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衍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3 17:38
【摘要】:长期以来,我国大量的科技资源集中在大学等知识生产主题上,科研和生产完全脱离,造成了大学往往拥有大量的技术成果却难于装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状况。20世纪80年代大学衍生企业开始流行于世界各国,大学衍生企业已经成为大学技术转移的重要方式,大学衍生企业的产生不仅对研究前沿理论和创新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促进高校知识和技术的产业化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才是组建大学衍生企业的基本元素和构建主体,通过创新大学衍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质量,对于实现产学研的完美结合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分六部分来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绪论,提出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等,通过文献综合研究方法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分析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第二部分界定相关理论概念和理论基础,指出大学衍生企业的性质、特征和发展趋势等;第三部分分析大学衍生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根据大学衍生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构建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相关建议;第五部分从实证角度,分析甲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存在问题及提出构建模式,对文章观点做进一步论述。
【图文】:
实习生在工作期间专心一致,能尽快从学生进入社后,与实习生所在院系负责人商量签订实习期限的非求学生在大三到相关单位实习一年),这样可以避免;2.对社会员工的招聘借鉴社会先进企业的甄选方法人员的甄选。具体招聘方法如图 5-1:
图 5-6学衍生企业人员培训方式的选择今学习型社会,,企业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企业员工要树,认识“知识就是力量”,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方面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业人员培训不应局限于短期的工作需要和个人的眼前利益的战略高度,服务于组织的战略,通过培训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图如图 5-6: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2.92;G647
本文编号:2647883
【图文】:
实习生在工作期间专心一致,能尽快从学生进入社后,与实习生所在院系负责人商量签订实习期限的非求学生在大三到相关单位实习一年),这样可以避免;2.对社会员工的招聘借鉴社会先进企业的甄选方法人员的甄选。具体招聘方法如图 5-1:
图 5-6学衍生企业人员培训方式的选择今学习型社会,,企业必须向学习型组织转化。企业员工要树,认识“知识就是力量”,在思想观念、知识、技能方面要这样才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应对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业人员培训不应局限于短期的工作需要和个人的眼前利益的战略高度,服务于组织的战略,通过培训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图如图 5-6:
【学位授予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272.92;G64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买忆媛;闫科;;大学衍生企业发展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2006年09期
2 刘永芳;;创业型大学视角下的高校资产公司:国际比较与政策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9期
3 智瑞芝;;区域创新视角下大学衍生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日本为例[J];经济地理;2009年08期
4 周一杰;王柏轩;;大学衍生企业与母体的互动发展模型探析[J];技术经济;2009年05期
5 彭伟;;国外大学衍生企业研究述评与展望[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9年05期
6 李昱;大学衍生企业成长中的核心要素浅析——基于创业研究的视角[J];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10期
7 龚玉环;;从大学衍生企业看学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冲突及其化解[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8 宝胜;;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团队建设的优化与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9 张云逸;曾刚;;基于三螺旋模型的高校衍生企业形成机制研究——以上海高校衍生企业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08期
10 杨德林,邹毅;中国研究型大学科技企业衍生模式分析[J];科学管理研究;2003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姜雪;高校科研团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6478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gaodengjiaoyulunwen/2647883.html