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高等教育论文 >

当代大学生道德典范的塑造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7 01:03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社会,是道德文明的社会,需要社会道德风尚的提升和人民道德素质的增强。但是,在当前全球化进程日益加深,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网络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人们受到多元价值观念的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在多元价值观念的引导下,人们的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趋向,部分人存在道德评价标准模糊、道德行为缺失等现象,不利于社会良好道德氛围的形成。重塑道德的力量,提升人们的道德素质,净化社会道德空气,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青年群体中的佼佼者。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直接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方向。塑造大学生成为道德品行优良的先进群体,让他们通过实际行动引领社会道德风尚,有助于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同时,塑造大学生成为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有助于大学生自身全面自由发展。 本文从三个部分对该课题进行研究: 第一部分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典范塑造的意义。首先,阐述了大学生道德典范的相关概念并对大学生道德典范进行了概念界定;其次,明确了一般道德典范的特征和大学生道德典范的特殊性;最后,论述了大学生道德典范的塑造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大学生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有助于提升社会道德风尚。 第二部分对当代大学生道德典范的品行进行设计。提出了大学生成为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群体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行,进取精神、诚实守信、爱国主义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以及责任感是大学生道德典范必备的基本道德品行要求。 第三部分探讨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典范塑造的路径。首先,指出了大学生道德典范的塑造要坚持的指导思想,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其次,论述了大学生道德典范塑造的具体途径,通过优化外部环境、强化高校道德教育、发展大学生自我道德教育、建立有效的制度机制推进大学生的道德典范的形成和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G6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曦;马云国;;浅谈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个性素养[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杨子仪;马琼;;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效指导毕业生“跳槽”[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3 白雪涛;张蓝艺;;浅议当代大学生的政治意识教育[J];新一代;2009年12期

4 汪流阳;;大学生心理疾病状况解析[J];中国地市报人;2011年07期

5 谢丹;;当代大学生:能否承受道德之重?[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1期

6 苏小坤;;浅析当代大学生感恩行为的缺失及培养[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7 陈芳媛;范伟艳;;德育视阈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薄弱的探析[J];群文天地;2011年02期

8 赵洁;赵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培养研究[J];大舞台;2011年07期

9 张宇;;浅谈如何加强当代大学生恋爱观引导[J];知识经济;2011年15期

10 许华;;我看大学生情感世界[J];大众心理学;2006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俊霞;巩绪福;;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政治逆反心理[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2 司树鹏;;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缺失与重构[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徐建平;;析我国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A];广西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广西高教研究》创刊十周年(1985-1995)论文选集[C];1996年

4 井世洁;郭鑫;;当代大学生职业决策困难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5 王顺辉;邹洁;刘彦红;;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对策[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曹飞;;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观的调查与思考[A];理想·信念·信仰与价值观——全国理想信念与价值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0年

7 赵红勋;;浅谈当代大学生的道德意识[A];公民意识研究[C];2008年

8 颜隆忠;;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影响的SWOT分析——基于某高校的调查[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9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一)[C];2010年

9 范云平;;健全心理素质——当代大学生的课题[A];论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C];2002年

10 戴新民;李顺来;何楣;谢海波;;当代大学生的性观念悖于传统[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靳晓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主流积极健康向上[N];光明日报;2005年

2 记者/梅志清 实习生/肖潘潘 通讯员/岳辉;当代大学生应学会与人沟通[N];南方日报;2004年

3 通讯员 郭亮 记者 谈洁;当代大学生几年不碰名著[N];南京日报;2004年

4 江雪;希望当代大学生关心国土资源事业[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8年

5 北京林业大学传播学教授 铁铮;呈现当代大学生的原生态之美[N];北京日报;2008年

6 赵艳;逆风飞扬——大国崛起下的当代大学生使命[N];经济观察报;2009年

7 丁姗;当代大学生性别角色悄然变化[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8 记者 董国勋;爱国奉献精神感动和激励当代大学生[N];大连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李杏;当代大学生:就业越来越不轻松[N];玉溪日报;2009年

10 记者崔凯;“励志青春——当代大学生在2008”先进事迹报告会举行[N];新清华;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岳鹏;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观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邱钰斌;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4 董海浪;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刘江宁;当代中国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6 俞海洛;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浙江大学;2005年

7 韩晓峰;大学生政治认同状态模型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8 韩国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车丽萍;当代大学生自信特点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黄国辅;后勤社会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洁;当代大学生道德典范的塑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乔秀敏;我国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3 王平书;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徐晓宁;当代大学生政治能力培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黄巧蓉;论当代大学生现代法律意识的培植[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徐冬娜;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问题的思考[D];内蒙古大学;2010年

7 孙超;当代大学生孝文化教育缺失原因及其对策探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陈莉;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文化动力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9 周文娟;全球化背景下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10 齐亚红;当代大学生消费道德观透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602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02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a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