫折能力问题分析[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6 唐书怡;大学生挫折心理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7 卢飞;大学生挫折心理与挫折教育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8 苏金旺;新时期高校研究生的挫折问题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麻昕艳;团体训练对高中生学业挫折感的作用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10 宋妍;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高校挫折教育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335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335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de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