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大学新生职业生涯探索研究

发布时间:2019-09-15 23:45
【摘要】:大学新生是开启职业生涯探索与发展的初始阶段,是深入了解自己和探索外界信息的关键时期,研究大学新生职业生涯探索,能够更好的促进大学生成长与发展,具有现实的实践和理论意义。本研究以大学一年级新生为对象,运用访谈法,对大学新生职业生涯探索过程特征、发展困惑和开展的探索活动的结构,以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初步探索。通过国内外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以社会认知生涯理论为基础,研究者构建了研究的理论框架,并设计了访谈提纲。通过上海两所高校的新生辅导员,研究者随机选取了30位刚进入大学三个月的新生,其中26位同学愿意加入研究,并接受了第一次访谈;半年后,研究者向这26名新生发送邮件询问是否愿意继续参与后续研究,其中有11位确认继续参与,并回答了邮件发送的第二次访谈问题。这11位同学在大二开学后不久接受了第三次访谈。三次访谈共收集整理出了21万字的文本材料。本研究最终以这11位接受三次访谈的新生为分析对象,分析了他们从高考结束后志愿填报到大一年级期间职业生涯探索的过程与特点。研究发现:大学新生职业生涯探索是不断的试探和反思调整的动态发展过程,其特征是以高考志愿填报为探索前奏,志愿填报结果对初入大学的新生产生了影响,使其陷入阶段性发展困惑,大学新生为解决发展困惑展开了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并进行反思调整,逐渐明确个人阶段性目标。新生发展困惑表现为目标缺失以及兴趣模糊,而为此开展的探索活动则体现为自我内部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内部探索是发现自我性格、能力、兴趣等方面特征的过程;外部环境探索主要围绕专业或是尝试突破本专业的限制,探索活动多集中在校园内。大学新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因素体现为个体、家庭背景以及院校环境三个方面,但作用机制不同:父母通过影响高考志愿填报进而影响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探索;个体的兴趣因素不仅从高考志愿填报就开始发挥作用,还结合个体的性格、能力特征与自我内部探索活动相互影响;院校环境因素推动了大学新生探索过程中的反思调整,主要体现为同伴、教师和课程支持三方面。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具备个体在整个职业生涯探索阶段中的共同特征,但作为初始阶段的新生职业生涯探索过程是以高考志愿填报为探索的前奏,志愿填报是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起点。探索活动的自我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两方面结构划分与国内外研究结果一致,但在具体的内容维度上有一定的差异。对大学新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影响因素分析,没有全面的描述和分析所有的影响因素,主要讨论了个体、家庭背景以及院校环境等三方面中几个关键因素的具体作用机制。基于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本研究从个人、家庭和高校三个层面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个人应多渠道提高探索技能,增强自我效能;父母应给予学生更大的自主权,努力营造民主的家庭氛围,同时要慎重表现对子女的职业期待,合理使用身边的资源协助子女有效地进行职业生涯探索;高校应积极推动开展朋辈教育,强化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专业化水平以及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和就业指导师资力量的建设,同时高校也要在课程资源配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转专业等二次机会增加等方面做出努力。
【图文】:

生涯,彩虹


图 2. 1 生涯彩虹图(资料来源:Super,D.E.Career and life development.In D.Brown,L.Brooks,andAssociates,(Eds.),Career choice and development.San Francisco,Calif:Jossey-BassPublishers,1984:201.)在人一生要经历的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等五个生命阶段中,相当于青春期,也就是进入大学学习的这一阶段,是工作准备期间的重根据舒伯的发展阶段理论,探索期的发展任务是在学校、休闲活动以及验中进行自我试探、角色试探与职业探索。①探索期又可细分为试探期、试验并初步承诺期,大学新生就处于试探期。试探期里的大学新生从志愿填报开始,个人通过权衡自己的兴趣、能力、工作机会等方面会做的试探性职业选择,并在学习生活及工作中加以尝试,,逐渐对未来职业的概念、实现职业偏好具体化,大概一直持续到大一结束;大学生进入也就进入了转换期,开始面临思考未来等多方面的职业发展选择。大学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647.3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曲可佳;鞠瑞华;张清清;;大学生主动性人格、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5年04期

2 曲可佳;邹泓;;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教养行为与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年05期

3 曲可佳;邹泓;;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的发展过程及影响因素——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青年研究;2012年06期

4 白茹;侯志瑾;李文希;;中国大学生生涯阻碍因素量表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3期

5 曲可佳;邹泓;;职业生涯探索的结构、方法及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2期

6 黄林楠;;大学生职业生涯决策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9年01期

7 施国春;;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调查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年04期

8 肖蕾;;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因素及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年11期

9 范慧玲;施国春;;择业效能感对大学生职业探索行为的影响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6年15期

10 高山川,孙时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及应用[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士斌;职业维度的生涯历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华峰;同伴支持对职业探索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胡天奕;父母支持对高中生职业探索的影响[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3 杜林贤;大学生自立人格与职业探索行为的关系[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珍;大学生亲子依恋、自我同一性与职业探索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天阳;家庭因素对大学生职业探索的影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359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359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b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