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友善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12-01 04:30
【摘要】:友善在我国文化中由来已久,并占据重要位置。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又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在当今社会中这种价值观念有被遗忘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接班人大学生而言,在某些时刻却做出冷漠的行为选择。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大学生的友善教育相当重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友善教育,可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大学生良好人格。本文第一部分是对当代大学生友善教育的概述。其中包括友善教育的概念、特征、内容和方法,进行友善教育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友善的现状,指出了当代大学生在友善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出现问题的成因。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给出了加强大学生友善教育的对策。包括制度建设,教师队伍中关于友善教育的建设,构建良好友善环境,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四个方面。
【学位授予单位】:牡丹江师范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新;;复读学生的学习心理及教育策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年13期

2 陈丹;;多动孩子的教育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0年12期

3 吴丹;葛明贵;;当前独生子女心理优势分析及教育策略[J];中国校医;2012年03期

4 胡扬;浅析大学生思想之走向及教育策略[J];云梦学刊;1998年01期

5 夏心军;小学生记忆心理及教育策略[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9年12期

6 廖志强;;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谈“问题”学生的教育策略[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年02期

7 ;《成功教师的教育策略》[J];文理导航(中旬);2014年01期

8 杨慧华;体育后进生的教育策略探讨[J];河南教育;2005年05期

9 林甲针;;分享 分担 疏导——我的爱情教育策略[J];班主任;2006年06期

10 江敏仪;周新彩;;对学困生的教育策略[J];广东教育(教研版);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明秀;;化学教学中素质教育策略探微[A];第四届全国中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二)[C];2004年

2 苟跃东;;学困生不良心理分析及教育策略初探[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五卷)[C];2005年

3 王东云;;待优生形成的原因及教育策略[A];2013河北省班主任论坛论文集[C];2013年

4 陈树军;;品牌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3)[C];2013年

5 张耀东;;中小学生环境价值观培养的教育策略选择[A];地理教育与学科发展——中国地理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6 陈丽萍;;聋儿学“数”的特点及教育策略[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任彦臣;张振兰;;浅谈少年期心理问题的形成及教育策略[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8 郑友娟;;让教育充盈智慧[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9 周晓亮;;住院患者健康教育心理及教育策略[A];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全国心脏内、外科专科护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周广人;王舒;;“素质”小议[A];探索 创新 发展[C];200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安县特殊教育学校 张晨;塑造孩子自信心的教育策略[N];四川科技报;2013年

2 马秀珍;浅谈后进生教育策略[N];伊犁日报(汉);2009年

3 ;教育需要什么样的惩戒[N];中国教师报;2003年

4 李扬;“应试”,不该成为教育问题的“替罪羊”[N];新华日报;2006年

5 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法官 郑重;香港廉政公署的反贪教育策略[N];检察日报;2011年

6 天津市汉沽一中校长 王琪;生命是教育之本[N];中华合作时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鲍东明;可贵的理解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1年

8 见习记者 林琳;教育科研喜获“开门红”[N];自贡日报;2009年

9 黄梅县孔垄镇中心学校 崔金江;追寻理想的教育 提升职业幸福感[N];黄冈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房超平 中国比较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主任 冯增俊 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宋强;追梦新的教育境界[N];中国教育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韦成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2 王守纪;论教育的超越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赵会可;共和国教育财政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正青;当代学校和平教育目标设计与实施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5 孙可平;STS教育:挑战与反思[D];华东师范大学;2000年

6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孙冰红;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苏圣丹;教育不公平的影响机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2 张晓雪;教育手段的正当性研究[D];山西大学;2015年

3 岳巧丽;教育中学生做人的理念和策略[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5年

4 李婧;文化视野下的“补习教育”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5年

5 江宵宇;职校生网络成瘾现象的心理分析与教育策略[D];青海师范大学;2015年

6 金少敏;当代大学生友善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7 娄元元;中小学男生教育病理现象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8 王亮;学困生的特征、成因及教育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9 凌玉;提升硕士生幸福感的教育策略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年

10 王姗姗;论教育的生成性[D];山西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682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5682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e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